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体育电影进行研究。认为体育电影分为传记式体育电影、虚拟情节体育电影及动漫体育电影三类。体育电影中所传播的体育精神主要有:以祖国为荣,以民族为尊;坚定信仰,奋勇拼搏;互助友爱的团队精神以及放松身心的娱乐本质等,并对我国体育电影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体育电影如何更好地配合高校体育教学这一观点出发,研究分析中国体育电影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未来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与高校体育影视教学之间的联系,为中国体育电影未来更好地发展提供建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比分析中美体育电影的差异.主要结论:美国体育电影数量远多于中国体育电影;中国体育电影的文化内涵着力于突出时代背景和国家振兴等,而美国体育电影的文化内涵则更多关注国家民族主义和胜利主义等;在题材选择上,我国体育电影对本国优势项目宣传不足,而美国则十分关注自身传统项目;美国体育电影突显体育的崇高精神,而我国体育电影对体育精神的阐述不够.  相似文献   

4.
王妍 《体育文化导刊》2012,(12):146-148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中国电影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体育传播的影响。主要结论:中国电影技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真实再现",即追求现实世界的真实还原;二是"技术再现",即运用物理、机械原理再现现实生活中的特殊画面;三是"数字虚拟",即对未来或未知世界的影像虚构。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富有视觉表现力的体育电影越来越为人们所了解,并逐渐改变着国人对体育的认知和参与热情。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动漫电影与体育的关系以及我国动漫体育电影的发展进行分析。主要结论:体育与动漫的结合具有必然性;动漫体育作品能极好的阐释体育精神的实质;动漫体育电影可以从体育的角度丰富动漫电影的内容,从动漫电影的角度促进体育文化的传播。建议:政府要重视并积极扶持动漫产业,企业则加强体育素材动漫的开发;不能忽略了动漫体育电影所具有的精神价值;动漫文化受众对象应侧重于青少年;加大动漫体育电影周边产品的创新开发和推广,借鉴国外动漫产业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电影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时代特征明显、竞技体育题材偏重、故事情节程序化和体育电影人才匮乏是我国当前体育电影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特征,基于此,文章对于我国体育电影的发展路径提出了拓展体育电影精神内涵、发掘体育电影创作素材和培养体育电影相关人才的对策措施。同时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体育电影的成功之处,加强影片的人性表达与体育精神的弘扬,全面提升影片质量,推动我国体育电影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20世纪中国体育电影文化的发展和影响进行历史性的回顾,分析探讨中国体育电影在进入21世纪后所面临的社会背景与文化价值的转变,同时针对新世纪的社会发展环境,找出目前制约中国体育电影文化发展的问题及因素,并为中国体育电影文化的繁荣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研究,对新中国成立之前体育科教电影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简单说明,介绍了中国第一部体育科教电影的产生和新中国成立之前体育科教电影的初步发展.对新中国体育科教电影的发展历程进行剖析,将其分为诞生、曲折发展时期(1949-1966年)、相对停滞时期(1966-1976年)、恢复、繁荣时期(1976-1993年)和市场化时期(1993-1995年)4个时期,探寻了每一个发展时期的时代背景、发展特点.重点研究了新中国体育科教电影的诞生、曲折发展和恢复、繁荣两个时期,分别从题材内容、摄影和录音技术的发展、获奖情况、体育科教电影对体育发展的影响4个角度剖析了两个时期的发展概况.通过研究认为,从1956-1966年和1980-1990年的两段时期是新中国体育科教电影的两个发展高潮.介绍了体育科教电视,体育VCD、DVD,体育科教视频等新型体育科教片的发展情况,介绍了为北京奥运会拍摄的两部体育科教电视片.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类比归纳、逻辑分析等方法,并结合社会经济学的"文化资本"相关理论,通过借鉴美国体育电影对文化资本发掘利用的经验,探讨中国体育电影的文化资本运用策略,为中国体育电影在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体育与电影的结合既丰富了电影文化又传播和普及了体育知识,这样人们在余暇时间即看到了电影又接受了体育电影给人的教育和启示,从而潜移默化的爱上了体育运动,使体育进入了自己的生活。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电影的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体育电影与社会体育的关系,体育电影对社会体育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从体育精神的角度对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体育电影存在体育精神表达单一,挖掘的深度不够,时代性不强的问题,应深入、多元、创新的弘扬体育精神,推动中国体育电影事业的发展,提高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李雪  杨滨 《体育科研》2016,(4):71-75
通过分析研究体育电影的特征,以及体育电影海报中的视觉符号,运用视觉符号所传载信息的特点及视觉符号要素:文字符号、图形符号、色彩符号,以国外5部优秀体育电影海报设计作品来分析其中视觉语言符号的运用,探讨体育电影海报设计中视觉符号的应用规律,再根据体育电影的宣传诉求来寻找合适的视觉符号要素进行设计,从而达到快速、准确、直接的信息传递,引起观众情感的共鸣,通过体育电影海报在观众与体育电影中建立良好通畅的沟通,并吸引观众观影,达到推广体育电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影像时代的权力移植——1988-1997竞技体育传播的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云亭 《体育与科学》2011,32(2):50-54,59
1988-1997年度竞技体育的电视传播所播散出的文化能量实现了对前期文化的超越,但在独立性影响力上却弱于前期。这一时期竞技体育的传播学价值体现在对通俗文化的革新和改造方面。通俗文化有极强的生理性内涵,中国的西部武侠片起源于寻根文化,西部电影用更为野蛮的原始主义击败已经孱弱化的都市文化,而竞技体育则以其绝对野蛮力象征的文化秉性,重新覆盖了西部电影的光彩,其观赏性直接逼近动物形态学。国人奥林匹克情结的需求和满足,已将中国人心中的百年隐患递进成了中国文化的历史性错位。世纪之交的竞技体育对电视世界以及整体的影像世界的诠释权的开拓将呈长期而持久之态,竞技体育传播权力的扩张还将延续到新世纪。  相似文献   

14.
普遍模仿、创新能力差、缺乏强势品牌、产业链薄弱的中国民族体育用品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困难,从产业链视角指出我国民族体育用品企业从事处于产业链低端的OEM生产模式的弊端,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实行产业链的高效整合,培育和发展我国体育用品强势品牌以及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5.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在从古至今的传承与发展中形成了鲜明与浓艳的文化精髓与特色。作为如今在全球大放异彩的中国武侠电影更是将武术的“武舞”之美与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结合起来,利用炫目的视觉光影效果吸引了全世界观众的关注。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将武侠电影对于中国武术发展的作用进行了探析研究,试将武侠电影与武术发展融合起来,探寻二者最佳的切入点以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回顾了以"80后"为主体的中国新生代青年的成长历程及其体育观念,分析了"蚁族"群体产生的原因及其体育现状,总结了以"蚁族"群体为代表的部分新生代青年群体体育困境的表现及其产生原因,初步分析了突破体育困境、促进新生代青年体育健康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公共性"理论尤其是我国公共体育资源建设中"公共性"思想的分析,以及对中国体育与"个人主义"思想关系的解析,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就公共体育资源管理权力分配、体育类社会组织建设和群众公共意识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建设路径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