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如何评价一节课的优劣,尚无统一的标准。近读张显传老师《一堂优秀历史课的标准是什么》、李宪老师《也谈一堂好课的标准》川两篇文章,感到两位老师对课程改革理念存在误解,某些提法似是而非。笔者遂草此文,就教于两位老师。  相似文献   

2.
如何评价一节课的优劣,尚无统一的标准。近读张显传先生《一堂优秀历史课的标准是什么》、李宪老师《也谈一堂好课的标准》两篇文章,感到两位老师对课程改革理念存在误解,某些提法似是而非。笔者遂草撰此文,就教于两位老师。  相似文献   

3.
《宣武教育》2006,(7):9-11
2006年4月20日.十五巾分校举办了,一次政治组开放日,全组五位青年教师分别做了一节课改研究课,这五节课分别是闯彩香老师的《我会负责》;张玲老师的《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步立新老师的《尊重和维护隐私权》;张晶老师的《财产留给谁》;孙丽香老师的《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相似文献   

4.
我非常喜欢中学语文课本当中两篇写老师的散文《我的老师》和《藤野先生》。两文中的主人公蔡芸芝老师和藤野先生是两位从事平凡教书职业的老师,他们都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用自身高尚的师德、人格的魅力.在学生心中树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也让每一位读者对他们不由地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5.
最近,笔者分别听了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工程问题》。《工程问题》是由整数应用题过渡到分数应用题的重点课程,它是连接两类应用题的重要桥梁。两位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同,因此效果迥异。  相似文献   

6.
爱的教育     
3月7日睛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都有两位老师:一位是父母,一位是老师。在老师的介绍下,我认认真真地阅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本刊 2000年 11期发表了阎会才老师《语文课本中的数字用法亟待规范》一文。文章刊出后,接到江苏宿豫职教中心张健康老师、海南琼海市加积中学卢传福老师来稿。张、卢两位老师认为完全有必要规范语文课本中的数字用法,但具体操作应执行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张、卢两位老师的文章内容大致相同,现将其要点摘出如下。   1.关于规范的标准。国家语委等七部门 1987年 1月颁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是试行性的。 1995年 12月,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以下简称《规定》 )…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物教学》杂志2005年第3期上刊登了周初霞、斯玲莉两位老师撰写的《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的易错题剖析》一文,笔者阅读后感觉选题新颖、精当,只是题2有些欠妥,想与两位老师商榷。原题如下:  相似文献   

9.
超级模仿秀     
《中学生电脑》2006,(9):53-53
一位好老师 (仿《一片槐村叶》) 这是世界上幸好的一位。 最产肃、最为负责的一位。 而又最使人害怕,最使人敬畏的一位, 高高的,瘦瘦的,戴着眼镜的好老师  相似文献   

10.
袁珞老师教学《惊弓之鸟》是在1980年,刘颖老师教学《惊弓之鸟》是在1993年,王燕骅老师设计的《惊弓之鸟》是2006年,前后相隔20多年;由于年代不同,教学理念、教师的水平以及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都在发展变化。从教师来看,袁老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老前辈,她教学《惊弓之鸟》时,已是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已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刘颖老师当时是教学一线的青年优秀教师;王燕骅老师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具有新的教学理念,是一位善于教学创新的语文教师,三位教师的教学经验、文化素养、教学风格各不相同。因此,三个《惊弓之鸟》的教例各具特色。但是我们也会发现其共同之处,可以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让我们从这三个《惊弓之鸟》教学的同、异之中,欣赏和学习她们的语文教学思想、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11.
商友敬 《新作文》2004,(9):24-24,26
张中行先生《作文杂谈》的最后几节,似乎是同中学语文老师的谈话。尤其是第三十七节《言教身教》和第三十八节《课内和课外》,值得每一位语文老师认真地读一读。  相似文献   

12.
本刊2005年第5期登载了李庆坤、宋允营两位老师的《信赖,创造了美好的境界》一。拜读之后,笔有不同的看法,现谈谈一己之见,与两位老师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最近,笔者有幸拜读了《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7年第10期庞永红、张荣平二位老师的《“多点”、“少点”不在话下》一文。文中,庞、张二位老师通过五道不同类型的例题,详细地阐述了盈亏问题的解法,笔者深深佩服二位老师的钻研精神。但笔者认为,庞、张二位老师所阐述的方法是算术方法,从学生思维的层面来看是逆向思维,不利于学生思考。若此类题顺着题意,用列方程的方法求解,既简便,又实用。下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4.
单元主题如何确定?这仿佛不是一个问题。但仔细研究相关课例,却发现有很大问题。以两位老师对苏教版第十一册几篇课文的主题拟定为例:一位老师将《郑成功》、《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詹天佑》、《最后的姿势》、《船长》组合在一起,将主题定为英雄篇,意在让孩子们感受不同类型的英雄;一位老师将《郑成功》、《最  相似文献   

15.
读了贵刊2004年第6期刊登的朱育钦、欧阳固全两位老师的《此处两个标点运用欠妥》一文,笔者认为两位老师的观点不够正确。  相似文献   

16.
最近,笔者听了两位老师上《田忌赛马》一文。先看一看这两位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两次赛马经过的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17.
近日,听了两节《10的认识》,两位老师的教学流程大体相同,但在练习教材中一道习题时,仅仅因为其中一位老师少讲了半句话而效果迥异。  相似文献   

18.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是台湾作家林清玄写的一篇小短文。由于该文篇幅短小,文字清雅,意蕴丰富,所以很多老师执教公开课时都选用了该文。比较有代表性的课例有:上海陈钟梁老师执教的《百合花开》(沪教版六年级下册,题目为《百合花开》)、山东济宁师专附中朱则光老师执教的《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比较两课例,我们会发现两位优秀教师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责任     
看过本刊去年第10期吴怀林、孙雏凤的《有感于于永正老师蹲着板书》和李玉山的《迟到的“对不起”》两篇文章,对于永正和李玉山两位老师的高度责任感深表敬意。  相似文献   

20.
聆听了谢老师和张老师分别执教的《葡萄沟》,我的感触很深,现将这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