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哲学是哲学家们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它是人类思维的最高理论成果。人世间的真、善、美,生与死,人生的幸福与痛苦,正义与邪恶等无不在哲学家思考的范围内。哲学能启发人的智慧,对哲学问题的思考能使人深邃,哲学对人生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哲学与教育的有机结合产生了教育哲学。教育哲学是从哲学的高度、以哲学的思维和方法看待教育基本问题,或是把教育基本问题上升到哲学高度进行研究的学科。教育哲学是哲学的应用学科。从教育的角度看,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所有的教育理论都来源于教育实践并且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杜威指出,哲学是最一般的教育理论,教育是哲学的实验室。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决定了教育哲学的实践性。从哲学的角度看,哲学是哲学家们基于生活经验,对人生进行反思的结果。哲学的目的在于引导人们追求理想、实现价值,从而选择一种更美好的生活。因此,教育哲学既是批判的,又是超越的,即批判和超越教育现实,追求教育理想。批判和超越是教育哲学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2.
生态危机为当代人类共同面临之迫切问题,为因应此危机,20世纪末的教育学界出现“生态”转向并发展出“生态教育学”论述。“生态教育学”的理论阵营可分为“哲学生态教育学”与“批判生态教育学”,前者源自于19世纪的哲学与自然文学,以“生态爱”与“生态智慧”为核心概念,后者形成于20世纪晚期,以“批判教育学”为重要理论资源,特别关注生态正义与环境议题的政治、社会、经济面向的深层关系。“生态正义”概念可以说是“批判生态教育学”的核心与目标。本文爬梳“生态教育学”的理论脉络,以此为未来教育发展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3.
教育批判是探究教育科学的一个有效途径。在科学哲学的创始人波普尔看来,科学知识的进化就是猜想与反驳螺旋发展的过程。对科学的东西,亦必须能被反驳和批判,它才存在进化或发展的可能。教育作为一门科学发展至今,也迫切需要“自我”“反驳与批判”,惟有如此,教育科学才能增强自身的前瞻功能并健康而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怀特海,“过程哲学”的创始人,在多学科中颇有建树的大师级人物。他的教育哲学充满了深奥的“过程”、“机体”思想,他对教育问题的认识是他的过程哲学的具体化。他提出整合教育,塑造“智慧人”;提出教育节奏,重视教育过程;关注教育关联性,提出首创精神。怀特海的教育哲学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教育哲学的特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哲学是“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人的自由和真善美”,是通过教育实战和理论探索体悟出来的教育智慧,是“智慧的探索”。教育哲学的特质体现在:它是关于“穷理尽性”的学问;是关于构建必要的教育乌托邦的学问;是关于“始终保持心灵的自由思考”的学问。  相似文献   

6.
从“爱智慧”理解教育哲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教育哲学是热爱教育智慧之学教育哲学作为应用哲学或实践哲学,具有追随哲学、继承并弘扬哲学本身的责任和义务。此为教育哲学之根本,亦是教育哲学演绎之根本前提。故曰,教育哲学是热爱智慧之学。何为教育智慧?难以用知性定义确切表达,因“智慧其实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广阔的胸怀、渊博的知识、精神的头脑、机智的反应、敏锐的行动、幽默的语言……”而哲学智慧非一般智慧,非“龙鳞凤尾”的组合物,而是把人生作为宇宙运动的一个质点的某种赋形思维,而是在如此无垠而又辉煌的大背景下寻觅自身理想的运动轨迹的总体坐…  相似文献   

7.
教育哲学是教育学知识系统中的重要内容,其主旨是探讨与解答教育活动发生、发展的一般性、根本性问题,为教育理论建构提供理论基础。这决定了教育哲学研究的首要任务是阐释与揭示研究教育问题的思想方式,以便对当前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前提性反思。而常识中认定“批判”是教育哲学的研究旨趣,把教育哲学的性质论定是反思教育历史、批判教育现状(教育问题)的理论,这就需要辨析“批判”可否成为教育哲学研究的旨趣,理清批判对于教育哲学研究的意义,以切实把握教育哲学的研究旨趣和理论特征。  相似文献   

8.
为教师德性选择伦理的“终结”,即理想的德性或善的标准,一直是道德哲学孜孜求索的重要例题。有多少哲学大师和教育家不惜为此耗尽自己一生的智慧和学识而寻找最终解答。然而,在教师德性的思考中,人们逐渐远离了哲学的批判精神,用生活化的伦理态度代替道德哲学的思辨,最终以“无私”和“奉献”为核心内容的善良道德赢得了最后的裁决,成为教师德性的哲学基础和逻辑基点。于是,教师德性观逐渐指向于一种“圣洁化”的道德理想,在教育实践的推演下,圣洁道德成为教师道德立法的最高权威。  相似文献   

9.
教育现象学:问题与启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澄明“现象学”精神的基础上,文章认为现象学对教育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本体论和方法论两个方面,并较为细致地分析了这两种影响。现象学与教育哲学的关系是内在的。现象学对于教育哲学的意义,集中地表现在批判意识、求实意识和关怀意义的启发价值上。教育哲学只有首先作为现象学,才能把握住自己。教育现象学对于教育哲学的深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转变教育思想深化数学教育改革李玉琪在桂林会议②,美国哈佛大学DeborahHughes—Hallett教授和南京大学郑统信教授分别就“微积分”与“数学教育哲学”为题进行了讲学.虽然课题不同,但是,都介绍了美国数学教育现代的发展,特别是当前美国新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美国教育有许多优点。教育理念上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发挥学生的兴趣特长。教育方法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为主,重视实践和交流。教育制度有灵活的学分制,有效衔接的分层教育制度,注重能力的综合考评制度等。  相似文献   

12.
刘邦春  孟娟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6):113-116,139
美国和平教育是19~20世纪在世界和平运动的促进与指引下在对教育作用的反思的过程中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在论述美国和平教育形成的社会背景的基础上,近一步探寻了美国和平教育的哲学理念。为普世知识开辟和平道路的夸美纽斯、主张用实用主义的学科教学促进和平的约翰.杜威、力推培养全球公民意识促进和平的蒙台梭利和用对话与批判推进和平的保罗.弗莱雷等皆为美国的和平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滋养。美国和平教育也经历了“和平世界愿景的提出——从反战走向积极的和平教育——迎接女性的和平教育——和平危机的时代——和平教育的积极发展”发展轨迹。美国和平教育发展对促进我国教育中对和平教育本质与使命的理解、提高对和平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社区学院把服务社区作为最高宗旨,对人才培养及社区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反观我国的高职教育,虽然经历了快速发展,但仍存在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经验,对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有着深远的积极意义.作者基于在美两个月的学习体会,总结美国社区学院发展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50-70年代,英美教育哲学的主流是“分析教育哲学”。分析教育哲学在50年代异军突起,60年代盛极一时,70年代日渐式微。分析教育哲学与分析哲学存在“血缘”关系:分析教育哲学的特征与分析哲学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息息相关,分析教育哲学遭受诟病与分析哲学受到批评息息相关,分析教育哲学的涨落与分析哲学的兴衰势呈呼应。这种“血缘”关系是影响分析教育哲学涨落的一个重要因素。分析教育哲学之潮在教育哲学领域涌过之后,并非遗产全无。分析教育哲学或改头换面,或新瓶旧酒,对现代教育哲学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布鲁贝克的两点论将美国大学和政府的关系定义为自治和监督之间的和谐与冲突,而实用主义哲学则把大学、政府、市场内在地结合在一起。随着高等教育实践的发展,高等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哲学基础也在不断拓展,以人为本位的教育人类学弥补了精英模式遗留的教育哲学的巨大空间,为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提供了存在的合法性。政府是高等教育的立法者、赞助人和保护者,而高等教育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说高深学问是大学和政府物质关系的纽带,那么对学生的价值和利益的关照则是大学和政府伦理的交叉点。只有从完整意义的高等教育角度出发,才能领悟美国大学和政府之间自治与监督的和谐与冲突,解读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背景下二者关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In response to Ruth Heilbronn and Adrian Skilbeck's thoughtful review of my American Philosophy in Translation, I take up three aspects of the argument about which I want both to defend my position and to clarify it further. The first is the use of examples in philosophy and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The second raises the question of how far American philosophy, as a philosophy in response to crisis, can answer to the contemporary crisis of the pandemic. The third addresses some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of American philosophy in translation by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particularities of its language—especially in respect of such considerations as distanc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exchange without travel and alternative routes of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withdrawal and through the creation in digital space of what Thoreau called ‘beautiful knowledge’.  相似文献   

17.
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之争在美国大学表现最为明显,成为大学思想最为重要的代表。二者是建筑在不同价值观念体系之上的不同的高等教育哲学流派,在美国,这两种大学思想之间的矛盾从19世纪中叶起日趋明显,直到20世纪上半叶,双方的冲突达到顶峰状态。根据高等教育价值观的终极目标,实现二者的最终融合统一是高等教育的理想。  相似文献   

18.
当代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哲学家贝内特.雷默提出的"音乐教育即审美教育"在20世纪70年代后的美国音乐教育哲学中具有纲领性意义。审美音乐教育以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的审美性特征为基础,在教育中以审美的方式注重对音乐的审美品质的感知与理解,并对其作出审美的回应,从而获得审美体验。但它本身固有的特征和缺陷也使其面临着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9.
美国高校广告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广告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也是广告专业教育开展最早的国家。文章介绍了美国高校关于广告教育和广告学科的认识、著名的几个广告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学分结构,探究和分析了美国广告专业教育的特点、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理念。  相似文献   

20.
梭罗堪称美国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改革的先驱,曾对美国进步主义运动产生过积极影响。梭罗教育哲学的核心理论是自由主义,核心目的是生活教育,核心精神是学术自由。他的教育哲学思想能激发我们对教育现状的反思,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