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虎 《钓鱼》2009,(8):61-61
第十六届亚运会将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举行,这届亚运会设41个比赛项目,是亚运会历史上比赛项目最多的一届。  相似文献   

2.
南朝鲜在“86”亚运会奋斗目标是获65枚金牌,总分第二名。这个目标是在84年未南朝鲜体育部和南朝鲜体育委员会分析亚州地区体育发展情况后共同研究制定的。 1.增加比赛项目和金牌情况南朝鲜在汉城举办第10届亚运会。84年原定的比赛项目是21个项目,85年初增加了跆拳道(8枚金牌:男8  相似文献   

3.
在1988年9月21日汉城举行的亚奥理事会第七届代表大会上,经亚奥理事会批准,1990第十一届亚运会设27个比赛项目,308个小项,为历届亚运会设项最多。这届亚运会项目设置遵循的原则是: 一、积极促进亚洲奥运会比赛项目水平的提高。在第24届奥运会上,亚洲国家总共获得了22枚金牌,只占金牌总数237枚的9.3%,这说明亚洲的体育水平与亚洲在国际舞台上所处的地位是有差距的。因此,本届亚运会除马术、现代五项因马匹、设备的原因未设外.其余23项奥运会比赛项目均被列入。二、促进亚洲传统优势体育项目的发展。向世界展示亚洲体育的优势和潜力,同时,考虑有利于亚洲国家或地区参加亚运会的热情。根据亚奥  相似文献   

4.
韩飞 《精武》2012,(6):50-51
2010年第十六届亚运会在广州顺利举行,体育舞蹈也首次被列入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这对广州市体育舞蹈事业的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广州市体育舞蹈教练员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为广州市体育舞蹈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亚运会项目设置演变过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运会设立初期比赛项目都是奥林匹克运动会项目,但伴随着亚运会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亚运会的项目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更多具有亚洲特色项目的出现、更多非奥运项目的增加,让全世界领略到亚洲体育文化的历史厚重与勃勃生机。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历史研究、专家访谈法,对历届亚运会项目设置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梳理。试图从历届亚运会项目设置入手,归纳总结亚运会项目设置的演变过程和基本特征,分析亚运会设置的影响因素,以期探讨亚运会项目设置的发展趋势,为亚运会项目设置更加合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亚运会简介     
亚运会由亚洲运动会联合会主办,每四年一届,与奥运会相间举行。亚运会比赛项目大都为奥运会比赛项目,但不象奥运会有严格的规定,亚运会每届除一些广为开展的项目,如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等必须列入外,东道国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运动技术水平适当增减项目。第一届亚运会原定1949年2月在印度召开,因故延至1951年3月在印度新德里举行。  相似文献   

7.
1994年世界体坛上的“优秀剧目”不少,冬季奥运会、亚运会、体操、举重、篮球、排球、游泳、羽毛球、乒乓球都有激烈的争斗,但是,最令人惊心动魄的还要数那个世界杯足球大决战。 综合运动会 第十二届亚运会——将于1994年10月2日至16日在日本广岛举行。亚奥理事会的42个成员国和地区均将参赛,其中包括前苏联的5个中亚共和国,届时将有7300多名运动员参加34个比赛项目的337枚金牌的争夺。本届比赛项目比北京亚运会多7项,不但包容了北京亚运会的所有比赛项目,而且把北京亚运会的表演项目也列入正式项目。新设的7个项目是:捧球、软式网球、跆拳道、空手道、马术和现代五项。  相似文献   

8.
《体育师友》2010,(5):18-18
广州亚运会除了有28项奥运会比赛项目,还有14项非奥运会项目的正式比赛项目,其中包括新增设的围棋、武术、龙舟等中国传统项目。具体设置如下:  相似文献   

9.
第十一届亚运会共设27个比赛项目、308枚金牌,其中田径金牌有43枚,占金牌总数的13.96%,是所有比赛项目中所设金牌最多的,无疑是亚运会的主旋律。因此,田径成绩的优劣,对各参赛国家团体名次的排列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亚洲各国历来对亚运会田径角逐都十分重视,想方设法抢牌掠分。本届北京田径大战亦不例外,将是异常激烈、扣人心弦的。格局的变化翻开亚运会田径比赛历史,1970年第六届亚运会前,是日本人的一统天下,无人与之匹敌。1974年第七届亚运会中国参赛以来,开始向亚洲田坛霸主日本发起猛烈攻击。1978年第八届亚运会。中国队略胜一筹,以金牌数12比10首次击败日本队。1982年第九届亚运会,日本队棋高一着,以金牌数15比12,复夺  相似文献   

10.
散打运动自1979年开始试点。1989年成为正式比赛项目,至今只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史,但竞技武术散打运动发展迅速,现在已是全运会、亚运会和世界武术锦标赛的正式比赛项目。散打也叫散手,古时称之为相搏、手博、技击等。它是指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踢、打、摔等进攻技术以及相应的防守技法进行徒手对抗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下劈腿是散...  相似文献   

11.
论排球运动中的“节奏制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志雄 《体育科研》2004,25(6):44-46
通过对排球运动特征和规律的深入研究,尤其从攻防双方节奏的角度,提出中国及亚洲排球应倡导"二传快、第三次击球更快"的技战术的应用,以"节奏制胜"来对抗欧美球队的"体能制胜",确立"节奏制胜"在排球运动发展、创新中的主导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2.
沈艳 《冰雪运动》2009,31(6):5-9
通过对参加第6届亚冬会速滑各项比赛前3名选手成绩与参赛的吉林省、黑龙江省运动员成绩对比,以及组成第5、6届亚冬会速滑项目中国代表团的教练员、运动员人员结构分析,借鉴国内2003~2009年期间2届全运会、2届冬运会比赛成绩,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吉林省与黑龙江省速滑水平的差距。研究认为,吉林省的男子短距离、男子大全能、女子大全能项目有国家级运动员,但成绩不稳定,女子短距离项目人才匮乏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达标类体育项目运动水平百分制评定法,以12、13届亚运会当年的世界田径最好成绩为标准,对12、13届亚运会田径运动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与比较研究。结果表现:与第12届亚运会相比,第13届亚运会田径运动水平男子呈停滞状态,女子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以百年奥运田径运动发展为背景,回顾了新中国田径运动介为运会竞争所取得的成就,探讨了当代中国与世界田径发展面临的困惑。认为80年代以来制约中国田径成绩进一步提高的订因素有:1)“全运”战略对中国田径运动的发展存在着负面影响;2)青少年训练过程中的拔苗助长现象严重;3)国内商业年度大奖赛次数过多、密度过大;4)奥运、亚运选拔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样,随着奥运商业化和职业化进程的加速,当代世界田径也正面  相似文献   

15.
回顾和梳理两届亚运会与中国的这二十年,文章通过对比北京亚运会和广州亚运会,可以从历史背景、官方筹备、竞技体育理念、赞助结构、民众参与和民众心态等多方面看到国家的成长和体育逐渐强大的历程。  相似文献   

16.
张连涛 《冰雪运动》2011,33(1):46-49
亚洲冬季运动会比赛项目的设置及影响参赛各国的比赛成绩,也决定着对冬奥会新增比赛项目的贡献程度,探索亚冬会比赛项目设置的发展趋势,对中国与亚洲各国积极参冬奥会比赛项目设置具有重要意义。第7届亚冬会共有69个比赛项目,比第6届亚冬增加了22项,总体看比赛项目设置朝有利于主办国取得优异成绩的方向发展,特色项目的设置有利于成为冬奥会新的比赛项目,但大量增加滑雪比赛项目对亚洲国家发展冬奥会优势项目群体具有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16届广州亚运会男子54kg、63kg、74kg、87kg4个级别12局跆拳道决赛的技术统计和分析,发现横踢技术的使用频率、得分率以及成功率都要优于其他跆拳道腿法技术,在进攻、反击中变化性也很高,所以如何掌握横踢技术的特性,并妥善应用在比赛中,是现阶段跆拳道比赛中获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广州亚运会已于2010年11月26日落下帷幕,大会取得圆满成功,为广州走向国际化大都市进程写下浓重的一笔,比赛期间的安保工作成绩卓越,没有出现重大安全事故。作为亚洲的体育盛事,在国际上的影响举足轻重,赛事的安保是成功举办比赛的保证,本文借鉴前人的经验,对广州亚运的安保工作进行回顾,将安保的实施过程进行总结和梳理,对日后大型国际性体育赛事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采用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广州亚运会跆拳道比赛决赛16场比赛中32名运动员使用的技术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内容包括动作使用次数、得分情况、得分率等。分析结果显示,进攻技术中是以横踢技术占据主导地位,在反击迎击技术中以前横踢占据主导地位,在比赛中进攻技术使用上高于反击迎击技术,在比赛中高位击头技术对比赛的取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等,分析广州亚运会对广州全民健身体系的影响,思考广州亚运会对广州全民健身体系发挥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发挥广州大型体育赛事的示范效应,带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实现广州市全民健身体系的跳跃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