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当前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课程结构改革,其重点是按照岗位需求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岗位需求为目标,构建适合高职药学教育的课程体系是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专业建设的鲜明特色。该课程体系以职业技能为中心,强化实践教学;以职业道德为核心,强化学生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药学专业毕业生适应职业岗位(群)工作应具备的能力,为专业课程开发,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改革,实验项目调整提供依据;方法:问卷调查、采访调查、个案调查;结果:我院所定药学专业岗位能力基本上符合岗位需求,其核心能力确定也比较准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原定药学专业毕业生必备能力有的需要加强,有的需要调整或增加,如临床药学、医(药)患沟通、中药应用能力等。  相似文献   

3.
结合本地区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以就业为导向,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以建筑岗位需求为依托,并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整合和优化课程体系;定位专业核心能力,并据此确定专业核心课程;突出教学内容项目化改革,加强实训环节,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4.
我国医药市场对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以佳木斯大学药学专业为例,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探讨国家标准及专业认证对地方高等院校本科药学专业教学质量的要求,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系统构建课程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评价体系对药学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双高计划”的实施,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已经成为全国高职院校的奋斗目标和标志性成果,其中专业群课程体系的研究是重中之重。以1+X证书和技能大赛为切入点,结合岗位群和产业链的需求,重新构建药学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以适应宝鸡市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职业岗位分析为基础,以"产业需求目标"为导向,构建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的新型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突破学科限制,以真实项目为载体,以专业岗位工作为主线,以"贯穿式""一体化"教学作为教学组织的核心,依据工程中各管理岗位的工作流程组织教学内容。该课程体系实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以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为指导,运用最新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进行现代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药学专业通过行业调研,撰写了调研报告,制定《药学专业岗位标准》,确立药学专业培养目标,制定药学专业教学进程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构建课程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确定门窗幕墙专业岗位群和人才培养目标;阐明以"职业岗位需求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的思路,形成"一个平台、两个方向"的特色专业课程体系;从教学模式设计、实训环境创设、校企合作项目化教材开发等方面,阐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对药学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依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药学服务型人才提出的新的要求,医药行业对中药调剂员的需求,结合高职院校药学人才培养,以药学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为依托,从药学职业道德、专业核心理论知识以及岗位操作技能等几个方面,结合职业岗位、联系专业实际,对中药调剂员的培训进行探讨和分析,为培养合格的高技能服务型药学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主线、以强化核心能力为重点,构建基本素质模块、专业通用能力模块、专业核心能力模块、岗位核心能力模块等组成的职业学校课程体系和全方位、多层面、灵活性半工半读“对接模式”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高职药学专业(药学服务方向)为培养适应医药行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保健需求的高端技能型药学服务人才,强化学生的药学服务能力,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通过调研分析论证,基于职业能力和工作过程构建了中西兼顾、医药融合的课程体系,并强调课程体系改革的重点在于构建素质教育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行业背景与社会需求调查,经过由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讨论、分析,确定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专业的主要岗位,并针对主体的岗位群具备的核心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总结,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核心职业能力为中心,以实际项目为载体,以任务训练为途径项目化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从职业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分析入手,以专业调研、论证与职业岗位分析为支撑,明确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科学构建符合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在构建过程,紧紧围绕能力培养这一核心,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从职业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分析入手,以专业调研、论证与职业岗位分析为支撑,明确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科学构建符合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在构建过程,紧紧围绕能力培养这一核心,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应按照"以核心技能为中心,强化岗位技能"的理念,对高职口腔工艺技术专业传统课程体系进行重构,确定三大专业教学包,并设计相应的课程及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6.
课程体系构建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是高职院校进行专业建设和改革的重要内容.为了科学、合理的构建符合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规律的课程体系,许多高职院校都在对课程体系构建进行研究.以新疆职业大学空中乘务专业为例,提出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以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会为手段,探讨和重新构建符合“工学结合”理念的课程体系.最后形成一套兼顾岗位工作任务和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新课程体系,并提出新课程体系实施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高职高专院校的物联网专业人才需求和就业岗位进行分析,根据各就业岗位群对能力、知识和素质三方面的需求,提出了适用于高职高专物联网专业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和专业应用模块组成,确保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为高职高专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企业对智能制造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职院校要精准对接产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建设智能制造专业群,从岗位能力需求出发,通过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搭建产教融合平台、打造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从而提升专业群核心竞争力,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面向职业岗位构建高职微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微电子技术专业在企业职业岗位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将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数字线路设计作为专业的核心工作岗位和主要就业岗位,兼顾基本就业岗位和辅助就业岗位需求,构建由文化素质平台课程、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和专业技术平台课程构成的课程体系,建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保证课程体系实施,实行弹性的"2+1"人才培养模式,平衡学生学校学习和校外实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刘巍 《时代教育》2010,(8):117-119
高职教育以适应社会需求、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区剐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必须按照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遵循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原则进行,着眼于学生岗位职业能力、人才培养的多向性和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是课程体系建设的前提条件;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建立课程体系结构才更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师资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课程体系建设的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