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所谓大众传播是指大规模的媒介组织通过大批复制并迅速传播信息,从而影响庞杂受众的过程。它是有价值目标、有价值实现手段、有组织的社会行为,并且大众传播的价值是媒介在与受众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因此,作为大众传播过程中信息传播工具的媒介.在尊重受众,为他们提供信息、知识、娱乐、服务的同时,更应该追求高境界的社会价值取向,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大众传播业迅猛发展,媒体的数量、传播的多样性让人目不暇接。然而,  相似文献   

2.
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都是一定的组织所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但是两者是有根本区别的。其区别并不在于组织与传播者的关系,而在于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1.传播范围:有界与无界组织传播,顾名思义,就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和组织与外界的信息交流活动,毫无疑问,组织内部传播范围只限于组织的内部各部门,组织外传播虽然可以说是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其他部门产生交流和联系,但是相比较大众传播而言,其传播范围就小得多。组织传播进行的也多是即时的传播,人们不可能去横亘千古。而大众传播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是没有边界的,全世界数亿观众可以  相似文献   

3.
新闻与传播的概念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它们各自的传播途径与受众有明显的区别。笔者就新闻与传播的途径、受众、传播机会以及各自的价值做简要的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吉林省加强农业科技信息的大众传播渠道建设,但调查显示农民受众对大众传播的农业科技信息接受效果并不理想。症结出在大众传播者没能了解农民受众的信息接收习惯,没能将大众传播与农民受众信任的组织传播、熟悉的人际传播结合起来,笔者认为,传播渠道整合是化解这一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渠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吉林省加强农业科技信息的大众传播渠道建设,但调查显示农民受众对大众传播的农业科技信息接受效果并不理想。症结出在大众传播者没能了解农民受众的信息接收习惯,没能将大众传播与农民受众信任的组织传播、熟悉的人际传播结合起来,笔者认为,传播渠道整合是化解这一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大众传播以传播者搜集、传递信息开始,以受众接触、接受信息并对信息做出反馈结束。受众是大众传播的信宿,即“目的地”。因此,自从人类出现大众传播现象以后,也就有了受众的存在。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总是把自己的传播意图直接或间接地指向受众,并有意无意地把受众接受传播的状况作为自己传播是否成功的参照。  相似文献   

7.
大众传播是传与受众之间的一种信息流动过程。通常,存在着单向流动与双向流动之别。长期以来,我国的大众传播处于一种由“传播一→受众”的单向信息流动的局面。不过,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都市报的崛起,“传←→受众”的双向互动关系被逐渐地重构起来。双向互动的主体关系,很好地顺应了我国当前的传播时势。  相似文献   

8.
受众是大众传播的“目的地”,它不仅是传播链条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大众传播过程得以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在传播过程中,受众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受众通过反馈能对传播者及传播活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大众传播消费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个问题,当前亟须弄清楚3个问题,即:大众传播消费的范围是什么?谁是大众传播消费者?开展大众传播消费研究应明确哪些主要理论问题?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大众传播消费方面的许多理论问题也就明确了。一、大众传播消费的范围目前,人们对大众传播一般定义为:传播者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向大范围的受众传递大批量信息的过程。大众传播的定义具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说明大众传播包含四项内容,即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工具、受众;第二层含义说明大众传播是一个动态过…  相似文献   

10.
张路凯 《青年记者》2022,(24):34-36
大众传播并非大众的传播,而是专业传播机构面向广大受众的传播活动。大众传播的歧义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其精英主义的立场,二是作为社会控制的工具,三是受众的商品化。随着西方民主化进程发展,大众从Mass逐渐转向People。但由于技术环境限制,大众传播始终与机构传播相捆绑。“互联网群体传播”概念的提出是对大众传播的延续与超越,消弭了媒介机构主导的特点,突出了民众所有、民众主导、民众参与,是真正大众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受众”是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众”是什么?杨思迅“受众”是什么?在新闻出版界甚至整个文化界对这个词已经用熟用惯的今天,还有研讨的必要吗?很有必要。传播活动,大众传播活动,其基本动因何在?传播者与受众是什么关系?这是大众传播研究的基本问题,起点问题,必须给以清晰的回答。观念上失...  相似文献   

12.
卡普费雷说:"谣言是最古老的大众传播媒介。"谣言这个媒介正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大隐患,对谣言的传播学研究日益增多。谣言传播必须要有人,所以受众心理研究就颇为重要,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并没有看到受众个人与受众群体的心理特征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本文以河北"神收童男童女"放鞭炮吃黄桃辟邪谣言为例,着重分析了谣言传播中的受众群体心理和影响受众群体心理的因素并提出了谣言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陈芊芊 《新闻界》2006,(6):95-95,105
国际传播在广义上包括各种形式、各种信息的跨国、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狭义上只指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支柱,以国际范围内的受众为对象的国际间的信息交流与传播。本文所提到的国际传播主要指狭义上的国际传播。在我国,新闻传播按使用的语言和针对的受众对象这一标准分为对内传播和对外传播。对内传播是指用中文并针对国内受众而展开的新闻传播活动,对外传播就是用外语(主要是英语)开展的新闻传播活动,针对的受众是国际受众。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新闻已经与传统媒体新闻并驾齐驱。网络传播打破了以往人类多种信息传播形式的界限,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因此网络新闻兼有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交互性,受众可以直接速地反馈信息,发表意见。同时,受众接受信息有很大的自由选择度,可以主  相似文献   

15.
大众传播是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包括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等,面对着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大量的、连续的、有目的的信息传播活动。大众传播作为一种传播方式具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技术先进等特点,随着科技的发展,大众传播让人觉得无处不在,它所传递的道德化信息能够广泛、迅速、连续地影响着受众,但另一方面受众对大众传播渠道的无法避免又难以抗拒,使得大众传播的道德信息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可能为受众根据需要所选择并接受,从而引发道德教育活动。面对这样的现实,如何利用大众传播做好育人工作无疑是研究来自社会的道德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受众:一个过时的概念李盛之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催生了诸多传播理论与模式。受众做为传播学的基础性概念,日益得到传播理论与实践的更多关注,表明了受众所概括的内容在传播事业中的重要意义。但是,电子媒介的高速发展,传播媒介中公众意识的普遍流行,不禁使人对"受...  相似文献   

17.
大众传媒媚俗化的成因及其遏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众传播媚俗化的产生背景及原因 (一)大众传播媚俗化的涵义及特征 所谓媚俗化,是指媒介以低级趣味的内容和感官刺激的画面来吸引受众注意力、迎合受众猎奇心理的一种信息传播倾向,它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媒介进入市场体制后的高度发展期,是媒介市场化、产业化的必然产物,是媒介经济属性和受众地位上升的畸形标志与体现。  相似文献   

18.
传播效果历来为传播学者们所关注并不断成为研究的重点。在如何使受众有效接受信息方面,大众传播无疑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但实际研究也不断证明大众传播的影响值得商榷。本文在肯定大众传播作用的基础上,试图从社会流行现象入手,分析受众接受信息的另一重要影响因素——群体传播影响,从而指出大众传播和群体影响是有效传播的双重因素。  相似文献   

19.
新闻传播的受众本位,就是“指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的传播活动中,应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大多数受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满足受众获取多方面信息需要为己任,以提高受众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科学素质为目标”。  相似文献   

20.
新闻传播是一种大众传播,面向全体社会公众传递新闻信息。从有效传播的角度来看,任何传播都是有指向性的.希望达到某种目的,得到公众认可。所以说,任何传播都是有诉求的,希望受众对信息能够顺利接受,从而通过信息的有效传播追求对市场的占有。在传媒竞争日益激烈.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媒体只有找准价值诉求,才能实现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