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在广播改革中不断开拓前进──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播十周年回顾王坚,谭耀辉,徐晖珠江经济广播电台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走过了不平凡的十年历程。它是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广播界同行的关注和广大听众的爱护下,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珠江台自开播以来,紧跟全国改革开...  相似文献   

2.
经济广播电台从1986年12月珠江经济广播电台诞生到现在,有10个年头了。现在,全国经过广播电影电视部正式批准的经济台大约有84家之多。经济台破土而出,开广播改革之先河,中国广播界精神为之一振,看到了从低谷走向辉煌的希望。于是乎,广播  相似文献   

3.
珠江经济台改革在多元化文化格局形成中的意义朱光烈1986年底,广东人民广播电台率先在全国广播界实行大规模改革,拿出一个频率开播了珠江经济广播电台,把全天节目划分为8大板块,全部由主持人主持。每个板块内容都是综合的,由新闻、专题、文艺、谈话、天气预报等...  相似文献   

4.
到1991年12月25日,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播5周年了。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一座经济广播电台,珠江经济台的诞生与实践,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和国内外广播界及新闻界的普遍关注。1989年,珠江经济台被评为“广州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件大事”之  相似文献   

5.
1986年12月15日清晨5点整,当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的两位主持人高声朗诵着珠江台的呼号“珠江通四海,经济第一台”的时候,他们或许未曾料到,中国广播事业将就此揭开崭新的一幕,中国广播改革从此开启了新的篇章。 1996年9月17日至19日,当一群广播界人士汇集在珠江之滨、五羊城下,召开“中国广播改革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回顾总结广播改革十年所走过的道路时,他们有理由为十年改革的辉煌成就而骄傲。如果说,当年珠江台的改革还属于自发行为的话,那么,而今的理论研讨和学术界定就使之成为自觉。以“珠江模式”为代表的广播改革,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广播理论,开创21世纪的广播新格局,提供了丰厚而又生动的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6.
杨兴盛 《河北广播》2006,(C00):30-34
20年前的1986年12月15日,广东珠江经济电台的主持人,实时直播、大版块滚动播出等新颖形式,在全国广播界掀起了改革浪潮,近年来更是蓬勃发展。今年的12月15日,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与广东电台在广州举办“中国广播改革20年高端论坛”,来自全国广播电视界、学术界的领导和专家学者120多人齐聚一堂,共谋广播事业发展大计。本台台长杨兴盛应邀到会作了主题发言。本期全文刊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珠江经济广播电台(以下简称珠江台)开播之前,广东电台就已经提出了“稀释”、“淡化”广播节目的问题,并在一些专题节目和试办的大板块节目中作过尝试。珠江台在大板块节目中,充分吸收了近年来广播改革的经验,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对广播节目进行“稀释”,使之“淡化”。开播一年来的实践说明,经过“稀释”、“淡化”的大板块节目,具有较强的可听性,引起了听众的热烈反响。本文试图就大板块节目如何进行“稀释”、“淡化”这一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广播界的前辈们。  相似文献   

8.
刘明俊 《新闻窗》2009,(6):19-21
当前,中国广播正面临重大变局,其形势不亚于1986年广东珠江经济广播电台诞生所引发的长达十余年的冲击震撼。此次变局,以“类型化电台”改革为发端,其锋芒所向,势如破竹,在全国广播界掀起了一场改革的浪潮。业内人士称,如果说1986年广东珠江经济广播电台所引发的是由传统的综合性广播向专业性广播变革的第一次浪潮;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的大潮,终于推动着广播界从四平八稳的录播方式中迈出了历史性的大跨越——直播。1986年底,珠江经济台率先推出了“以新闻信息为骨架、以大板块节目为肌体”的直播节目,变先录后播为即兴播讲。对这种直播形式,当时就有人发出“出了问题怎么办”之类的指责。实践是最好的回答,听众是最有权威的评判者。珠江经济台开播第一年,单听众来信就收到一百万封,收听率翻了一番。美国之音、英国BBC电台、法国国家电台等同行,齐声称赞这是“成功的创举”。珠江  相似文献   

10.
珠江经济广播电台于1986年12月15日开播,至今已有一年多了。这一年来,有20多家国内报刊、电台、电视台的记者前来采访、报道,他们对珠江台的办台指导思想、节目设置、播出方式、社会效果等情况,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本文介绍一下珠江台的基本情况,重点谈谈节目设计思想,以就教于各地同行。珠江电台是一个大众型、信息型、服务型、娱乐型的电台。它在节目设置、节目结构、播出形式、工作流程等方面作了总体的改革。它的节目有如下特点: 1.信息量大。珠江台以新闻和信息节目为骨架。每天19次信息节目,逢整点播出,全天播发信息  相似文献   

11.
自从1986年底珠江经济台开创主持人直播模式之后,直播成了广播界的一次大规模改革浪潮,特别是大量的听众电话参与直播,更被视为广播"走出低谷、重现辉煌"的法宝。这种全新的播出形式,确实让听众耳目一新。因为热线直播在保留大众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形象生动、真实可信的同时,融入了人际传播双向交流、亲  相似文献   

12.
自从广东珠江经济台开播后,全国各地的经济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人民台与电视的竞争正热火朝天,不见分晓.突然又跳出一个自家兄弟挤上竞争的“大擂台”.经济台的出现,给沉闷已久的广播界注入兴奋剂,使广播平添活力,同时也给人民台以有力挑战.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广播界以珠江经济台为代表,率先打破了当初人民台一统天下的局面,随之而来的是经济、文艺、音乐、交通、教育、健康频率等系列台模式逐步风行全国。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广播曾在全国各地刮起一股旋风。上个世纪经济广播在中国传媒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一直勇立潮头,引领中国广播传媒从单一的传播领域向全新的服务和经营领域扩展。“珠江模式”风靡主要缘于对节目形式的创新。“珠江模式”的特点是:主持人中心制,即除新闻节目之外,其他节目的信息采集、编辑、播音均由一人完成。节目形态为大板块,一个板块小…  相似文献   

14.
自1990年7月1日南京经济台开播至今,仅仅三年多的时间,江苏省的经济广播电台就已发展为8家(其中两家试播),总播出时间为146小时40分钟。经济台的播出模式已为各系列台所接受;经济台的节目内容不仅经久不衰地为万千听众所津津乐道,而且普遍地成为各系列台借鉴的范本。经济台以自己的领改革风气之先的地位成为广播改革的代名词。经济台是广播界引以为荣的一道风景。  相似文献   

15.
我国广播事业的改革从so年代中期出现以珠江经济电台为代表的“珠江模式”以来,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这是新中国广播史上发展最快的十年。以“珠江模式”为代表的广播改革,曾经是我国广播史上电台业务改革的一次成功的实践。作为广播改革的发端,功不可没。但是.“珠江模式”由于历史的局限,本质上没有突破广播业务改革的范围,仍主要停留在电台内部业务改革的层面,尚未触及管理体制深层的改革。近几年来.广播界面临的新问题是:怎样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与甘共传统的广钱管技体制澜湖不同的崭新广播管理体制?怎样形成一个…  相似文献   

16.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珠江经济广播电台能够请到各位专家、老师前来参加研讨会,我们全台同志感到很高兴、很振奋!大家不远千里而来,带来了首都新闻、广播界的前辈和同行对珠江台的关怀和爱护,我们从心底里感谢大家!我们一定珍惜这个机会,好好向老师们学习,认真吸取营养,努力改进工作。今天,我先就珠江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广播界也正孕育着新的改革浪潮。许多兄弟台都在积极拟定落实改革方案,其中呼声最高的是开办经济等系列台。经济台的出现是广播改革一个成功的尝试,但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决不能因此忽视了综合台自身的改革。一些听众也曾尖锐地提出:你们为什么不能把综合台办得象经济台那样吸引人呢?此话令人深思。特别是中等城市台,只有一个中波频率,不大可能再办一个经济台,这就不能不考虑采用经济台的办台路子来办城市综合台的问题。 1991年4月浙江省第二次全省受众抽样调查表明:城市受众一天内平均看电视113.2  相似文献   

18.
听众参与新闻节目的有效途径──南通电台开辟“听众说新闻”栏目的探索与思考陆云涛新闻节目要不要引导听众参与?如何引导听众参与?这是广播界长期以来一个有争议和值得探讨的话题。随着1987年珠江经济广播电台改革经验的传播,主持人大板块直播和热线电话在全国广...  相似文献   

19.
今年七月,北京国际广播电台一位老记者南下广东,参观珠江经济台。这位记者为珠江经济台勇于创新的实践所感染,临别之际,他感慨地说:“众多的竞争对手,富于挑战性的竞争环境,造就了珠江经济台!”是的,珠江经济台是在夹缝中崛起,是在竞争所造成的强大压力下,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应运而生的。一句话,没有竞争,没有改革,就没有珠江经济台!  相似文献   

20.
十年广播改革回顾与思考曾广星广东电台的广播改革是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就开始了的。但系统的、全面的、有计划的改革是从1985年创办珠江经济台开始的。如果以1986年12月15日珠江台开播为标志,今年正好是十周年纪念。今天回顾一下广东电台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