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使青少年儿童健康活泼地全面发展,是学校体育的两大任务之一。85年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报告披露:“山东人的体型有趋向豆芽型的趋势”,“在力量素质方面,中学生分别列全国城男第8名、城女第4名、乡男第7名、乡女第7名(79年分别列全国城男第5名、城女第3名、乡男第3名、乡女第1名),中小学生城乡男女85年均比79年差”。  相似文献   

2.
京郊农民的生活富起来了,体育活动紧跟着也火起来。前不久落幕的朝阳区农民乒乓球比赛,来广营乡乒乓球队取得团体第二、个人第二的好成绩。这个乡的体育活动开展得好,与本乡的农民企业家、开源公司总经理李殿义的支持和参与紧密相关。在一次乒乓球座谈会上,国家体委副主任徐寅生问李殿义:“爱到你那里打乒乓球的人都是什么地方来的?”李殿义回答:“北半城的人都去。”“够红火的。抽时间,我也到你那里去打打。”徐寅生很高兴地说。在座的乒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新农村体育"的必要性、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83,自引:2,他引:81  
胡庆山  王健 《体育科学》2006,26(10):21-26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发展现时期的农村体育,以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新农村体育”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发展“新农村体育”的必要性、制约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发展新农村体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之义,是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体育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塑造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必要途径;制约“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经济社会因素、机构变迁和投入力度因素、导向机制因素、主体力量因素、农民文化素质因素、农村贫困文化因素等。针对上述制因,提出要大力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立农村体育发展的长效机制,多方培育农村体育的主体力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东部地区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强调应以农村现有资源和人才为基础,加强宣传与投入,强化“特色”意识,实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发展农村体育产业,以人为本,施惠于民。  相似文献   

5.
以体养体多业补体─—积极提高体委自身造血机能辽宁省新民县体委新民县地处沈阳市近郊,全县人口68万,有7镇20乡,1992年社会总产值32.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950元,是个农业县。1988年,被命名“全国体育先进县”。1984年以来,在全面发展体育事...  相似文献   

6.
为把握河南省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随机抽取河南省城市、县城、农村的92所学校2 45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体质测试,研究发现城市学生在力量、速度、爆发力、柔韧性、身高、体重方面明显好于农村学生,在体育健康知识方面城、乡差距更大,而心肺功能方面城 市学生明显不如农村学生。  相似文献   

7.
胡庆山  王健  王维  李海金 《体育科学》2007,27(10):40-48,84
以湖北省大洲村为个案,采用田野调查、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文化力的视角对农民体育的发展给予解析。研究认为,农民体育的研究应具有“平民化”视野;农民体育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种文化力;大洲村农民体育文化力的缺失主要表现为文化主体的缺位、文化组织的匮乏、文化投入的不足、文化载体的贫瘠、文化地位的沦丧等方面;国家政策的惠及与政府的扶持是农民体育发展的保证和希望;发展农民体育的文化力是农民体育发展的长远之计。  相似文献   

8.
儒学对当前农民体育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胡科  金育强 《体育学刊》2006,13(1):126-129
研究我国儒学对当前农民体育发展的一些影响。提出:“心性”哲学是影响农民选择体育途径的重要因素;“礼”文化对农民体育的参与态度有一定的影响;“中庸”思想影响是农民选择体育表现方式的关键因素;“乐”思想对农民参与体育起到动力支持作用;“直”思想决定了农民在体育过程中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体育与科学》2016,(3):69-81
随着"人口城镇化"战略目标的提出,"乡-城移民"的社会融入在实现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目标中的重大意义,引起高度重视和广泛讨论。本文认为,"乡-城移民"社会融入问题的本质是一种"乡-城"文化的碰撞与冲突,只有通过增加"乡-城移民"和居民群体的沟通与交流,增进相互的包容与理解才能从城市社会向"乡-城移民""赋能"和"乡-城移民"实现"自我增能"的两个角度促进"乡-城移民"的社会融入。体育因其独特的包容性、互动性、学习性和组织性等特征,是一种理想的增加群际接触、进而促进社会融入的工具和手段,具有其他文化形式不可替代的优势和现实可行性,这一观点已在国外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移民等弱势群体。本文认为,国际移民和我国"乡-城移民"的社会融入虽因国情体制差异而有所不同,但以体育促进社会融入在运行机制和作用原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国外的经验和做法可以通过审慎的甄别为我所用,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独特路径,使体育在"乡-城移民"的社会融入进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乡—城移民"社会融入是中国城镇化面临的一大挑战。体育因以下原因能积极促进这一新移民群体的社会融入:体育的社会参与性有助于突破阻碍"乡—城移民"融入的社会屏障;体育的社会互动性,为不同社会背景人提供良好的互动平台;体育的社会学习性有助于消除社会歧见。体育的社会组织性为他们的社会参与、社会互动和社会学习提供稳定的组织支撑。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海安县大公镇由原大公镇、北凌乡、古贲乡合并而成,全民健身这块金品牌则是由原北凌乡农民自发创造出来的.北凌乡的群众体育运动队在省、市及国家级比赛中的突出成绩受到国家体委和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与热情关怀,1996年江苏省体委授予了“江苏省十大体育名镇(乡)”的称号。  相似文献   

12.
苏南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趋势和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广阔的农村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领域。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中国的全面小康。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农民的健康是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方面。没有农民的身体健康,就没有农民的生活小康。关心农民体育、关怀农民健康、关注农民健身,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应有之义。为了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三农”问题的重要部署和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农村体育年”的工作要求,我们对苏南农村体育进行了调研,本文在对苏州、无锡、常州三市所属9个县级市、19个区农村体育专题调研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和审视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苏南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力求客观地判断和预测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趋势。这既是加强农村体育战略研究,增强分类指导针对性的客观需要,也是推进农村体育工作与时俱进,满足农民群众健身需求的迫切要求。一、苏南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阐明体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剖析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体育所面临的挑战,如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造就农村体育的不平衡发展,村庄重组引发新矛盾,“空巢”家庭、流动人口增多,税费改革带来农村体育发展的新冲击等。论述发展农村体育的对策:着眼农民、立足村落,建立健全农村体育发展体系,“以强补弱”、充分发挥农村体育的优势及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整合农村学校体育资源等。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新疆南疆贫困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新疆南疆贫困地区农民为研究对象,从实际调查入手,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从农民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和期望、参加体育的目的、体育消费情况来揭示新疆南疆贫困地区农村体育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旨在探求推进新疆南疆贫困地区农村体育的对策,实现从“一部分先锻炼起来”逐渐过渡到“人人参与体育锻炼”,使农村体育工作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新农村体育”,“新农村体育”离不开太极拳。太极拳固有的健身养生功能相对于目前广大农民来说如“雪中送炭”.研究指,出,太极拳运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驻农村,为促进新农村体育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学校体育功能、建立老年人太极拳活动中心、举办小型比赛和吸引社会资金等措施来发展农村太极拳运动是新农村体育建设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意愿与态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研究方法,从性别、婚姻状况、年龄结构、经济收入、文化程度、职业身份等6个人口学变量考察了湖北省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意愿与态度。结果表明:湖北省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农民对发展新农村体育的意愿主要受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婚姻状况3个因素的影响,其中文化程度对其影响最大;从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意愿与态度来看,男性较女性强,未婚者强于已婚者,离婚或丧偶者最弱,在年龄结构上彰显出“中间小、两头大”的特征,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收入状况与之正相关,职业身份则与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提出了加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宣传力度、注重培养“消极群体”的积极的体育活动意愿与态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智慧体育空间助推城市建设的逻辑动因、实践探索与推进思路。逻辑动因:空间实践推进城市更新长效机制建立,消费升级转型撬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技术赋能焕发城市文化新活力,“体育+社群”提升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体育“新场景”重构绿色城市“新生态”。以成都为例开展实践探索:“以人为本、与城共生”推动城市制度创新,体育消费新空间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体育+空间+文化”重塑城市文化氛围,社区体育新样板加强城市社区治理,绿地体育空间践行城市生态文明理念。推进思路:完善政策指引,引入资本力量;加强技术创新,数据驱动发展;强化社区治理,创新实践活动;激活闲置空间,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8.
2010年河南省农村农民体育发展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河南省农村农民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和趋势外推法,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手段,来研究和探讨未来几年推进河南省农村农民体育发展的条件,借以构建未来农村农民体育的基本格局.最后,提出发展农村农民体育要坚持与时俱进,强调重在建设,树立“健康投资”的观念,确保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国家体育总局为推进农村体育发展而实施的公共项目之一。项目制成为调整国家财政关系、推进基层治理的重要措 施。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运行过程中,呈现了转移支付与资源汲取、形式统一与地方多元、条块分割与服务整合、项目公平和项目效率、迎检对上 与服务对下等5种迥异的逻辑冲突,突出展示了我国体育项目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即国家农村体育发展意识的僵化,地方体育治理成本加剧,“为 政”而非“从民”的政绩观,重视“项目数量”忽视“项目质量”的发展观,“现代”压倒“传统”的体育传播观念等。建议强化需求引导机制,推进公民参 与治理;削减专项性涉农体育项目,提倡一般性转移支付;后续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取消地方政府资金配套要求;尊重农村体育发展的规律,促 进发展模式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20.
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是为了促进农民体育健身更好地发展,但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农民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强、农民自身开展的体育健身活动也比较少,以及农村体育管理机制落后等。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临汾市襄汾县具有代表性的两个镇、三个乡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通过对该工程的了解,剖析其相关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为推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