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自闭症为主题的电影,往往比一般电影更好看,因为这样的小众主题能够登上大银幕,一定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电影把自闭症生活形象化了,通过这类电影,可以让人们了解自闭症。很多人就因为一部《雨人》而对自闭症患者的刻板行为以及超常的计算能力留下了印象。但电影毕竟不是现实,自闭症的现实要比电影残酷和无情得多。我在采访上海自闭症家长自助会的张彩虹女士之后,观看了几部自闭症电影,感触  相似文献   

2.
所有的电影都有主题,哪怕是自称“无主题”的艺术片。本文旨在探讨纪实类电影与虚构类电影在主题上的创作。  相似文献   

3.
电影作品的主题是受到电影创作特殊规律制约的一种客观存在。从作品的酝酿,到作品的创作(制作),乃至最后被电影观众所观赏,主题无时无处不在;即使那些所谓的“无主题”创作,也是包含无主题论者自身想要表现的主题的。倘若某部电影作品真的没有了主题,那么这部电影作品一定没有灵魂。  相似文献   

4.
电影《与狼共舞》优美的电影配乐与剧情完美结合,使电影的剧情和主题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使影片成为一部永垂不朽的西部传奇。本文分析了电影《与狼共舞》主题音乐的功能和艺术效果,领略电影音乐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道德视域切入冯小刚的电影,以道德坚守、道德迷失、道德理想三个维度,评析了冯小刚电影的道德主题探索历程,揭示了冯小刚电影的动力源泉,认为冯小刚电影背后的道德主题格调,是其影片深受欢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王飞 《华章》2012,(33)
一首成功的电影主题曲的作用毋庸置疑,不仅可以表现电影的主题,起到宣传电影的作用,还可以和电影相互支撑,为整部电影增添光彩.而在香港电影最辉煌的时期,曾经涌现出大量的经典电影主题曲,无论是在表现主题还是在电影主题曲的针对性创作上,都为当今的电影音乐创作者留下了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值得我们去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7.
主题是一切文学艺术作品所共有的要素,电影剧作也不能例外。主题对于电影剧作具有基础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个基础,那就谈不上创作电影剧作。电影大师普多夫金曾经说过:“主题是一个为各种艺术所共有的概念。人类的每种想法都可以成为作品的主题。电影像其他艺术一样,对主题的选择是没有限制的。唯一的问题是它对于观众是否有价值。……如果作为电影剧本的基础的主题思想是模糊不清的,那么剧本就必然要失败。”日本电影剧作家山田洋次把主题与技巧加以比较认为:“写剧本当然需要技巧,但只要主题明确,技巧所占的地位就是微乎其微了。有无主题乃是首要的,技巧的问题既不是第二,也不是第三,不妨列到第四吧。”美国电影理论家波布克说得更为深刻,他说:“任何一部影片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主题。……尽管在过去二十年内,影片的风格发生  相似文献   

8.
王萍 《考试周刊》2010,(39):50-51
近来好莱坞电影中频频出现"世界末日",在由灾难构成的视觉奇观中,人类的尊严和生命脆弱如纸。末日主题电影将世人对末日的焦虑和恐惧鲜活地表达出来,并使之扩散蔓延至整个世界。本文就好莱坞电影中末日主题的内容进行分析,深入剖析西方社会"末日情结"的根源,并阐明这一主题的电影在当下社会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对一例自闭症儿童基本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采用阿克瑟莱恩游戏治疗方法对其进行干预。通过营造自由、安全、接纳的游戏治疗室氛围,个案在游戏中宣泄和暴露了自身郁积的情感。在干预者坚持不懈的反馈中,个案在游戏中开始流露真情、展现自知,游戏主题也更加趋于治愈性。  相似文献   

10.
电影是文化的标志,是文化的产物,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使得电影的主题带上强烈的区域性文化特色。本文对比基于恐怖主义主题视角下中美电影的异同,深理解两国的文化及价值观差异,以其更好地促进中美电影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1.
电影《七宗罪》不仅是一部非常经典的惊悚片,更是一部具有深刻主题,给人以无限反思的影片。因此本文主要从会话含义角度,对电影进行主题分析。著名语言学家格莱斯提出会话含义理论是语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分析语言现象和文学作品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从会话含义理论角度分析电影《七宗罪》中的台词选段,以此揭示人性堕落这一电影的深层次主题  相似文献   

12.
电影中的都市电影院是一个较为独特的视觉主题.与这一主题相关联的电影文化问题是电影工业发展的历史、叙事手段的变迁及电影业的当代状况.对电影中的都市电影院影像的研究,能够推进电影文本研究,并将文本研究纳入一个更为广阔的电影文化史语境进行思考,在当代文化研究的背景中具有现实意义和启发性.  相似文献   

13.
杨烨 《海外英语》2014,(10):214-215
《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的唯一的一部小说,但它深受电影界的喜爱,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并且大受欢迎。其中1939年由威廉·惠勒导演的电影《呼啸山庄》是一部比较经典并且成功的影视作品,该文通过与原著进行比较,分析了它们在主题方面的差异。电影《呼啸山庄》通过情节上的删改,突出了爱情主题,淡化了复仇主题。通过比较研究电影与原著的差异,有利于了解电影与小说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呈现方式,并且共同领略它们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4.
《海上钢琴师》的导演是意大利的托尔纳托雷,它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天堂电影院》并称为“三部曲”.《海上钢琴师》的无穷魅力源于它对爵士钢琴艺术和爵士文化的展现.文章主要研究了《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中钢琴音乐对主题诠释的推动作用.首先,对电影剧情做了简单介绍,然后结合电影内容,介绍了钢琴音乐是如何完美诠释电影主题的,由此引出了关于电影配乐对主题呈现作用的思考,得出了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疯狂动物城》是一部具有深刻主题、能给人以无限反思的电影。视觉语法中的再现意义(主要包括叙事过程、概念过程)对电影主题的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叙事过程来分析两位主角Judy和Nick、基于概念过程来分析电影的角色及商标符号,以此揭示该影片美好与现实并存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李杨杨 《文教资料》2011,(36):159-160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长达近40年的电影创作生涯中坚持不懈地在银幕上塑造着英雄形象.坚持英雄主题的表达。通过对伊斯特伍德影片英雄主题的研究可以进而发掘这些影片获得良好商业回报的原因.探析其英雄形象的艺术价值。伊斯特伍德的电影创作可谓是近40年来好莱坞电影创作的缩影,通过对其研究可以窥见整个好莱坞英雄主题流变的脉络。  相似文献   

17.
《老人与海》小说原著与同名电影在叙事上有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小说和电影都综合运用了全知叙事视角和限知叙事视角,结构上具有鲜明的直线式结构和顺序式结构特点。小说与电影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两者在叙事手段上不同:小说是文学语言叙事,而电影是采用影视造型叙事;在叙事主题上,小说和电影是相似的,都赞扬了主人公的硬汉子精神,但是1958年美国拍摄的故事片《老人与海》对爱的主题的开拓更为深入,与原著相比主题更丰富了。  相似文献   

18.
虫虫和我虫虫是我姐。前年,爸妈离婚了。我和虫虫开始独立生活。我们就读于一所私立中学。我们逃学的纪录,这所学校大概没人可以打破。虫虫固执地认为学校不会开除我们。她曾经笑着说,我们是这所学校的财神爷。我们逃学后惟一的去处是家。我们的客厅中凌乱地摆满各式新潮的小零碎,卧室的地板上铺满了各类时尚杂志。电脑躺在床上,冰箱里排满了各种啤酒……我们喜欢这样的杂乱无章。晚上,我趴在床上玩电脑时,虫虫就在墙上画画。有时,我们一起坐在地板上看王家卫的电影。我们还会在阳光明媚的午后,蜷在沙发上喝啤酒,让音乐淌满一屋。妈妈说我和虫虫是两只刺猬,浑身长  相似文献   

19.
结尾影像是电影主题构成的组成部分,它或余味无穷、或戛然而止、或一咏三叹、或首尾呼应。从林林总总的结尾方式上,能触摸到电影发展的脉搏,看到电影主题嬗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20.
LET’SMOVIE     
“Let’smovie”,心情摇摆,一种愉悦来自心底,电影也要全民总动员。欣赏香港人的创意,Let’smovie,这是2005年香港国际电影节的主题。电影节是电影人的狂欢,恰巧今年是中国电影百年,这样的主题听起来很有气氛,我们享受电影,梦想在电影里延伸。公元2005年,我们的电影还很年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