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英语"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对围绕中国英语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对其性质和地位各执己见。本文依据Butler(1997)和Schneider(2007)提出的语言变体标准,将中国英语与公认的制度化变体——印度英语进行比较,得出如下结论:中国英语是一种发展中的英语变体,还不能与制度化英语变体(如新加坡英语、印度英语、菲律宾英语等)相提并论。正确认识中国英语的地位,有利于正视目前中国英语教学中的不足,发挥中国英语教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英语的变体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英语变体中影响最大的美国英语的特点,也讨论了实际存在的中国英语的特点。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既要承认英语变体存在的合理性,又要尽量朝"标准英语"方向靠拢,以促进英语教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在英语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背景下,研究英语变体模式是有意义的。在评述英语变体理论模式的演化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英语变体的发展模式,探讨了中国英语连续体发展的不同阶段,指出中国英语变体的发展趋势是洋滨语→中式英语→中国英语→标准英语,并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4.
英语已发展成为一门世界性语言,英语在非英语国家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许多带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变体,英语本土化成为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所探讨的课题,研究中国本土化英语对指导我国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英语变体与中国本土化英语入手,探讨中国英语的本土化研究的相关问题,最后提出中国英语本土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情景中的中国英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英语自一提出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各持己见的学者们纷纷在杂志报刊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在 2 0年后的今天 ,这场关于中国英语的争论与探讨不但没有降温 ,反而愈演愈烈。文章回顾以往的有关研究 ,提出中国英语是情景中的使用着的英语变体。  相似文献   

6.
英语的全球化与本土化构成了当今复杂的世界英语语境,形成了各具文化特色的多种英语变体,中国英语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文章以世界英语理论和研究方法为基础,考察英语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功能、语言形态以及认同度,探究中国英语由使用型变体到制度化变体的可转换性,在充分说明中国英语在世界英语语境下所具备的交际功能、文化功能和认同功能的立论基础上,论证了中国英语的本体论地位。  相似文献   

7.
中国英语变体是世界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在中国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历时语言学来看,洋泾浜英语、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和体系,三者之间互有影响和联系,相辅相成。中国英语绝不是制度化变体,而是一个行为变体和国际化变体。同时,中国英语是中国软实力的重要表现之一,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表达中国思想与理念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语境下,英语的国际化不可避免的造成了英语在不同社会及文化中的本地化,世界各地的英语变体相继出现.世界英语变体的理论框架为中国英语能被看作世界英语变体之一提供了依据.英语在中国实现的功能进一步论证中国英语的出现是可以接受且必需的,中国英语有其产生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方帆 《海外英语》2013,(1):49-52
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传播与发展,以及通过人们在不同地区的使用与交流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变体。在今天的中国,英语的教学显得愈发重要,而以语音教学的标准与模式为目的的研究,也成为当今英语教学中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此研究调查分析了中国南方一所大学英语语言中心的教师与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英语变体范例的认识,并以问卷调查和语言范例的形式,深入认识教师与学生对各种英语变体的偏好,以及学生期望掌握的英语语音水平,最后在世界英语理论框架下为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一个更为合适的英语语音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英语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导致了英语各种变体的出现.中国英语是众多英语变体的一种,属于使用型变体.中国英语变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认识和研究中国英语变体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英语学习,并能促进中国的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对于“中国英语”的研究甚为活跃,不少人赞同“中国英语”作为新的国别英语加入世界英语大家庭。文章认为,英语是中国对外交流的首选外语,在中国的本土化无法避免,但本土化的结果是提高了英语的表现力,而不意味出现了作为国别变体的“中国英语”,建议用中国文化相关的英语来冠名在中国本土化且带上中国文化色彩的英语。  相似文献   

12.
中国英语在世界英语体系中属于外语.用国际通行的标准来判断,中国英语不是一个本土化分支;而从历史经验看,英语的本地化必然导致本国语言文化的衰败乃至消亡.因此,中国英语不应该本土化,更不能二语化或国语化.  相似文献   

13.
中国英语不同于属于语用错误的“中式英语”,它是英语在中国使用过程中符合英语规范的一种使用型变体,是英语本土化的产物,其存在有客观合理性。基于中国英语的研究现状与前景,应着手进行中国英语语料库的规划与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中国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变体近年来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和国外专家的认可。中国英语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但中国英语还远没有完成在中国土地上的本土化,它无法与美国英语、印度英语等成熟的英语变体相提并论。中国的英语教学作为外语教学的性质没有改变,盎格鲁-萨克森英语仍然是教学的目的语,而非中国英语。英语教学中引入中国英语中反映中国社会文化并得到认可的词汇、短语(句式)以弥补文化失衡现象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而作为语言最敏感、最活跃因素的词汇,则是观察社会生活变化的一个窗口。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来自英语的外来词(借词)日益增多,特别是在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外文化的多层次、多渠道的交流为词语的借用提供了多种条件。正如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萨丕尔所言:"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最简单的影响是词的‘借贷’。只要有文化借贷,就可能把有关的词也借过来。"因此,我们可以从借词中窥见文化交流的方方面面,并通过词语借用方式来发掘沉积在一个民族心理结构中的深层内蕴。本论文分析了英语这门语言的发展史,包括外来词以何种方式引入到英语中,以及英语外来词的影响力和分类。  相似文献   

16.
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是英语世界化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英语变体。它是以"标准英语"为基准,且与中国特有的文化紧密相连,故其反应了中国人特有思维习惯和道德、价值观念的英语变体。本文就中国英语近二十几年来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中国英语对中国英语教学及其改革的启示提出笔者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英语已发展成为一门世界性语言,对于英语变体的语言、社会、文化以及认知等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国际语言学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中国英语是中国人在其特定环境下进行语言交际所使用的一种英语变体。中国英语在语言各个层面均表现出其独有的特征。本文试就语音、词汇、句式及语篇层面上对中国英语所表现出的特征进行分析与描述。  相似文献   

18.
黑人英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英语变体,和标准英语之间存在着很多的不同。随着黑人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的不断提高,黑人英语越来越收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讨论了黑人英语的主要特征,促进我们对黑人英语语言及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我国英语教学的基本国情是:中国人在中国学英语和中国人教英语,缺乏英语语言的真实情景,英语学习仍以课堂教学为主。根据语言学家克拉申的"语言输入说"的理论,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的英语口语输入对学生至关重要;另一方面,我国的英语教师本身也必须同时是英语学习者,需要大量的英语语言输入,提高自己口语的准确性和流利性,保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优质的语言输入。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国别英语变体,中国英语的研究最早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30多年来,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者的定义、异同以及在其他学科和英语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等。中国英语是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新生产物,它从萌芽、产生、发展到成熟,这一生长过程类似于生物学上各物种的生长过程。从生态学视角研究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二者之间以及与世界英语或其他国别英语变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正是生态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