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利益机制驱动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违约现象越来越普遍,也越来越为社会舆论所关注。一些选择违约的高校毕业生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讲道理、不顾一切,可以这样说:就业违约在拷问高校毕业生伦理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校的扩招以及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伴随着汹涌的就业大潮的却是毕业生违约现象日益增多,这已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毕业生违约与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高校毕业生违约通常是特指毕业生在签订由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就业由过去“统包统分”的计划分配机制过渡到现在“双向选择”的市场配置机制。与之相伴的是就业中的违约现象越来越多,并带来了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几方面利益的冲突。如何正确认识并合理解决毕业生就业中的违约问题,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一、违约的类型及其成因由于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提出违约的主要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高校不是双向选择中的意向方,因此没有直接违约的可能。这里所谈的违…  相似文献   

4.
浅议高校毕业生就业违约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违约现象近年呈上升趋势,违约问题已经成为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在就业过程中碰到的一个难题。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违约现象是一把“多刃剑”,不仅使签约的双方——毕业生本人或用人单位的利益受到损害,也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整个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秩序。同时给毕业生所在的学校和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人为地增大了工作量,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如果某个高校的毕业生违约行为过多,导致用人单位对学校产生“信任危机”,对该校今后毕业生的签约行为产生不利影响。为了更好地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需要认真分析高校…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协议违约现象时有发生,大学生违约给用人单位、高校和其他毕业生都造成了很多不良影响,也影响了毕业生正常就业。分析了就业协议违约的几个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一些对策思考,促进高校就业工作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湘潭大学2009届毕业生违约情况为例来分析,试图分析毕业生违约现象,找出其违约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为正确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毕业生违约现象分析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稳步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也由统包统分转变为国家方针政策指导,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在不断的深化和改革中,个人价值和法律意识在人们心中逐渐增强,由此带来的违约现象也越来越多,并引发了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几方面的利益冲突。目前,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违约现象的日益增多应当引起我们就业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并积极研究对策。一、高校毕业生就业中违约现状及造成的不良影响据某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统计,该校2004届毕业生人数为2384人,截…  相似文献   

8.
毕业生违约破坏了大学生、高校的信誉,影响了用人单位人才计划的落实,也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整个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秩序.高校毕业生就业违约现象在一段时间内还会出现,因此要倡导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注重完善的就业管理运行机制的建立,维护毕业生、用人单位以及学校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高校毕业生诚信就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严峻的现实面前,大学生的违约现象增长趋势更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一个难题。文章分析了毕业生违约的各层次原因,讨论了毕业生缺失诚信,提出了若干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高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还款违约情况进行了分析,根据造成毕业生还贷违约的原因而将违约情况分为“缺乏时间观念、遗失贷款文件却不主动查询还款信息、还款能力不足、缺乏诚信意识的恶意违约以及利息调整造成违约”,并针对每种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了以下放权力为导向的行政体制改革,对推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权力失范,腐败现象呈蔓延的趋势。权力制约是防止腐败的有效手段,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是规范权力运用、遏制腐败蔓延、实现民主政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发现漏罪的并罚问题,我国刑法第70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作了具体规定,但也存在着大量的漏洞,给刑事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影响法院判决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些问题总体说来还是属于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马祖禅对自性、自身感悟的独特性的强调,以及随时著衣吃饭,任心自由的破除修行方式,对"吴中诗派"产生了影响,促使其文学创作表现出重心性、重主体的倾向,内容也趋向日常化、游戏化,体现了向元和诗风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政党的建设是政党健康存在和发展的永恒主题。在中国的政党体制下,民主党派自身的建设与执政党的建设密切相关,加强民主党派自身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还能有效的促进和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促进执政党的健康发展,实现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和执政党建设的双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唐代吐蕃与汉民族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元7世纪,吐蕃崛起并逐渐兴盛,不断向四周进行军事扩张,对被征服地区进行统治与奴役,在这个过程中,吐蕃与其他民族也开始融合,大批汉人融入吐蕃,对吐蕃的发展,强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法律移植是不同文明之间的法律制度互相借鉴与取舍的过程,只要国家或民族间彼此发生了关系,都将会造成文化上的冲突与融合的过程.自有国家以来,几乎任何形式的法律文化都避免不了法律之间的移植问题,所以说法律作为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在国家和民族间创造性地移植和借鉴是历史的必然,更是国际文化交流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种必然现象.我国目前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移植或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法律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法律移植的理论评析,着重论述了进行法律移植的充分理由.  相似文献   

20.
高校形象塑造与形象传播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校形象是高校极其珍贵的无形资产,是体现大学竞争实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本借用“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模式,提出高校进行形象塑造和形象传播的基本框架-“UIS”(高校形象识别系统),并认为高校形象塑造的核心是培育独特而又的大学精神。高校形象的塑造本质上是大学精神的追寻和弘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