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位表述”是指立足于语文课程知识本位基础上的对语文课堂结构的一种言语表达和叙述形式。 “本位”是对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叩问,即询问教什么的问题。语文作为一门课程,具有不可替代性,语文知识包括语言学知识、文字学知识、文章学知识、文艺学知识等为对象的本位知识。语文课堂教学要站在语文的本来位置展开教学。  相似文献   

2.
校本课程开发的英文表述是“school-basedcurriculum development”其缩写词为“SBCD”。我国港台地区的教育学者及课程专家将 SBCD 翻译为“学校本位的课程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香港,由于受到英国教育政策的影响,香港教育署一直重视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开发.自1988年9月开始推进“学校本位课程设计”计划。该计划的重点在于鼓励老师以课程发展议会建议的课程为基础,顺应学生的能力和需要,根据学校的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从数学课程目标的体系和数学课程目标内容两个维度对大陆和台湾地区现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岸数学课程体系都是自上而下表述课程目标且表述方式具体、明确,层次性和可操作性强;两岸数学课程都重视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全面发展;两岸数学课程都追求社会本位、学生本位和知识本位相协调的价值取向。两岸数学课程目标的不同点在于:大陆的课程标准比较重视发挥数学课程的教育性功能,而台湾地区的课程纲要突出强调学生的能力发展;在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上,大陆课程标准表述更加关注学生本位,台湾地区课程纲要表述比较倾向知识本位。在未来数学课程改革中,两岸数学课程应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4.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常常被定位为“教师足主导,学生是主体”。于是.我们总能听到这样一种表述甚至是要求:“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从学生“本位”的角度看,这种观点应该说是成立的。但语文教学毕竟是由“教”与“学”两个层面构成,在语文课堂上,学生难道在这两个层面上都处于主体性地位?  相似文献   

5.
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问题--兼评职业教育的三种基本理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能力本位”、“人格本位”和“素质本位”是三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基于岗位工种的“能力本位”只重视物而忽视人的内在精神的培养,基于道德概念的“人格本位”有失偏颇,基于人的职业变通力的“素质本位”应成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6.
张瑞  周立 《考试周刊》2015,(16):8-9
创新能力本位的教育模式,强调对各种创新应用能力综合详细表述、学习和训练的教育模式,即教育的最终表现为学习者获得了预期的创新应用能力。能力本位的教育模式,强调对各种能力(知识+技能)的综合详细表述、学习和训练的教育模式,即教育的最终表现为学习者获得了预期的能力。文章系统总结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具备的特点和能力本位教育模式的基本内容,并进一步探析了基于创新工程教育模式和能力本位教育模式的创新能力本位教育模式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教育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论太拢"句本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早提出翻译要以句为“本位”的是林语堂。本文分析了“句本位”提出的目的和依据 ,继而进一步探讨了“句本位”在翻译中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 ,对“篇本位”和“段本位”翻译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8.
<正>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常常会使用一些比较“成熟”的教学套路,经过一番拼凑,组合成貌似完整的历史表述。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说,这样做是高效的。但是对于培养历史核心素养来说却是背道而驰的。教学怎样才能实现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飞跃?[1]钟启泉先生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设计”的观点,他认为单元设计应紧扣核心素养,着力于组织“探究”(Explore)、“表现”(Express)、“交流”(Exchange)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本位”说是汉语语法学史无法回避的话题。自《马氏文通》以来,汉语语法学曾先后出现了“词本位”、“句本位”、“词组本位”、“字本位”、“小句本位”、“双本位”等理论学说,各家学说既有其独特的适用价值也有其自身的不足,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的而非排斥和否定的,因而独尊一家而舍弃他说是不可取的,取消“本位”说更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管理人性论具有“社会/群体本位”“价值本位”的特点,而西方管理人性论具有“自然/个体本位”“事实本位”的特点。基于中国“阴阳和合”哲学思想以及西方“和谐辩证”哲学思想,文章建构了“中西合璧式”的管理人性论——“全面和谐人”人性假设,认为人是个体自然性和群体社会性、事实性和价值性存在的和谐统一体。  相似文献   

11.
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价值取向是“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分别体现了对“社会状态”与“人格状态”的关怀,“国家本位”只是“社会本位”的一种特殊形式。两种主要价值取向虽然在逻辑上存在着明显矛盾,但在现实中,通过“能力本位”的调节和贯通,可以使二者实现有机统合。  相似文献   

12.
受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影响,现代语言学研究中各种“本位”说接连出现,从“词本位”、“句本位”、“词组本位”到“小句本位”.“字本位”的提出者,企图换一种眼光,结合汉语特点,从汉语本身出发为汉语研究找出一条新路.它一方面继承和发展了中国语言学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吸收了西方语言学的立论精神,试图实现中西语言学的结合和现代语言学与汉语传统研究的结合.本文回顾了语言学界和对外汉语教学界”字本位”理论的阐释和研究,对运用“字本位”理论指导对外汉字教学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位”这个概念是中国语言学界百年来的中心问题之一。对“本位”不同学者有不同理解。在汉语语言学史上,表现出来的本位观念和明确提出的汉语本位学说,影响较大的就有五、六种之多。另外,还有人鉴于“本位”问题的复杂性,认为语言研究无本位。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国文学主体问题三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传统中国文学和现代西方文学为两大参照系,以20世纪中国文学主体问题为切入点和主要论域,着重讨论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主体精神、主体品格,以及主体思维和运思方式这三个问题。作者认为:就传统中国文学和现代西方文学而言,其主体精神可以分别概括为“它律性的自律”和“互约中的自由”。20世纪中国文学虽然在主体精神方面开始了“从自律到自由”的世纪性转折,但其发展路径和本质,则可表述为“自由与它由间一种摇摆不定和奇怪的混合”。与之有关的,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主体在基本品格方面所表现出几个较普遍明显的特点,即“忧患情结”、“否定意识”、“悲剧色彩”。此外,在思维类型尤其是方式方面,20世纪中国文学主体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它一方面承续着中国民族思维和文化的“象本位”传统,同时又受染于西方“符本位”的科学和理性精神,在审美“观照-读解-判断-表述”诸环节表现出以“符象互补、符象合一”为特征的思维和运思方式的转型趋势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增的“学业质量”部分,既对学业质量内涵进行了界定,也采用分学段描述形式,从识字与写字、表达与交流、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包括跨学科学习)等多个方面对学生学业质量进行描述。学业质量标准比学段要求的标准低,学业质量标准表述的层次没有学段要求表述的层次清晰,学业质量标准更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要求。学业质量标准的出台,对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提出了新挑战,教师要以任务驱动教学,更加重视探究性教学,要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  相似文献   

16.
质疑经济法社会本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济法法本位的主流观点是社会本位,但这种观点却缺乏严谨的论证。本文从分析“本位”和“社会”的概念出发,对“社会本位”加以剖析,以论证经济法的法本位并非社会本位,并提出一种新的观点--“发展本位”。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不仅为任课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也对班级建设的管理者——班主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过去,班主任往往把学生视为单一的认知体,以“知识本位”的视角审视学生,评判学生;以“教师本位”的心态居高临下地去管束学生,监控学生。在这种理念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不断地遭到摧残、扼杀。因此.班主任只有变“知识本位”为“个性本位”,变“教师本位”为“学生本位”,  相似文献   

18.
师本型培训体系,是以“前端培训”带动“后端培训”,以“事”的培训为主体,持“田野培训”立场并循着“田野培训”的路子展开的这样一个培训体系。它“由下往上”而不是“由上往下”,是“教师本位”而不是“专家本位”,是“行动本位”而不是“观念本位”,是“条件本位”而不是“理想本位”。  相似文献   

19.
平面设计专业既要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与鉴赏能力:岗位技能还应具有高度抽象化、柔性化、综合化,单纯的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很难适应设计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面对该专业教学改革不同诉求约束,均衡协调“四个一致”的教学关系,探索了“五化一体”的教学改革思路。有利于推动“以知识本位”、“以能力本位”、“以职业本位”、“以学生本位”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20.
“句本位”与古代汉语词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句本位”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断受到批评。原因大约有两个:一是这一学说本身的弱点,一是旁人对它的误解。而这后一点,多少也跟黎锦熙先生当年的表述不尽精密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