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几年来的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中,发现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把课文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效统一,把历史知识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结合,使课堂教学丰富起来,让学生在听课的同时既掌握了课堂内容又能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会提高的。  相似文献   

2.
郝彩霞 《新职教》2000,(9):36-36
职业中专语文教材每篇课文之后都有“思考和练习”,安排这些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进行有计划的读写训练。练习的内容大致有三类:(1)有关课文内容与写作特点的思考题;(2)有关语文基础知识的练习题;  相似文献   

3.
田心 《湖南教育》2003,(4):46-47
本册内容有数、图形与空间、统计、综合实践活动四个方面的内容。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根据这一理论,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去选择内容、设计画面、编制例题、安排练习,不要使用那些虚无缥缈的、学生难以受用的素材。例如,第一单元“位置”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教学时就可利用教室这个现场,指导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就比采用课件好得多。设置的例题与练习,要注…  相似文献   

4.
课堂练笔,是以课文内容为写作素材,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协调运行的练习方式。安排在课堂上的"练笔",有学生自我的阅读情绪积淀,有教师的顺势引导,课文语言也会给学生启发和示范,同伴的即时评价又能给学生更多的激励。课堂练笔可以帮助学生经历语言内化、情感梳理、自我对话、个性  相似文献   

5.
陈风琴 《小学生》2013,(10):1-1
中国汉字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创新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古老的汉字承载了中华文明久远深邃的历史。汉字蕴藏着广博的内涵,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审美价值。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写好汉字,培养其正确的审美观。《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艺术、美术课程中都要加强写字教学"。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让学生写好汉字,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特意配套了《小学硬笔习字》。《小学硬笔习字》与课文生字同步安排,每课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课文安排了相应的生字、词汇、句子等内容的书写练习。低年级段主要安排了铅笔字的  相似文献   

6.
正一、三个日常教学情景的简单再现情景一:老师将授课内容制成PPT课件,老师授课的过程就是幻灯片逐一展示的过程,其间的一些幻灯片中不时穿插有一些动画和视频,最后是利用幻灯片展示的巩固练习和解答过程。情景二:这是《胡同文化》的新授课。教学大致过程如下:导语:从古今建筑到北京的四合院、胡同。教师点击课件,屏幕显示出三幅北京四合院图片。学生阅读课文,依据屏幕上显示的五个问题找出答案。  相似文献   

7.
要提高《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的教学实效,其一要从增强教学魅力入手,其二要在教学安排上下功夫,其三要注重课堂教学中恰当情景的创设。  相似文献   

8.
王德集 《甘肃教育》2009,(14):41-41
一、理解课文。构思联想图 学习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构思联想图,是联想图教学的第一步。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熟读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品味课文中精彩的片段和词句。之后,再引导学生回过头来深人理解课文,再次融入课文情景,并把这些情景集中想象构思成一个个画面。  相似文献   

9.
<正>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安排的应用文写作分量颇重,从三年级上学期开始,几乎每学期都安排了应用文写作练习。《写信》是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习作内容,学生在此之前学习写过留言条、通知、寻物启事等应用文,还学习过课文《一封信》,初步了解了书信互通消息、交流情感的作用。习作《写信》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安排的课文是《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和《延安,我把你追寻》,习作内容与单元课文内容联系性不强。  相似文献   

10.
练习课一直是数学教学的瓶颈,但它又在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在练习课的教学内容安排上,要逐层递进,实现练习课的全面性;在习题内容的选择上,要目标明确,突出练习课的针对性;在课堂的构建上,要创新课堂,构建练习课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人教社新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小学语文第十册,依据修订版《大纲》精神,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在旧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本册教材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教材,既安排了新的听、说、读、写训练内容,又注意有计划地复习前四年学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基础训练”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每组课文内容和重点训练项目,系统安排了语文基本功训练,使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巩固、迁移和运用知识,形成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在进行基础训练的教学时,教师要认真领会修订版《…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日记画是一种理想的学科整合的范例,起着打通学科界限的绿色通道作用。日记画具有可以走近学生、激发兴趣、表达情感等功能。在内容选择上体现开放性,可以拓展文本的学习内容;可以在教师引领下由学生选择内容,学生自主建构创作内容。在创作要求上体现规定性,要有一个深刻的主题;要选择最重要的题材;要有相对统一的模式;要有科学的训练方法。在展示形式上体现多元性,通过课堂展示、校园展示、网上展示、个人展示等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展示的机会。通过指导学生画日记画,既能培养绘画能力,又能练习写文章,还能画得生动、写得有趣、学得带劲。  相似文献   

13.
课文是中学语文课程的核心。在语文课程建设过程中,课文的选择一直是被普遍关注的重要内容。课文选择由其内容和价值决定,课文内容的科学性与范例性也是其价值的表现形式。朱自清《背影》一文体现了时代性、文化性与生活性的统一,知识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课程类价值与文体价值的统一,这种课程价值与文体价值的高度统一与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及选文标准相契合,因而使《背影》成为中学语文课本中最经典的篇目之一。这对语文课文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艺术浅探王立伟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应该是课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是历史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结合。首先,历史教学要突出形象性与情感性特点。初中教师面对的是12~16岁的青少年。历史课堂上,他们愿意听、乐于记形象性强的人物事迹和故事。教师...  相似文献   

15.
《死海不死》是一篇说明文。教材中本单元的课文内容主要是围绕“认识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主题安排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说明文常用的几种说明方法。《死海不死》的内容主要是介绍死海形成的原因,学习课文中列数字、举例子、引用、作比较等说明  相似文献   

16.
在课堂教学前,教师除认真地分析课文内容,还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作课堂教学结构中的不同构建,教师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如教学(诗经》三首中的《卫风·氓》,教师要认真深入地剖析课文内容并能熟练掌握古体诗的结构和当时的社会现实,领略文中女主人公的形象,还要准备现实中与女主人公相似命运的人的相关报道并安排有表演长处的学生即兴表演,鼓励他们大胆地用自己的方式参与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共同探讨现代版中女主人公和当时社会的女主人公命运有何不同,对女主人公作多种命运的设想,激活每个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在日益发展的教学中,课堂教学不仅需要丰富多彩的演示形式,还需要有根有理的内容思考。教学内容的选择成为当今教师教学设计的关键之处,从文本形式方面确定教学内容的构思、行文、用词,确定材料的安排与选择,这才是教学的核心价值体现。基于干国祥老师执教《斑羚飞渡》一课,作出教学诊断意见,提出"形式"与"内容"统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现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每个单元的最后都安排了一个"练习"的部分,一~三年级每册教材共计8个练习,四~六年级每册教材共计7个练习。这一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促进学生复习、巩固语文知识,掌握、运用语言规律。单元练习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编排自成体系,通过块状呈现,既具系统性,又具独立性。教师在实施单元练习教学时,应当贯通同一单元练习内容、不同单元练习内容以及练习与各单元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19.
在历史课教学中,如何落实《历史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面向全体学生,转变教师的角色,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始终把握好课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历史知识教学与能力的培养结合,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摆在每一位历史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专数学教学的现状;从教的方面来讲,教师从内容到练习安排都失之过细,从学的方面来讲,厌学情绪普遍存在,为此,在教学中要处理好满堂讲授与精讲多练以及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