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经、史、子、集四个部分入手,对《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和建国以后编修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以下简称《中目》)作子目以及子目下细类的比较,从而指出《总目》和《中目》二书在目录划分上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以《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史部提要为考察对象。可以发现《总目》非常注重考证典籍内容的可信性和可能性。理性对待历史文献。考证内容涉及人物、书名、典章制度、异闻等各个方面。纠谬正误。解决了大量学术难题。为传统目录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考据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共二百卷,它是《四库全书》的解题目录。《总目》与《四库全书》的关系非常密切,正如台湾学者杨晋龙所说: 《总目》和《全书》是连体婴,无法截然二分。同时《全书》的内容是一本一本成形的书,为何要著录或舍弃这些书?著录的书有那些版本、内容上的问题?存目的书何以不被收录等等及《全书》无法说明的事实,都得靠《总目》来说明解释;而且二者的弃取原则、评价标准,也并无差别……就书的内容而言,《全书》没有《总目》“存目”一类的书,所以两者有些差别;就其主旨而言,两书是二而一,《总目》隶属于  相似文献   

4.
《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蕴含丰富的校勘内容。以《总目》史部提要为例管窥《总目》,可以发现《总目》记载了大量校正典籍文字脱误歧异的内容,指明了众多文献的篇卷繁复残缺,充分利用了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和理校法,并且在提要中阐述了自身的校勘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乾隆时期的校勘水平和校勘特点。  相似文献   

5.
史丽君 《图书与情报》2005,(5):96-99,103
以《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史部提要为考察对象,可以发现《总目》非常注重考证所录古籍的版本情况:考证版本差别,考证版本产生和流传过程,考论善本的标准。在这三项工作中。《总目》都注重从版本内容入手。有助于克服版本研究中形式主义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以下简称《续提要》)撰修于一九二八至一九四二年间,一九九六年由齐鲁书社影印出版,正文三十七册,索引一册,收提要三万余篇,是《四库总目》的续编。仿《四库全书总目》体例,给每部书撰写提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由于它成于众手,又适值国内局势动荡,在编写中不免有所舛误。笔者在阅读过程中发现若干纰漏,现就浅见所及,例举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两江第一次书目》 [22]36页"历代改元考[一卷],明朱常(氵眄)编[常原作当],抄本,一本."泽逊按:作朱当(氵眄)是,当(氵眄)尝辑《国朝典故》.《总目》误作常(氵眄),吴氏复据《总目》改进呈目,亦误.  相似文献   

8.
赵建民 《图书馆杂志》2002,21(11):69-69,53
在我国的图书馆馆藏日文版图书文献的书目,正式或非正式出版的已有数种,其中由上海图书馆编的《上海图书馆馆藏旧版日文文献总目》,则有其鲜明的特色。它对日本和中国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查阅和研究价值,并能起到拓展研究课题的导引作用。《上海图书馆馆藏旧版日文文献总目》(以下简称《总目》)共收录了日本战败投降前的旧版日文文献41766种、8万余册。这些图书文献是经历了上海  相似文献   

9.
清乾隆修《四库全书》,从全国征集图书一万数千种,除去全毁书、戏曲、通俗小说、释道经典等不在收录范围者外,仍有万种以上,其中收入《四库全书》者3461种(依中华书局影印浙本《四库全书总目》所附统计数据),收入《四库全书附存目录》者6793种,合计10254种。所谓“附存目录”,即仅仅保存目录,不收其书。就是说,列入《附存目录》(简称《四库存目》或《存目》)的6793种书,虽然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有提要,但《四库全书》中没有这批书。当时把这两部分书分别称为“著录书”、“存目书”。  相似文献   

10.
柯愈春先生所著《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以下简称为《提要》),是从事清代文史研究及目录版本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书之一。然而柯先生在编辑此书时,对一些著者的简介却存有考证失误之处。本文意在对《提要》中的一些舛误进行补正。  相似文献   

11.
庄一拂先生编著的《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以下简称《庄目》),因资料搜罗较为完备,常为治曲者称道。然以个人之力寓目曲海,终不免罅隙存焉。笔者在编撰《古代戏曲总目》、《古代戏曲总目提要》、《明代传奇要录》等著作时,曾剔出《庄目》“本事漏考”、“误标作者”、“一目多出”、“本事误注”、  相似文献   

12.
天津图书馆珍藏一部清乾隆时纪晓岚(昀)删定《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残存稿本。笔者在校理这部《总目》时,发现晓岚在删定各书提要时,对其中的撰者姓名、字号、籍贯、官职及事迹等爵里内容,进行了删改。  相似文献   

13.
余读《四库提要》,探究《存目》诸书版本,先后寓目《存目》之书不下五千种,以校《提要》,偶见9牾,尝撰《举正》数条,刊载《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2期,此则赓续之也。1·《玉山遗响》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张贞生撰。《提要》云:“玉山,在泰和仁善乡,初名义山,又改匡山,土人称子瑶山。”按:殿本《四库总目》作“王山”。余见中科院图书馆藏清康熙中讲学山房刻《张篑山三种》本亦作《王山遗响》。此则浙本《总目》。乍视之,“义山”、“玉山”似有语音关系,而“子瑶”与“玉”亦复语义相联。考《读史方舆纪要》卷八七《江西》五吉安府泰和…  相似文献   

14.
《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是清代乾隆年间在编纂大型丛书《四库全书》时,将采入和未采入《四库全书》的古籍,撰写提要,再将提要按经史子集分类编排而成的一部分类目录。《总目》共二百卷,所收书基本上包括了乾隆以前中国古代的重要著作。《总目》无论在目录的分类、编排,提要的撰写方法方面,还是它作为读书治学的门径,都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主要谈一下对《总  相似文献   

15.
《浙江采集遗书总录》与《四库全书总目》均为在纂修《四库全书》过程中产生的提要式目录.虽然在规模和学术水平上《浙江采集遗书总录》无法与《四库全书总目》相提并论,但是两部书目在纂修背景、著录对象、编撰体例、提要内容等方面均有诸多相似之处,《四库全书总目》对《浙江采集遗书总录》多有参考和借鉴.通过对两部书目的比较分析,可以认清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四库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从著录数量,排序,书名,解题等方面对《四库全书总目》与《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进行比较,《总目》,《简目》一祥一略,但其思想主旨却是一脉相承,《总目》与《简目》尽管有诸多不同,但最大的共同点是分类体系相同。  相似文献   

17.
《四库全书总目》在征引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过程中时有讹误。本文对《四库全书总目》征引过程中的十处错误加以订正。  相似文献   

18.
浙本《四库全书总目·存目》与胡虔刻《四库全书附存目录》著录书目相比,《四库全书总目》有而《四库全书附存目录》无者七种,《四库全书总目》无而《四库全书附存目录》有者三十四种。这差异性反映出《四库全书总目》成书过程某些原始的面貌,包括门类、次序的调整,收录书目的撤出与补人等方面。分析其原因,大致有:著录改为存目,存目改为著...  相似文献   

19.
2000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作会议”上,由上海图书馆申报的《中国家谱总目》获得正式立项,至今已四年。今天我谨代表上图编委会,向各位领导及同仁们汇报《中国家谱总目》在这四年中的进展情况(以下简称《总目》)。  相似文献   

20.
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颁布实施20周年。20年来,《档案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