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勋 《四川教育》2020,(3):58-58
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保障学生全面掌握作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努力提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一、尊重文本,仿写训练当前,初中作文教学最大的一个误区就是过分重视优秀范文的作用,而忽略了课本中丰富的作文素材。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深挖掘课本的作文教学资源。例如,教学《背影》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在学生深入体会作者与父亲之间深厚情感的基础上,以亲人之间深厚、浓烈的感情为主线.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教师指导作文难,学生写作文难,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学生没有积累足够的素材,作文成了"无米之炊",没有内容。作文素材的积累至关重要,作文素材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生活、教材、现代媒体、实践。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积  相似文献   

3.
<正>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运用在写作中就是说,要写出作文来就必须要有丰富的素材。素材从哪里来?教师在平常的作文指导中总是教学生要多从生活中、课外阅读中积累作文素材,而忽视了"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教材。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材为学生读、写、说等语文学习活动提供了很多范例,同时教材还是一个丰富的作文素材库。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积累教材中的素材,巧用、化用课本材料充实自己的作文构思,那样写作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环节,也是长期以来困扰广大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针对目前高中学生怕写作文或写的作文语言干巴,内容空洞,思维狭隘等现状,笔者强烈感受到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是写好作文的首要条件,作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注重作文素材的积累。结合教学实践,本文从生活、课本及课外阅读三个方面论述作文素材的积累。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下,"作文教学该向何处去"的问题摆在了每一位语文教师的面前。在吸取传统作文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倡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体验中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情感,让作文真正回归生活。文章试图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出发,力图扩大学生的生活范围,拓展学生的写作源泉,构建丰富的写作空间,让学生由"无东西可写"转变为"有内容可述",让写作的素材由"点滴的生活小事"转化为"内涵深厚的大事",由"课本的教学素材"转向"生活的真实体验",从写作源头上进行写作指导,丰富学生写作的生活素材,积淀学生的写作材料,并以此带动作文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课本是我们作文素材的宝库,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积累文本中的素材,并且学会多角度分析素材,化用、巧用课本素材,写出深意,写出深度,写出自己满意别人欣赏的佳作。  相似文献   

7.
蔡春龙 《中国教师》2013,(14):42-43,56
小学生的"自能作文"能力需要在习作实践中培养,这就要让习作课堂成为"学习的场所",即学生在课堂上开展探究性习作实践,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性习作教学,最终让学生学会运用习作方法构建习作体系,具备"自能作文"能力。一、引导学生与"素材"对话,发展"规划习作"能力在习作教学中,"素材"主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对学生而言,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中考的半壁江山。如何指导学生习作,不断提高写作水平,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利用文本素材,提高写作兴趣。”在平时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充分挖掘课本素材的应用潜力,体现“学”为“写”铺路,“写”为“学”服务,做到既不增加学习负担,又能从中撷取有用的素材运用到日常作文写作中,一材多解,一材多用,让课本素材再次增值,一举两得,实现教学与写作同步双赢。为此,教师应该讲究方法引导学生多读、多看、多想、多写、多观察、多积累。“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下几点是笔者参加南安市“文本素材”课题研究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林梅 《教师》2009,(11)
"作文难,怕作文"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教师和学生们,本文我结合平时的教学,从素材入手,辅捉素材、积累素材、用好素材;在指导上把"运思权"交给学生;从作文评价入手,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差距这三方面论述了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  相似文献   

10.
韦冬余  陆星 《现代教育科学》2014,(12):143-144,119
中学作文教学低效的主观原因,主要是教师作文教学水平不高、学生写作素材积累较少;解决中学作文教学低效的对策是提升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让学生积累更多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中,应该力求让作文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家园,成为记载自己人生的史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作文本应顺其自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作文教学要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学生做到作文"言之有物",谈真话、抒真情。教给学生作文方法,教师要善于研究、认真总结、勤于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一定会写出一篇篇感人肺腑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众人皆知.我们不妨把他的这套理论应用于平日的作文教学中,对作文教学资源也实行"拿来主义",教师和学生从各个方面"拿来"(收集)作文素材,并进行筛选,使之成为作文教学资源,服务于我们的学生,服务于我们的课堂.  相似文献   

13.
初中作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使得教学效率效果受到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指导不到位,沿用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写作思维受到束缚,使学生自身的创造性难以充分发挥。因此,解决这些问题,提升教师的作文指导水平成了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一、大量读写,积累写作素材部分初中学生畏惧作文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就是感到"无话可说"。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通过大量的读写积累写作素材。例如,在  相似文献   

14.
石荣良 《小学生》2013,(9):109-109
小学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作文教学的难点其实在于学生无素材写。无素材可写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把作文教学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生活是作文创作的源头活水。作文与生活是血肉相连的。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  相似文献   

15.
李燕 《考试周刊》2010,(22):55-56
作文教学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热点与难点。如何实施好高中作文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针对平时学生写作中的不足现状,从近年高考命题方向和考试大纲出发,结合新课程改革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本文作者提倡写作素材的回归:回归课本,回归试卷中的美文。作者结合教学具体案例,层层剖析,对课本和试卷中的作文素材进行挖掘和运用,为作文教学提供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探索模式.  相似文献   

16.
初中作文教学效率低下成为了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难题,开展"采风"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写作技巧以及积累写作素材,应当引起广大教师重视,并予以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成熟的今天,对学生写作教学的要求越来越注重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真情实感.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积累素材,从四方面来谈谈素材积累的途径:现实生活,作文素材的不竭源头;语文课本.作文素材的无尽宝藏;课外阅读,作文素材的缤纷花园;创设情景,作文素材俯首拾取.  相似文献   

18.
蒋利娟 《学子》2013,(3):54
一、让书本成为写作的源头1.就近取材,从课本中积累素材课本是小学生阅读的对象,往往也是学生容易忽视的对象。其实,课本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仅以语文课本为例,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所编选的课文内容美、语言美、意境更美。这些课文,或高声诵读,或掩卷细品,都让人齿颊留芳,回味无穷。教师怎样把这些可供学生参照的写作素材探寻、挖掘出来,为学生写作开启思路呢?我在教学中,就做了一个"一课一  相似文献   

19.
"无素材可用,无句子可写"是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的普遍反映,是什么时候开始,作文写作对学生而言成为"头疼"的事,这是语文教学者自身该反思的教学问题。语文作文写作技巧点睛之笔在何处?素材怎么积累?这些都是写作的重要学习点。主要探寻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积累写作素材的方式,旨在帮助学生升华自己的文采和心灵。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是中学阶段的基础学科,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也是令大部分教师头疼的问题。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提高作文教学水平需要我们长期进行探索。鉴于此,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来谈几点看法。一、积累素材,夯实基础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前提素材积累是作文的基础,是建好作文这座大厦的"砖瓦"。素材的来源一是生活,二是阅读。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平时多留意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