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适合于我国的股票期权制--基于EVA的虚拟股票期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股票期权激励式在西方国家的企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国企业的经营者激励严重不足的难题,中国引入经理股票期权制,但是,目前我国已实施的股票期权制度与国外的股票期权制度有着许多的差异,期权奖励还不能等同于国外严格意义上的股票期权.本文仅就股票权制在我国的适用情况作些讨论.  相似文献   

2.
黄园  陈昆玉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2):179-182
采用2006年至2010年的深沪60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专利授权量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量化指标,研究高管层股权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发现高管层股权激励与专利的授权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高管层拥有股权激励的比例越大,越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其中制造业公司的创新能力强于非制造业公司;不同股权激励的类型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对高管层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的公司技术创新能力优于实施高管层股票期权激励的公司。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股票期权激励式在西方国家的企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国企业的经营者激励严重不足的难题,中国引入经理股票期权制,但是,目前我国已实施的股票期权制度与国外的股票期权制度有着许多的差异,期权奖励还不能等同于国外严格意义上的股票期权。本文仅就股票权制在我国的适用情况作些讨论。  相似文献   

4.
中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有着不同于西方的市场条件和制度背景,对于其激励效果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存在两种不同的基本结论。鉴于中国上市公司2006年才开始实行真正意义上激励相容的股权激励机制,本文以2006~2011公司年报中公布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其2005~2012年的年报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以及多元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对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关系以及不同激励模式的激励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实施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的业绩提升具有一定效果,但影响不显著;股票期权的激励效果略好于限制性股票。  相似文献   

5.
唐蓓 《科学与管理》2000,20(3):56-57
<正> 期股,即期权股票。由代理问题引发的这一激励政策最早是在1980年由经济学家法穆(Fmam.E)提出来的。法穆在他著名的论文《代理问题和企业理论》中给代理问题做了如下的定义;当经营者拥有少于100%的公司所有权时,他对于由于自己的努力而产生的利润收益的剩余索取权也就低于100%。站在“经纪人效用最大化”的立场上,他就有可能偏离公司所有者的“公司利益最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公司经理层与股东之间存在着利益矛盾与冲突,但我国上市银行原有的工资加奖金的激励方式,无法起到对公司经理层的激励作用。在上市银行已全部完成股权置改期后,股权更加分散的情况下,更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损害股东利益,因此,通过分析五家上市银行的激励现状,建议引入股权激励,减少经营管理人员的机会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7.
许权耀 《科技广场》2007,(4):114-115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国外实践均证明,股权激励对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提高对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认识,是实行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前奏曲,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留住优秀经营管理人才有重要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股票期权制度是国外公司在"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情况下用于激励经营者及员工为公司长期发展而努力工作的一种薪酬制度.这种制度为很多公司特别是许多高科技公司的发展起到了应有的积极作用.我国企业界对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积极作用也给予了足够的关注.本文在充分肯定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积极作用的同时,将着重分析它的理论缺陷和目前在我国实施的有关法律障碍.  相似文献   

9.
股票期权激励与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票期权激励在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中是一种重要的方式,而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又和绩效评价密切相关。对股票期权激励的内容、作用,及其与绩效评价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运用EVA指标体系来评价绩效,更能增强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 据统计,目前全球前500位大工业企业中,有90%的企业实行了股票期权报酬制度。美国企业首席执行官的报酬中,平均有60%的收入来自股票期权。在英国,期权占管理人员薪酬的比例高达62%。近些年来,伴随着委托——代理理论、风险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的引入和拓展,股票期权制度又传到了我国。正当这一激励制度在全球方兴未艾之时,2001年底到2002年,美国安然、世通、施乐等大公司的“财务丑闻”曝光,股票期权制度的负面  相似文献   

11.
首先对股票期权激励的内涵及其对高科技企业发展的特殊意义进行论述,然后对国内外高科技公司实行股票期权激励的现状和前景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董事会监督效率,扎实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加大对中介机构的监管等完善我国高科技企业股票期权激励的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首先对股票期权激励的内涵及其对高科技企业发展的特殊意义进行论述,然后对国内外高科技公司实行股票期权激励的现状和前景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董事会监督效率,扎实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加大对中介机构的监管等完善我国高科技企业股票期权激励的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股票期权制度作为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一项长期激励机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很快在西方发达国家广泛盛行。但我们对一项法律制度的移植应该采取批判的态度。本文从股票期权制度的概念入手,具体分析了该制度在中国所处的环境,存在着诸多的障碍,并不能在短期内加以克服,因此在现阶段的中国推行股票期权制度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14.
黄湛冰  万迪昉 《预测》2005,24(6):32-36
本文从行为因素的角度对期权和限制性股票的长期激励效果进行比较,发现期权在三个方面表现不如限制性股票,一是对期权的成本被激励对象会比激励者考虑的更大;二是期权失去了股票分红所产生的长期激励效果;三是期权的行权价的存在使被激励对象和激励者之间的正互惠关系丧失。因此,在长期激励的工具选择上,限制性股票与期权相比具有行为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经理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制度,使经理人员能够享受股票带来的利益并承担相应的风险,从而可以不断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增强公司凝聚力,降低代理费,矫正经理人员的短视心理,由此使企业价值最大化成为股东和经理人员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16.
雷淑琴 《大众科技》2006,(2):176-177
股票期权与期股都是以股权以基础的激励机制,作为创新的激励机制,两者在减少代理成本、提高公司经营业绩等方面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两者又有本质的区别。文章对这两种激励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介绍公司治理和经营者股票期权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股票期权激励的理论基础及其运作机制,指出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本质上是一种剩余分享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经营者股票期权对公司治理的优化机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ESO的定义及其发展引出正文,着重阐述了股票期权在我国的实际推行中遇到的来自法律、政策、会计制度、市场及公司内部结构等方面的障碍。以此真诚希望政府和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能够趋利避害,为股权激励的发展拓宽道路,使之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巨大效应。  相似文献   

19.
论股票期权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薪酬激励的有效方式,在公司激励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股票期权的内涵出发,分析了我国实行股票期权的重要意义,并对目前我国实行股票期权制度的法律环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股票期权的缺陷分析及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票期权是西方国家企业中盛行的一种激励制度。但近年来美国上市公司中所爆发的一系列造假事件,使人们对其产生了一定的怀疑。通过对其激励原理及激励效应的分析,找出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改进思路,尤其对受益人收益模型进行了优化设计,这将有助于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完善及其在我国的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