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敖淑梅 《师道》2005,(10):40-40
每次考试后。老师们念叨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些内容我都讲过多少遍了,你们咋就没记住呢?”这时,学生或沉默或低语:“是觉得讲过了,就是没多大印象。”于是.我们常感叹说:现在的孩子,玩的时候比谁都聪明,学的时候比谁都愚笨:  相似文献   

2.
许黎剑 《河北教育》2002,(12):12-12
开学初,学校组织学生乘车去科技馆参观航模展,车子开时,我发现车上站着两个人——我和郑老师,而学生们一个个心安理得地坐着,有说有笑。我脑子一转,对旁边的学生说:“你们都坐着,可老师还站着。”几个学生似乎想到了什么,往里挤了挤,不好意思地说:“许老师,您坐这。”我微微一笑,说了“谢谢”就不客气地坐下了。车上唯一站着的还有郑老师,我又对周围的学生说:“你们看,郑老师还站着……”又有几个学生说:“郑老师,您坐。”郑老师笑笑说:“不用了,没几分钟,我站一站吧。”“不,郑老师,”我接上去说,“学生给你让座,…  相似文献   

3.
老师,您说     
又是一个教研日。我们原本安排的教研活动地点——会议室。正在安装窗帘。于是。园长建议我们改去幼儿阅读室。“好了。老师们,按照我们上次的安排,开始讨论张老师的科学区的案例。”……“今天怎么回事。教师们发言这么踊跃。水准这么高?”我心里暗暗纳闷。活动后。我和园长直嘀咕。园长说:“找老师问问吧。”李老师说:“今天心情很放松,没压力。”王老师说:“坐地垫上,多舒服呀。放松呗!”  相似文献   

4.
“老师!老师!让我看看您的照片!”一时间班里的学生都睁大好奇的眼睛,怀着异样的心情,争先恐后地传看我的照片。“咦,老师,我咋没看见您照相的景点?”“哇,老师,您还真有点儿酷!”“老师,您咋没跟我一起照呢?”……这是发生在我给初一学生上课前的一件事。上周六学校组织学生去世界公园游玩,有位学生给我拍了一张照片。今天他送给我照片时,不留神被班里其他同学看见了。于是就有了上面的那一幕。我有点惊讶:作为任课教师,平日里与学生们打交道并不少,况且这次游园我还带队同去,为什么对我的一张照片,他们这么好奇呢?冥…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祝福》的过程中,当论及小说的悲剧主人公祥林嫂的姓氏时,有许多同学认为祥林嫂姓“卫”,理由是小说里曾写道:“大家都叫她祥林嫂,没问她姓什么,但中人是卫家山人,既说是邻居,那大概也就姓卫了。”因此许多同学认为祥林嫂该姓“卫”。  相似文献   

6.
顾连梅 《家长》2012,(6):50-51
在严格要求与真心爱护之间,家长既要有正确理论做指导,也要把握好“度”。 嘉妮小升初的语文考试成绩很好,进校后,我让她当语文课代表。可她当课代表后,学生们的作业总不能及时上交。我多次提醒,嘉妮却叫苦不迭:“老师,同学们都不肯交,我也没办法啊。”一天,班会课上,我要求学生们按时交作业。可学生们说:“老师,嘉妮自己都没完成作业,她也不收作业。”听到这里,我想找嘉妮问清楚,却发现她没来上课。我这才想起,昨天晚上,嘉妮的爷爷打来电话替她请了病假。嘉妮是怎么了呢?我因此更加关注嘉妮。  相似文献   

7.
起床的时间到了,小朋友们陆续叠好被子离开寝室,只剩萌萌和另外一名小朋友了。这时,园长来检查工作,走进寝室问萌萌:“你怎么还没叠完被呢?”“老师没教,我不会叠呀!”“老师也没教别的小朋友,他们怎么都会,就你不会呢?”他不言语。园长说:“我找你们老师去。...  相似文献   

8.
蒋光宇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2,(36):I0002-I0002
学魏书生的故事之六十六:“懒”老师教出了勤学生 有一次,魏书生老师到台湾地区去讲观摩课,事先没来得及作任何准备。走进教室,他对学生们说:“大家知道我是从哪里来的吗?” 学生们说:“不知道。”  相似文献   

9.
钟燕萍 《中国德育》2012,(16):64-65
凡在我班任教过的老师都会认为,这是“刺头”爆多的一个班级。初一刚进来时,“刺头”宝宝们尚年幼,陌生的环境,新奇的事物,通常老师板起脸来,训斥一顿,还能被唬住一阵儿。但现在初二了,宝宝们个头儿长了,胆子也大了,就没那么好糊弄了。因此,经常有科任老师来向我抱怨、告状,而且戏言:“刺头”宝宝们只有在我的课上才会装成乖乖小绵羊...  相似文献   

10.
那是周四的下午,学生们都在谈论今天期中考试的情况,很多孩子脸上洋溢着笑容,我从他们得意的神情中已经猜出孩子们的考试成绩一定不错。突然,有位同学喊道:“老师,我从图书室借的书不见了。”我问:“什么时候发现的?”“五分钟之前还在我的桌上,我刚离开座位一会儿,回来就发现书不见了。”我问大家:“同学们,谁看见这位同学的书了?”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没看见。”从教16年,凭着老师的直觉,我心里非常清楚:书就在我班某个同学那里。可怎样才能让拿书的同学主动把书交出来呢?要是过去,我早就采用翻书包或检举揭发的…  相似文献   

11.
一天,我刚迈进校园,我班几个小组长便围住了我,一张张涨红的小脸像看到救星般,只听他们七嘴八舌地说:“老师,小冬没写完作业,他是挑着写的。”“老师,我们组只有我和小红写完作业了。”“老师,我们组有三个同学都说作业忘记带了。”……听着小组长们唱歌般地重复着昨天的汇报,我头都大了,心中微微一颤:难道这个班真像老师们所说的是个纪律老大难、问题堆成山的差班?难道这群无知的孩子还要这样无知下去吗?  相似文献   

12.
以前的老学生来信第一句就是问:“老师今天你U了没有?”这是我们的秘密。您想知道其中含义吗?请往下看。每准备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我的心情都激动不已,备这节课我特别精心,因为我要求自己必须留给新学生们最好的第一印象,第一时间牢牢抓住学生们的心,这节课就是关键。事实证明任务又一次圆满完成,课后学生们的总结中,我确认了这一点,他们喜欢我和我的课堂,喜欢并有信心进入物理学习。您要问:法宝是什么?答曰:“U”——“幽默”。现在您知道了。我很想淡淡自己“U”感受。  相似文献   

13.
我每天下班回家,都要骑车经过一个小小的汽车站。那天,学生们进行期末考试,走得都比较晚,所以站牌旁挤满了等车的学生。远远的我就看到自己教的学生,“是先给他们打个招呼,还是等着他们先喊我?”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教师的“矜持”战胜了亲近孩子的渴望。我佯装没看见他们径直朝前骑。在我经过他们身边时,一个很小的声音怯怯地叫了声:“高老师。”这细小的喊声彻底粉碎了我的心理防线,我马上转过头,朝着声音的来源寻去。看到我转过头,孩子们跳起来向我挥手竞相喊:“高老师。高老师。”我被孩子们的热情打动了,不由得停下了车子…  相似文献   

14.
阿凡老师什么都好.就是表情不好。整天绷着一张苦瓜脸.好象别人借他金条还他稻草似的。于是,他得了一个绰号“老板”(即老是板着脸)。同事们都苦口婆心劝他改善面部环境,换张“甜瓜”脸,多点春天的气息。可阿凡却说:“算了吧,江山易改,表情难移。我天生就是苦瓜脸、豆腐心。”唉,真拿他没办法。  相似文献   

15.
毛红宇 《师道》2005,(4):33-33
作为一位语老师,“语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学语得多读、多背、多写”,这样的箴言听得不少。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书上要求背诵的,我要求学生背诵;书上没作要求的,只我认为有必要,依然要求学生背诵。有老师知晓后,惊呼:学生不唱反调呀?我笑眯眯地说:  相似文献   

16.
阿鸭     
扔针吧老师说道:现在,我的孩子们,我要你们保持绝对安静,静得连一根针落到地上都听得见。过了一会儿,孩子们全静下来,一个小男孩尖声叫道:老师,扔针吧。帮忙小儿子询问母亲:“妈咪,我可以有一个弟弟吗?”母亲解释说:“现在还不行,你知道的啊,爸爸一直都很忙!”小儿子说:“难道爸爸不可以多找几个人手帮忙吗?”没来得及小明上学进教室,同学们发现他脸上肿了一大块,就问他是怎么弄的。小明说:“昨天我和爸爸去公园划船,有只蜜蜂落在我脸上了。”同学又问:“那你把它赶走不就行了。”小明说:“我还没来得及赶走它,我爸…  相似文献   

17.
“老师,我知道。”没等施老师问完,坐在我身旁的郑小将就一个箭步冲上讲台,拿起话筒发言:“把圆剪成一个长方形,然后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宽就等于半径。所以圆的面积就是π乘半径的平方。”“是这样吗?”“有没搞错啊?”郑小将刚说完,同学们都议论开了。  相似文献   

18.
有雨的日子     
地理老师确实厉害,那天,他说:“暖气团过后,冷气团上来,明天一定下雨。”那雨就一直持续到现在。(一)“啊,我没衣服穿了!”“什么啊,我连袜子都没有了!”“怎么还在下雨,衣服都干不了。”室友们一边翻箱倒柜,一边嘟哝着。洗手间里挂满了衣服,花花绿绿的。“哇塞!可以开服装店了!”快乐的丝丝总是那么想得开。“有时,下雨才能让我们懂得阳光的珍贵。”辛夷故作诗人状,招来室友们的一致围攻,七八个拳头飞过来,幸好辛夷躲得快。可我很同意辛夷的话。总是在久雨初晴时,才听得到有人很惊奇地说:“今天的太阳真美。”或感叹…  相似文献   

19.
谭志永老师撰指出:四婶是一个和祥林嫂“同样值得同情的人”(见《语教学之友》2004.1)。他是这样论证的:既然祥林嫂深受夫权思想影响毒害,那么同样境况下的四婶就该“惟四叔是从”,四婶制止祥林嫂沾手祭器,但她只是被动的“禁令的执行”(鲁四老爷才是禁令的制定),因此,四婶虽对祥林嫂的死负有一些责任,但绝非主观愿望所致。  相似文献   

20.
开学了,按照以往的惯例,新三年级要重新编班。那天早晨,学生们早早到了教室,都在座位上交头接耳小声地议论着。当我走进教室,刚想对学生们说点什么时,坐在教室最后面的周诚突然走到我面前,局促地、有点不好意思地小声对我说:“徐老师,我还能分到你班吗?”我有点吃惊,以前,他可是班里最调皮的一个男生,脾气特倔,没少挨我的批评。“怎么,还愿意我教你吗?”“嗯。”声音重重的。“我老批评你,你不嫌烦?”我不由得笑起来,摸了摸他的小脑瓜。“不!不!”他的脸红起来,有点急了,“老师,您批评我,其实我很乐意听,就是忘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