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对象,是灵活的生命个体。现代教育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要关怀学生的生命个体,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但由于高考分数的硬性要求,在高中教育阶段,现行的教育往往过多的关注分数,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生命、精神、个性、理想等方面的关怀和发展,从而导致学生对生命的漠视,对生命价值的迷惑。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生命教育"的价值内涵的论述和对当今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生命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对高中语文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提出相关的建议,从而引导学生珍爱生命,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促进学生个体生命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阐述学校生命教育的内容,即开展生命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教育学生爱惜生命,引导学生欣赏生命,期望学生尊重生命,鼓励学生挑战生命,通过对生命本质、生命意义的理解和认识,教育学生敬畏生命、保护生命,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3.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阶段。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充满着生命气息,为生命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目前,由于部分语文教师对生命教育重视不足、对生命教育资源挖掘不充分、生命教育融入方式不当等原因,直接制约了生命教育效果。语文教师要从更新生命教育理念、深入挖掘生命教育素材、讲究生命教育方法等方面做起,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感受生命的伟大和神奇,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4.
生命教育是关于生命的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生命教育,让学生懂得理解生命,尊重生命存在的价值,树立学生的生命意识。当前,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生命教育是缺失的,生命教育的缺失,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生命的认同感,让学生对死亡缺乏了解和思考。本文立足于当前小学语文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相似文献   

5.
<正>一、认识生命的重要性,教育学生热爱生命二、寓生命教育于学科教学中,教育学生热爱生命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就要求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通过这个渠道向学生灌输生命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不断增强生命教育的作用和功效。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科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教育以学生认知、敬畏和关爱生命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为教育目标。生物学科在实施生命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生物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适当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延伸,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对自己、他人生命的热爱。  相似文献   

7.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时下,学生轻视生命,动辄自杀和杀人的事件不时见诸于报端,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对生命教育的关注。这不仅是教育制度的问题,更重要的原因是当今学生责任感的淡薄和对生命价值理性思考的缺失。开展生命教育,让学生对生命的孕育、生命的发展有所认识,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有所感悟,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8.
王锋 《教学月刊》2009,(2):26-28
美国学者杰·唐纳·怀特士(J.Donald Willage)于1906年首次提出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的思想。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生理、心理、自然性、社会性全面均衡的发展。狭义上:生命教育就是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生命孕育、生命发展的教育,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树立积极的人生观。脚广义上:教育离不开生命,一切与学生生命有关的教育都称之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在生命中教育、为了生命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生命是教育的基础,6-12岁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在这时期可以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使学生了解生命的重要性。如今“生命教育”这个词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使教师不得不意识都生命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小学语文课堂教育,使学生正确地认知生命,关注生命,引导学生欣赏生命,尊重生命,提高学生爱护生命的意识,感受生命的价值,帮助学生成为具有幸福感的人。  相似文献   

10.
生命教育正逐渐成为高校教育的价值取向。生命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从生命教育入手,改变传统的理念和方式。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其目的就是指导学生提高生命质量,焕发生命光彩,提升生命价值,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生命及其存在意义,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生命教育是为了促使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的教育。语文教学要从文本着手,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提升对生命的感知和体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实现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2.
钱军 《文教资料》2010,(17):48-49
语文教育充满着生命的因素,极富弹性和张力,理应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本文从分析教育现状入手,对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认为语文教育应结合自身的特点,从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入手,让学生尊重、敬畏生命,同时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真正地享受生命、体验生命。  相似文献   

13.
生命教育刻不容缓,体育学科有着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优势。体育学科渗透生命教育的途径有:利用现代教育资源,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生存技能教育,提高学生应对紧急危险能力;结合各种活动,对学生生命价值教育,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起点在于对学生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思考与解读。绿色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是一个生命体,学生生命兼具生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三重属性。学生生命的三重属性共同决定了教育对人生命关怀的三个维度,即:基于学生生命的个体性、当下性与超越性,教育既要尊重学生的自然生命,又要关照学生的社会生命,更要提升学生的精神生命。三个维度的融合共生是理想教育的本真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生命教育是一种追求教育本真的全新教育。在学校课程改革实践中融入生命教育理念,为新课程改革注入了生命活力,从而使得学校的课程更加关注对学生的人文性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的个性,完善学生的人格,让生命因接受教育而精彩,让教育因尊重生命而深刻!  相似文献   

16.
叶继生 《考试周刊》2009,(20):173-174
思想品德教育充满着生命的因素,极富弹性和张力,理应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本文从分析教育现状入手,对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进行初步的探索,指出思想品德教育应结合自身特点,让学生从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开始,尊重、敬畏生命,同时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真正感受生命、体验生命。  相似文献   

17.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首先定位于生命视阈才能返璞归真,只有实现对生命的关注、尊重与完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生命教育是关于学生终极关怀的重要教育理念,是对生命全面关照的多层次人本教育。生命教育坚持以生命为核心,通过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教育,力求使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超越生命,因此是一种提高生命质量、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生命教育定位的原因1.把生命教育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贯彻以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现象呈现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呼吁加强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在基础教育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生物作为一门研究生命的学科,向学生揭示生命的奥秘,每节课的内容都离不开生命,因此,利用生物课堂对学生渗透生命教育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方法。笔者在此结合实践,谈谈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一、让学生体会生命的艰辛  相似文献   

19.
加强高职学生的生命教育刻不容缓,高职体育学科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和策略有:在健康课中进行生命认知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在课堂中进行生存技能教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应对紧急危险能力:结合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命情感教育和生命价值教育,培养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相似文献   

20.
对生命的关注是学生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加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感悟生命的意义,通过建立科学的生命观,开设生命教育课程,让学生在生命情境中体验生命的宝贵和力量,并在人生实践中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