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九华山佛教音乐属于汉传佛教音乐,是寺院和信众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所用的音乐。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在传统文化、地方民俗和传统戏曲、传统音乐的影响下,九华山佛教音乐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地域风格和艺术魅力的特征。其法事庄严神秘,其曲调宁静致远、灵空典雅。  相似文献   

2.
九华山佛教文化底蕴深厚,历经千年传承,已然成为一种特定的九华山文化现象,它的形成和发展也同时影响着九华山佛教音乐的传承。九华山佛教音乐作为汉传佛教音乐的一种,被应用于各种宗教仪式中,随着时间的积淀,其对民俗文化和传统音乐开始渗透影响,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征。文章就九华山佛教文化形成的背景与各种音乐形式展开调查分析,试图在佛教文化的视域下探究其音乐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3.
在长期的佛教设计文化影响下,泉州木偶形成了特有的造型风格、设计风格。在装饰纹样和图案方面,泉州木偶的设计也采用了佛教设计常有的一些吉祥纹样和图案,如莲花、狮子;在人物造型方面,泉州木偶继承了唐宋以来佛教人像造型的艺术技法,保留了雍容温妍、风仪典雅、神韵含蓄、清新俊雅而又谨严的艺术特征;在艺术表现力和文化意识方面,泉州木偶造型的设计也像佛教雕塑设计一样,趋于世俗化和民间化,存在很强的内在表现力,又受几乎一切传统观念、民间信仰的贯穿,始终能传递着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  相似文献   

4.
从九华山独特的气候条件、建筑特色、特殊装具、制成材料、保护措施等方面分析探讨九华山大量珍贵佛教档案历经千百年仍保存完好的原因,提出今后保护九华山佛教档案的思路,对保护九华佛教档案有重要的现实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安徽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地藏菩萨道场.山上众多寺庙各依山势,以佛教殿堂与皖南民居相结合而独树一帜,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环境艺术.以九华山寺庙建筑与环境艺术为中心,从选址、设计、美学等角度出发,对环境与建筑的关系作深层分析,借鉴与汲取其设计精华.  相似文献   

6.
安徽九华山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原名九子山,诗仙李白赞其九峰秀如莲花,有"灵山开九华"之吟,故得名九华山。主峰天台峰海拔1300多米。号称地藏菩萨道场的九华山与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合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有"莲花佛国"的美誉。  相似文献   

7.
儒、释、道三教构成了九华山独有的宗教文化现象。道教从汉代传入九华山,兴盛于唐,延续至20世纪。佛教自东晋传入九华山,兴于唐而盛于明清,最终使九华山跻身佛教四大名山,蜚声中外。儒教自明代传入并兴盛于九华山,至清代衰落。儒释道三教在九华山相融相合,最终以佛教占绝对优势。九华山宗教文化表现出融合性和世俗性的特征,形成了和谐精神与大愿精神。  相似文献   

8.
九华山虽以佛教著称于世,但道教先于佛教兴于九华山,而且它还有一个与佛教既融合又斗争的自身发展历程,后在佛道斗争中九华山道教逐渐衰微。  相似文献   

9.
敦煌壁画与凯尔特手抄本分别代表东、西方宗教艺术文化,在东、西方文化的视觉元素方面运用了相似的手法。佛教艺术与基督教艺术在叙事和装饰表达方面既有共通点,也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0.
九华山多年旅游发展,已经造成了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资源一定程度破坏。九华山佛教传统具有大爱奉献的和谐精神。依据佛教和谐思想,开发诸如“信使导游佛山行”、“灵山大佛快乐游”、“森林生态旅游”等人文与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是开发九华山生态旅游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1.
闽王祠灰塑与彩绘艺术是福州传统祠堂装饰的典型案例。它饰域完整、工艺丰富,展示了传统建筑装饰工艺的审美特色;题材鲜明、表意通俗,体现了闽东祠堂装饰文化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典型特征;造型秀逸、格调清丽,充溢着“海滨邹鲁”的福州人文底蕴和闽东独特的海洋文化气息。闽王祠灰塑与彩绘艺术的造型语言和审美样式丰富了福州祠堂文化的审美内容,同时也为闽东灰塑彩绘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文化审美支撑。  相似文献   

12.
指出莆田人吴彬是晚明变异画风的画家之一,阐述其山水画学习宋画,但却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其细腻的笔触刻画山川、巨石,表现了佛门的清静;其人物使用山水画的笔法,夸张变形,表现了对佛教的深刻理解。这种变异画风的形成,与晚明的社会背景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闽南佛教建筑装饰艺术明显地带有地域文化的特点,即世俗气息重,喜乐色彩强,而淡化了宗教本来应该体现的神圣意味和佛教所崇尚的清静感.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是地域文化发展的局限性;二是儒、道、释三家的合流,让闽南佛教寺庙的祭拜物和装饰物件丰富和热闹起来;三是闽南乡民重视现世、讲究实际、淳朴直率的性格所致;四是自然环境激发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古章安海洋文化,佛道哲理,山水文学,淳朴民情等,开启了东南沿海的古代文明,成为我国最早崛起的古港之一。鲜明的区域特色文化,在我国东南沿海文化史上有重要地位和突出影响,对台州文化复兴和经济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5.
墙体手绘艺术主要是根据居住者喜欢的事物来表达他们的内心情感,是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需求置于首位,对墙体进行人性化装饰,进而使人们感受到墙体手绘所带来的舒适。墙体手绘除了时尚环保外,更多的是人们内心情感的倾诉和内心想法的表达。这种艺术可以与室内空间装饰风格和家具摆放相结合,营造出一个统一的空间氛围。从可持续发展的层面来看,现代室内装饰设计将更加注重保护环境,使用"绿色装饰材料",节省室内空间,重在营造一个舒适的室内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6.
晋江龙山寺是上百座台湾龙山寺的祖庙,其建筑屋顶形制严格,造型巧夺天工,题材丰富,装饰色彩艳丽,具有宗教、政治与民风民俗等多元文化内涵,体现了建筑因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人文民俗所形成的装饰艺术。龙山寺屋顶装饰因屋脊位置与功能的需要所体现的装饰特征,其题材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使其成为闽南佛教传统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佛教趋于世俗化的表现,折射出闽南寺庙屋顶宏伟大气、韵味别致的审美文化特征,对当代社会民间工艺的传承与保护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有没有想过,坐在工厂里面喝咖啡是什么感觉?是不是工厂的硬朗,会把手中原本柔软的味道同化掉?还是缭绕的咖啡香,会给原本酷酷的工厂增添些许的温柔?再或者。咖啡跟工厂温柔与硬朗,就这样各自存在.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18.
浙西(衢州)明清古民居的建筑装饰风格融浙、闽、赣、皖于一体,具有鲜明的江南地方特色。自然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手工技艺、人文背景及人口迁徙是浙西古民居装饰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对其进行分析、归纳,有助于现代艺术设计的借鉴与利用。  相似文献   

19.
《楞严经》是中国佛教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部佛典 ,但对其真伪一直聚讼纷纭。认为其为伪作最力者有日本佛学研究者望月信亨与中国的吕澄 ,从目录版本到作者译者的生平身世 ,以及佛教义理 ,行文风格等 ,指出其种种可疑之处。本文从语言文化的角度 ,提供进一步的证据。  相似文献   

20.
元代广东佛教的传播与发展形成一定的特点。藏传佛教在这一时期传入粤地。佛教在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出现佛儒相争的现象,但佛教的势力比儒教要大得多,甚至欺压儒教。南华寺受到蒙古统治者的扶持和保护,也体现出元朝政府对禅宗顿教的态度。寺庙、佛塔、佛像等的修缮、重建、新建,也是元代佛教传播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流行用石材建造寺院和佛塔比较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