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冗余资源在企业战略变化过程中既可能呈现积极动因角色,也可能呈现消极效应角色;而战略变化路径是两种角色交替出现的主要动力.基于业务战略竞争维度的变化方式,提出通过两阶段假设来分析、验证战略变化路径形式同冗余资源角色表现之间的关系,即"竞争维度数量变化同冗余资源角色表现之间关系"的基本假设和"具体路径形式同冗余资源角色表现之间关系"的细分假设.数据分析表明,如果企业战略变化单纯表现为竞争维度收缩,则冗余资源突出表现为效应角色;如果企业战略变化表现为在原竞争维度基础上的竞争基点扩张,则冗余资源突出表现为动因角色;如果企业战略变化表现为竞争基点总体收缩,同时伴随新竞争维度引进,则冗余资源同时表现为两种角色,但效应角色更突出.  相似文献   

2.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进入数字经济时代的必经之路,对企业在复杂环境中培育组织韧性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13—2021年沪深A股上市高技术企业年报,使用文本分析法测度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指数,并在此基础上从长期视角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韧性的影响、路径机制及作用条件。结果表明,在长期内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韧性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具体表现为降低了企业的股票波动,提高了企业的绩效增长;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改进企业的资源配置作用于企业韧性;行业竞争度和供应链集中度影响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韧性二者之间的关系,行业竞争越激烈,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韧性的促进作用越强,供应链越集中,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韧性的促进作用越弱。研究结论深化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韧性之间关系的理解,为引导企业实现数字化战略赋能组织韧性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产业集中度度量指标应用于区域性产业时,会导致对区域性产业市场结构的误判。从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及企业经营模式两个层面界定和揭示区域性产业特征,并构建企业间竞争影响力模型,以判别区域性产业与全国性产业;继而构建了区域性产业集中度度量方法,从而有效度量区域性产业的实际竞争状态,完善了产业集中度度量指标体系及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产业集中度度量指标应用于区域性产业时,会导致对区域性产业市场结构的误判.从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及企业经营模式两个层面界定和揭示区域性产业特征,并构建企业间竞争影响力模型,以判别区域性产业与全国性产业;继而构建了区域性产业集中度度量方法,从而有效度量区域性产业的实际竞争状态,完善了产业集中度度量指标体系及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企业战略转型能力的自组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识别力维度、资源整合力维度、管理控制力维度和持续创新力维度构成企业战略转型能力的四力维度结构。企业战略转型能力具有自组织特征,企业战略转型能力现状、四力维度结构和外部环境的随机涨落因素,从总体上决定了企业战略转型能力跃迁的方向、速度和水平。企业战略转型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序参量,其演化表现为势函数和非平衡相变。中国企业必须重视战略转型能力的培育,以便能成功实施战略转型和实现企业可持续成长。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技术发展战略视角出发,探讨了战略维度各相关因素对企业技术融合创新模式选择行为的影响。根据战略理论和融合创新理论,分析了战略环境、战略资源与能力、战略目标、战略阶段四个维度因素对企业技术融合创新模式选择行为的影响机理,并提出相关假设。然后,通过实证检验证明除了战略环境中行业竞争策略和战略目标中追随目标两个因素外,其余因素与融合模式选择的假设均得到验证,表明技术发展战略深刻影响企业融合创新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基于以往研究,提出并购式内创业维度的假设,认为内创业包含业务风险、产品及技术创新、组织更新和战略先动四维度,然后,根据问卷法获取的数据,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假设;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方差分析技术分析基于内创业企业背景的并购式内创业维度特征。  相似文献   

8.
战略知识产权管理内涵及实施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知识产权管理(SIPM)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知识产权部署和管理活动,实质是企业通过"战略地"进行知识产权管理,实现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总体战略的融合与耦合,最优发挥知识产权应有价值,进而增强企业总体竞争优势的管理模式与实践。其内涵可以用理念及理论视角(Perspective)、管理模式(Pattern)、管理实践(Practice)等"3P"来高度概括。SIPM的实施体系构建可以从时间维度、逻辑维度及构成维度来探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SIPM的具体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前关于资源配置以及企业转型升级的研究缺乏多个维度的分析,同时大多忽略对其中的具体作用机制考察,为此,尝试将企业资源禀赋视为整体并结合创新视角,系统地研究资源配置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2017—2019年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多维视角将企业资源分为财务资源、关系资源、管理资源和创新资源,从宽度和深度两个维度刻画企业资源配置,并将创新质量作为中介变量,构建模型检验资源配置对企业转型升级的传导路径及中介效应。结果表明:资源配置宽度和深度都有利于企业转型升级,并且均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质量实现转型升级,而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资源配置的深度和宽度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助推作用更显著,同时资源配置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东部地区企业的资源配置深度影响效果更强、资源配置宽度影响效果较弱。由此可知,科学合理配置资源形成独特竞争优势、改善创新质量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政府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需要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实施差异化的政策指引和干预;此外,经济基础优越等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面对未来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现实竞争的残酷性,企业必须要有正确的竞争战略,然而,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却充满了风险,如果这种风险被恶化成了危机,企业或许就会有"灭顶之灾".为了使企业能在相对低风险中成功地实现自己的竞争战略,本文提出了三种对策来规避这种风险.  相似文献   

11.
大都市圈空间结构研究评述:区域经济发展与知识创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都市圈是区域经济在合作与竞争过程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地域空间组织形式,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不客忽视的推动作用,因而成为经济实践与研究的焦点.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区域成为国家战略部署的重要地域单元背景下,选择从区域经济发展和知识流动的角度,对大都市圈空间结构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并做出相应的评价,旨在对社会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竞争环境下,企业采取与非营利组织联盟这种战略性企业慈善行为来实现其社会责任,既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企业加强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这种不同社会部门之间的跨部门联盟不同于企业联盟,具有不同的联盟选择标准和选择方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科学的战略决策和选择过程,才能做出对企业合适的战略选择.最后,提出了企业与非营利组织联盟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龙勇  李薇 《科研管理》2008,29(4):76-81
合作R&D是竞争对手间组建战略联盟的重要动机之一,因此对研发活动的效率进行测量与评价是分析此类联盟的重要内容,而评价方法的设计与选择也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尝试将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引入到竞争性战略联盟的效率评价领域,应用多时段生产效率变化指数模型,分析了医药产业中竞争性联盟对R&D效率的影响,并评价了当前竞争性联盟中研发活动的效率水平。研究表明,与竞争对手合作开展R&D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组织的总体研发效率,促进产业技术水平升级。本文研究结果对企业如何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秦铁辉  晏创业  王琳 《情报科学》2004,22(7):780-784,791
本文通过分析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这两种企业战略活动,发现了它们在关注内容、工作过程、实施方法及目标上的互动关系,充分利用这种互动关系有利于提高企业智能的运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企业竞争战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企业战略环境的动态性和复杂性使得传统战略管理理论在解释现有企业竞争战略上存在一定缺陷。运用生态位理论对企业进行仿生化研究,构建了企业生态因子维度体系,提出了企业生态位的多维重叠模型,运用企业生态位理论解释传统战略管理理论的缺陷,进而针对企业生态位重叠提出了企业的错位经营、价值创新和资源扩充三种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16.
竞争情报与企业战略风险管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探讨了将竞争情报活动融入到企业战略风险管理的可行性,并以情景分析和战争游戏两种方法在战略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为例,论述了竞争情报在战略风险的识别、监视和预警中的作用,最后介绍了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基于情景分析法的风险管理案例。  相似文献   

17.
现今企业间竞争日益呈现出动态性的特征,市场需求变化和竞争互动不断改变着竞争优势的内容,以谋取新的优势为目的的战略创新自然就成为引人瞩目的课题.价值创新理论向我们诠释一种破坏性战略创新逻辑,将战略创新研究推向高潮,但这种理论还有一些不完备之处,很可能误导企业的战略决策.通过对比超越竞争和超强竞争两种战略逻辑来多角度地审视战略创新,探讨战略创新的潜在障碍和风险,分析战略创新的模仿障碍及其可克服性,在此基础上讨论战略创新所创造的竞争优势的时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刘佳  陆菊  刘宁 《资源科学》2015,37(12):2381-2393
“十二五”期间国家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发展滨海旅游业,明确“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的战略部署。本文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1999-2012年沿海11省市区旅游产业效率进行测度,揭示其时序变化与空间差异特征,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分析该时间段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而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其旅游产业效率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999-2012年,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综合效率整体上呈螺旋状上升态势,其中长三角地区呈现出领先优势,环渤海地区和泛珠三角地区不相上下,呈平稳变化态势;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上保持快速的增长,年均增长率为8.6%,其中技术进步是引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城市化水平对旅游产业效率的影响呈显著正效应,推动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以及提升城市化水平是提高沿海地区旅游产业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介绍企业战略联盟与企业反竞争情报的概况,分析企业战略联盟中存在的竞争情报风险,从关键信息评估和分析、反竞争情报策略组合配置以及效果评测与反馈入手构建企业战略联盟反竞争情报模型体系,从人力资源、合法结构、联盟流程3个方面构建企业战略联盟反竞争情报机制。最后提出企业战略联盟反竞争情报实施对策。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tatus quo of the enterprise strategic alliance and the enterprise defense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and analyzes the risk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in the enterprise strategic alliance.Proceed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ey information assessment and analysis,combination and collocation of defense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strategies,and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and feedback,the paper constructs the defense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model of the enterprise strategic alliance.The paper also constructs the defense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mechanism of the enterprise strategic alliance from the aspects of human resources,legal structure and alliance flow.Finally,the paper proposes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fense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of the enterprise strategic alliance.  相似文献   

20.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效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闫俊周  杨祎 《科研管理》2019,40(4):34-43
基于沪深A股296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BCC模型、超效率模型和回归模型对2013-2015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和投入产出改进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总效率、纯技术效率呈缓慢增长趋势,但整体水平较低,规模效率整体水平较高,但呈缓慢下降趋势;按产业分类来看,在供给侧创新总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产业呈上升趋势,生物、新能源汽车产业呈倒V型结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呈V型结构,各产业规模效率较高,但创新总效率差异较大;政府补贴、全时研发人员人数投入冗余率较高,当年专利授予数量、市场需求增长率产出不足率较高,政府补贴、研发投入强度、全时研发人员人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