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6 毫秒
1.
以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为基础,结合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内涵和特性,从自主创新的投入能力、实施能力和产出能力三个方面构建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苏州市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且运算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性。  相似文献   

2.
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参照国家统计局(2005)从技术创新能力角度提出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遵循评价指标选取原则,构建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初始指标体系;运用粗糙集属性约简遗传算法对初始指标进行约简,剔除冗余指标,获得约简后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为后续评价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从建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出发,建立建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为该指标体的各层次指标赋权,运用多重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建筑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最后,以湖南某建筑企业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关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存在不能明确反映自主创新的自主性、忽略自主创新的合作性以及缺少某些重要的自主创新影响因素等不足。鉴于此,从创新资源转化过程视角构建了一个由自主创新资源投入能力、自主创新成果产出能力、自主创新合作能力和自主创新环境等四类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陕西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做出综合评价,以2011年全国31个省区工业企业截面数据为样本,通过综合测度方法构建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根据各指标得分和综合得分排名,提出了陕西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特征—内涵—维度—指标的逻辑思路,在突出生物医药产业对集群环境的依赖性和政府政策导向的依赖性两大特征基础上,对其内涵深入挖掘,进而从宏观国家层、中观区域层及产业层和微观企业层这一全景视角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将产业创新能力划分为企业层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层网络创新能力、区域层集群创新能力和国家层政策创新能力4个维度,通过每个维度的内在表现和外在表现选取指标,构建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自主创新是一个系统、持续和动态的过程,本文基于自主创新过程观的思想建立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自主创新实现过程的各个阶段作用的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建立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并对各项指标的含义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8.
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分析自主技术创新内涵及自主创新能力构成的基础上,构建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为分析和评估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一个框架。  相似文献   

9.
基于特征—内涵—维度—指标的逻辑思路,在突出生物医药产业对集群环境的依赖性和政府政策导向的依赖性两大特征基础上,对其内涵深入挖掘,进而从宏观国家层、中观区域层及产业层和微观企业层这一全景视角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将产业创新能力划分为企业层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层网络创新能力、区域层集群创新能力和国家层政策创新能力4个维度,通过每个维度的内在表现和外在表现选取指标,构建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突出特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无论是对企业生存与发展,还是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创新的内涵、自主创新的特征以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进行了深入分析,以加强各方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认识和促进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姜铸  张永超 《科技管理研究》2015,35(1):60-64,69
根据服务化战略对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从创新投入能力、创新支撑能力、创新转化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4个维度构建服务化战略下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并选择使用差异性服务化战略的两家制造企业进行评价,发现不同服务化战略对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提出提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构建适用于各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跨年度比较的评价体系,结合企业创新特点和区域创新管理需求,从创新实力、培育潜力、区域贡献等维度构建区域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评价量化基础指数体系,评价指标由40个减少至27个,客观赋权形成指标权重,通过一级指数和3个二级指数从多维度量化评价区域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情况,并可延伸兼容多个年度时间序列周期;进一步利用2008—2019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相关指标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与熵值法进行量化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以来,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指数持续快速提升,创新实力指数和区域贡献指数增长快,但是培育潜力指数下降,为此提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未来发展重点方向应由数量规模增长转变为规模效率提升,以及调整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导向、增加高新技术企业金融供给、加强高新技术企业产业组织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研究基于上海高企投入、产出、创新力以及政策环境四个维度,建立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2011-2016年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相关数据进行指标权重的测算,最终得出近六年来的竞争力评价结果。结论显示,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发展总体上呈现上升态势,产业投入及技术创新力均有所增强,但政策环境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明显,且产业产出能力持续下滑,基于此,提出两点提升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自主创新的概念内涵以及自主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内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自主创新推动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产业升级的3条路径,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产业演化及创业合成相关理论,从新兴产业创业合成的宏观、中观、微观方面的影响因素切入,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确立了由宏观经济、市场规模、行政制度、科技金融、产业集聚、技术创新、人力资本、资金资本、资源整合9个维度共23个指标构成的新兴产业创业合成能力评价体系。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建立新兴产业创业合成能力评价模型,确定各指标权重,其中产业集聚区规模、协同创新、知识产权、市场成长性等二级评价指标权重较高。依据各指标的重要性为政府提升新兴产业创业合成能力及新兴产业内企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陕西国家级高新区在创新发展中面临着明显的“陕西现象”陷阱,雄厚的科技资源投入与滞后的经济产出效益之间存在发展的悖论。从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组织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和环境支撑能力4个方面选取16个指标,构建陕西国家级高新区创新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经过熵权改进的Topsis模型对陕西省7个国家级高新区的创新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组织能力在陕西国家级高新区的创新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而陕西省国家级高新区在环境支撑能力的相对值上分布较为均衡,在创新发展中并不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分析——以四川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四川国有企业为例,构建以创新资源、创新活动、创新环境、创新产出能力四项指标为基础的自主创新评价体系。通过综合评价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四川、广东、山东等六省市及四川省内不同所属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详细分析。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找出创新的障碍因素,针对性地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跨行政区域创新策源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我国现阶段重要战略,包含创新策源的主体、条件、途径与内容多个要素.通过重新解读创新策源能力,从创新政策、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开放发展4个方面选择36个三级指标,构建跨行政区域创新策源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我国八大经济区指标数据,采用熵权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和TOPSIS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和关联度、确定八大区创新策源能力排序及其关联度.结果显示:创新投入、开放发展是区域创新策源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科学新发现;八大区创新策源能力具有明显差异,华南、华东、华北、华中、西南五大经济区的创新策源水平高于东北、西北两大经济区,其中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与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南部沿海经济区的创新策源能力关联度最高.  相似文献   

19.
高新区发展潜力统计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温家宝总理在新时期为高新区提出的“四位一体”定位目标作为高新区发展潜力统计指标体系的依据,从高新区自主创新、创新创业环境、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经济集约化五个方面,构建了高新区发展潜力统计指标体系,通过该指标体系可以为各高新区的发展提供自我评价以及横向比较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选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44篇相关期刊论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论文的217项二级指标、485项三级指标进行研究。利用点度中心性筛选出具有影响力的7项二级指标、23项三级指标。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为基础,构建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