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名词解释     
太学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创设“太学”,来进行思想上的统治,以巩固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太学培养了大批的各级官吏,为地主阶级广泛地参加政治开辟了途径。“太学”相当于直属中央的高等学校。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设置五经博士。那时候,“博士虽各以经授徒,而无考察试用之法”,还没有一个学校的规制。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依丞相公孙弘等建议,“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博士弟子”  相似文献   

2.
《张衡传》一文中有“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的句子,注解说:“[六艺]见《周礼》,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笔者认为这一注解是错误的,这里的“六艺”应指《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六部经书。注解中这“六艺”并非太学里的教学内容。汉武帝于公元前124年置太学,设五经博士,传授《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而注解中的“六艺”指西周国学的教育内容,《周礼·地官司徒》:“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近代建立新式的高等学堂以前,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就曾创立过不同类型的高等学府(相当于今天的高等学校).其中著名的、影响较大的有太学、国子学、国子监和书院等.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在公元前124年开始在中央创立太学,以五经博士为教官,为博士置弟子(太学生)50人.据汉史记载,太学的学生后来不断增加,东汉时最多达到30,000人.这个数字或有夸大之处,但是汉代太学曾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并成为我国古代高等学府的主体,这乃是事实.到了唐代,唐朝的京都长安设立太学和国子学规模也很大,最多时有八千多学生.除了内地及来自边疆地区的青年外,还有朝鲜和日本的留学生,他们学习了当时先进的汉族封建文化,并把它带回本国,促进本国文化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不少学者认为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建太学 ,立《五经》博士 ,且为博士置弟子员。这种说法并不符合历史事实。“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是一个历史过程。“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这两句话 ,既不出自董仲舒 ,也不出自汉武帝 ,而且这两句话也不准确 ,应予摒弃 ,而采用班固的说法 :“罢黜百家 ,表彰《六经》”。  相似文献   

5.
汉武帝以前的经学尚处于私家传授阶段,教授弟子并非博士本职。也未有立博士弟子之制,当然,这并不影响博士招收私门弟子。武帝在长安设太学,置《五经》博士,为博士设弟子。从此,经学官学化。成为为西汉皇朝培养官员的重要机构,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一种全新的政治通道,政治有条件地向社会开放,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汉代政治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秦末汉初的百余年间,儒学发展从湮没到复兴,并逐渐走向经典中的权威地位。汉初儒学与政治的日益结合,汉武帝时期的兴太学、置五经博士以及后代帝王幼年的儒学教育,使帝王们在诏书中引用儒家经典成为可能。《汉书》、《后汉书》记载了多位帝王在诏书中引用儒家经典,其中引用数量最多的是《诗经》,引诗的目的和作用也有多种。由此可见《诗经》在汉人心目中的地位及其经典化脉络。  相似文献   

7.
王锷 《文教资料》2001,(3):112-119
孔颖达(574-648)字冲远,唐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人。隋大业初举明经,授河内郡博士,入唐,太宗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累迁国子博士、给事中、国子祭酒,封曲阜县男,是唐代著名的经学家、史学家。孔颖达与颜师古、贾公彦等人融合汉魏以来南北朝经学家之注解,撰定《五经正义》180卷,即今《十三经注疏》之《五经正义》,又撰有《孝经义疏》等。 《礼记正义》70卷,是孔颖达与国子司业朱子奢、国子助教李善信、太学博士贾公彦、太学博士柳士宣、魏王东阁祭酒范义■、魏王参军事张权等共撰。贞观十六年(642),又与前…  相似文献   

8.
西汉初年,统治阶级崇黄老,行休养生息,使得地主政权得以巩固,封建经济得以发展,文化教育逐渐繁荣。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精神统治,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刘彻采纳了董仲舒和公孙弘的建议,积极推行罢百家、尊儒术、兴太学、举贤良的文教政策,“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兴办了中国封建教育史上第一所官立的太学。尊儒产生了太学,太学发展了尊儒。西汉太学以儒学为正宗,以《五经》为国教,培养地主阶级的统治人才,培养纲常道德观念和净化社会风气,以利其统治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太学作为地主阶级成熟阶段中兴起的这一历史事物,对此进行探讨,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汉武帝推行独尊儒术政策,立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设科射策,劝以官禄,使人才评价标准和官员选拔标准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的评价体系下,齐鲁作为儒学的发源地、儒家学派的大本营,其人才资源明显占有优势,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学官”多出自齐鲁。考诸史籍,在太学中占有席位的经学大师75%是齐鲁籍人士。  相似文献   

10.
据史书记载,我国早在西周时代就有了大学的初步形式。公元前一二四年,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建议,成立了我国最早的最高学府——太学。设五经博士,有弟子五十人。东汉时期,太学大发展,顺帝时有二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 魏晋以后,又设国子学(或国子监),有时与太学同时设立。唐代以国子监总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唐代学校分为六种:国子学收三品以上高级官员的子孙;太学  相似文献   

11.
《毛诗》于平帝元始五年立于学官,终王莽之世。《鲁诗》立于学官在武帝为博士置弟子员之后。《齐诗》立于学官不迟于昭帝元凤元年。《韩诗》可能是在昭帝始元五年立于学官。学者或以为三家《诗》立于文景之世,或以为立于武帝置五经博士时,或以为三家分派在石渠阁会议之后,以及以为《毛诗》是元始四年立于学官的,都是错误的。文景之时尚无专经博士;武帝置五经博士明确了其顾问团为儒家性质,当时经派意识尚不明晰;石渠阁会议之前三家已经分派,史书叙宣帝增置前博士不数《诗》博士,是因《诗》博士在宣帝增立时无所增立。  相似文献   

12.
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兴太学”之后,中国封建社会历朝历代在中央官学皆重视置“五经博士”——确定儒学为主要专业和教学内容,并不断地通过这种方式选拔读书人加入官僚集团中,从而使儒学尊崇地位逐渐形成,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文化。这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官学对传承社会主导思想文化所具有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汉武帝设置五经博士以后,博士逐渐成为儒家的专利,这一过程当在设博士弟子员后不久完成。西汉对博士任职年龄并无限制。一经在某些情况下可设置两个博士。《汉书·儒林传》中所记载儒生为仕宦显达之人,且仕宦显达者多分家设派。汉武帝设置五经博士后,博士官的性质转变为顾问官而兼教育官,博士官参政的程度和范围比以前有所加强,除日常的教学外,还要承担起议政、出巡等任务。博士官往往有很好的政治前途,而在东汉随着博士顾问官职能的削弱,博士官的政治前途也逐渐暗淡。  相似文献   

14.
作为唐代官方经学代表著作的《五经正义》,其成书非一时,前后历经20年才正式颁行。《五经正义》的作者也非一人,《五经正义》为孔颖达主持,故其疏文一般题为"孔颖达疏"或"孔疏"。不过,就《五经正义》撰作者而言,这一提法是不恰当的。《新唐书·艺文志》分别详列各经《正义》的作者群和覆审人员,已显示出《五经正义》之著作权不仅限于孔颖达一人所有,而为五组不同疏解作者群所共有。《五经正义》修疏者的师承背景差异极大,对于各经《正义》的思想宗旨和见解,应分别对待,分经研究,不能笼统以"孔颖达著作"或"孔颖达思想"概括。  相似文献   

15.
我国封建王朝的国子监所隶属的“国子学”,就是一种大學。《礼記》載“国有学”,可知这种性质的學校在周朝就已經有了。汉武帝时,在京师长安設立太学、立五經博士,置北子員。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立大学。东汉光武帝,于建武五年(公元二十九年)再度兴办太学,其規模之大,人才之多,是空前的。《班固·东都賦》記述:“四海之內,学校如林,庠序盈门”。再以太学宫  相似文献   

16.
两千年来,学者们只概略地说武帝置五经(七)博士。本文经考证,《诗》的最初三位传经人申培公、辕固生、韩婴在武帝时都没有当过博士。当时鲁《诗》博士有徐偃,韩《诗》博士有韩商,齐《诗》则不见立有博士。《尚书》博士先后是孔安国、孔延年,并没有立欧阳氏《尚书》。当时是否有《礼》博士,或说《礼》博士是后仓,有待进一步查证。本文从史料的排比校勘中推断《易》博士首先应是杨何,接着才是田王孙。而《公羊春秋》博士先后有公孙弘、褚大,并非胡毋生、董仲舒这两位公羊大师。  相似文献   

17.
博士官名。战国前期亦称"通士"、"达士",为博学者泛称,后,齐、魏、秦诸国置之为官职。掌议政、顾问,秦灭六国后,兼制礼。隶属奉常(后改太常),以仆射为诸博士长官。汉文帝增置诸子"专书博士"与"专经膊士"。武帝建元五年(前136)置儒学五经博士,又兼藏书、教授、试策、出使等事务。多由察举、试策而任此  相似文献   

18.
董仲舒、公孙弘是西汉武帝时期的两位著名儒者。董仲舒是公羊学大师,是大思想家,“为群儒首”;《天人三策》是西汉政治更化和文化建设的经典文献,直接影响了武帝政治和文化政策的制定和实行。董仲舒继承儒家的中心观念,如任德而不任刑、仁义礼智信等,且把它们置于通俗的阴阳五行的天道构架中。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平津侯,是西汉第一位封侯拜相的儒者。元光元年,公孙弘对策,天子擢弘对为第一。他秉承武帝之命,著《功令》,具体制订了汉廷置博士弟子员的措施。这表明他精通文法吏事,与陈义高远而疏阔于事的儒生不同。董仲舒提出兴太学的重要建议,公孙弘是兴太学之议的具体践行者。汉廷兴太学,为儒者打开了仕途的通路,儒家“学而优则仕”“得君行道”的理想得以实现。这一方面使专制政治受到儒家之道的影响,且增加了官僚机构中的文化因素;另一方面又把《五经》与儒者置于政治权势下,以达到控制儒者且歪曲《五经》而使之成为专制政治缘饰品之目的。他们二人是同时代人,皆习《公羊春秋》,在仕途上颇有交集,在儒学和功业上相互映衬。董仲舒是一位醇儒,方正严肃,克己复礼,且以仁义之道修身,知行合一。公孙弘的人格复杂矛盾,恢奇多闻,辩论有余...  相似文献   

19.
正梁武帝治国梁武帝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是兰陵萧氏世家子弟。为政之初,梁武帝很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勤于政务,标榜以儒术治国,"修饰国学,增广生员,立五馆,置《五经》博士"。他还重视学校教育,以经术取士。于门前设立谤木函、肺石函,诏求贤良,广开言路。普通二年(521年)春他颁布诏书:  相似文献   

20.
儒家家庭伦理对韩国家庭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思想在一千多年前就传入了韩国。据史书上记载,公元初便有一些韩国人背诵《诗经》、《书经》和《春秋》等儒家著作。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则是在三国时期。在高句丽,曾经建立过“太学”和“局堂”,分别招收贵族子弟和平民的子弟,向他们传授“五经”、“三史”等儒家经典以及射箭等技能。而在百济,从其建国初期就接受了儒学,到了四世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