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下,"生态课堂"成了新一轮课改的时髦字眼,几乎成了数学教学的聚焦点和主旋律。众多的教师们都在极力地推崇"数学生态课堂"。然而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才叫的"数学生态课堂"?怎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数学生态课堂"呢?我认为真正的  相似文献   

2.
提到“生态”一词,人们脑海里会浮现出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虫一蚁,一幅生机勃勃、怡然生存的惬意状态。数学生态课堂又何尝不是如此?“本真自然、生命灵动、整体提升”是数学生态课堂的本真追求。然而,纵观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破坏“生态”的现象比比皆是,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  相似文献   

3.
生态的课堂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先来听听谈永康老师对王崧舟老师执教的《与象共舞》一课的感受:坐到“千课万人”的会场,听王老师教《与象共舞》,不知不觉间,悄无声息中,我冒出了一份激动,一份渴望:我觉得,我就是那里的人,在与象共舞,我仿佛成了那里的象,在与人共舞。能让谈老师如此激动的课堂,学生的投入是可想而知的,收获也是很多的...  相似文献   

4.
课堂是什么?课堂究竟是一个生产产品的车间?还是一个使人自然和谐成长的生态空间?检视我们传统的教室(课堂),各种活动的进程被课程严格地控制着。在什么时间干什么?怎么组织?该怎么行动?希望获得什么样的结果?教室中的人与人如何交互、何时交互、交互的内容是什么?这些似乎都预先被课程设计(甚至是更早的时候已经被确定)好了。以至于课堂中的信息流、事件以及行为等,都被我们严格地设计进而企图归轨到一个清晰且统一的路径之上。  相似文献   

5.
吴迎春 《教师》2011,(30):72-72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生态课堂”应运而生。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态”旋律呢?  相似文献   

6.
“生态课堂”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热门话题。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生态”课堂教学环境呢?课堂是一种文化沉淀,充满了人文气息。因此数学课堂应以生为本,关注人性,张扬个性,突出发展。  相似文献   

7.
今天,总有一些问题困扰着我们:教什么?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可以说,我们依旧彷徨和迷茫。“听、说、读、写”依旧是主旋律,依然操纵着课堂,而学生呢,依然充当“容器”“听众”“下级”的角色。而唯有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才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一、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8.
“三维”目标呼唤着新的课堂生态和教学行为,而构建“三生三导”的课堂生态是实现数学课堂“三维”目标的新举措。因此,要明确“三生三导”课堂生态的理论基础及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琦 《考试周刊》2009,(23):180-181
“生态”原是指自然环境中生物之间、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关系。借用自然环境中的生态概念,把课堂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其要点有三:1.课堂中的生态元素指的就是学生与教师:2.学生与教师都应当遵循自身发展规律获得发展:3.课堂生态元素之间、课堂生态元素与课堂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课堂环境是由师生活动来生成的。反过来,课堂活动环境又反作用于师生的发展,对师生的发展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的实施,新课程的推进,都将视线越来越多地集中在课堂上,“聚焦课堂”“关注课堂”甚至“决战课堂”的提法已不鲜见。那么,今天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什么样?应该呈现出哪些基本形态呢?这里,我们从“否定特征”的角度,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课堂教学改革的浪潮中,生态课堂的呼声越来越高,课堂又开始了理性的回归.那么,怎样的课算是生态课?课堂上如何体现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如何让学生产生好的学习体验?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操作,使课堂呈现更加明晰的生态现象?带着这些疑问,我认真参加了“苏派名师”听课观摩活动.陈静校长执教的好L子游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课堂上彰显着浓浓的语文味,处处闪现着用智慧激发智慧、用生成引发生成的睿智和教学互动中生态的课堂样态.  相似文献   

12.
课堂自诞生以来,就受到社会特别是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现在的“生态课堂”越赛越受到教育专家的青睐和教师的追求。本文探讨了“生态课堂”的涵义、特征。从不生态课堂的现状出发,在“生态课堂”的建构方面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王秋红 《海南教育》2014,(18):43-44
现今小学数学教学也流行起了主题,如“以学定教”、“先学再教”等,但不管是哪一种主题,都应是站在儿童的的起点上、以学生为主的教学:一旦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热情得到了激发,课堂上各种各样的生成不断涌现,这样的课堂就称之为“生态课堂”?就数学学科来说,“生态课堂”的目的就是要在课堂环境中实现师生问的和谐发展,能让学生丰动亲近数学,走进数学。  相似文献   

14.
韩素梅 《成才之路》2013,(31):11-11
曾经,我们的课堂教学有那么多的无奈、迷茫和失落,它的机械、沉闷和低效在告诉我们,课堂已经出现了“生态危机”。初识“生态课堂”这一全新的理念,是在看过了特级老师曹永鸣的《生态课堂:生命的绿舟——小学语文“对话式板块教学”探索》一文之后。什么是生态课堂?曹老师认为,它是还生命真实的课堂,是还生活本真面目的课堂,是还生存交往要义的课堂,是让学生找回失落的精神家园的课堂。  相似文献   

15.
论课堂的生态本质、特征及功能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李森 《教育研究》2005,26(10):55-60,79
把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运用到教学研究中,对构建真实的课堂,而不是一个经过筛选的虚假的环境,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课堂是一个生态系统,它由教师、学生、教学事件和环境等组成,与自然生态相比,课堂是一种特殊的生态。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主体之间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使课堂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生态化的课堂是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具有整体性、协变性和共生性等基本特征,发挥着滋养、环境参照、动力促进和制度规范等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6.
课堂观是教育观的组成部分之一,树立生态课堂观在当今显得尤为重要。“天人合一”思想对建构生态课堂观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通过对“天人合一”思想解读,分析概括出和谐教育观的基本主张,并在此基础上推论出生态课堂观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7.
彭荣宏 《湖南教育》2011,(10):34-35
何为“高效课堂”?什么样的课堂才高效?怎样构建“高效课堂”?这是近些年来我们许多学校共同思考和实践的课题。今年,我省更是提出了“课堂教学改革年”的口号。为推动“高效课堂”的建设,我们将开辟专题“走向‘高效课堂’”,不定期推出这方面的经验文章。  相似文献   

18.
面对目前的生物实验教学课堂现状,新课改呼唤“生态课堂”.要构建充满活力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生态课堂,应实施和谐的课堂管理,师生和谐相处,把握好课堂管理的“度”;应关注本真的课堂生成,巧妙地利用“生成”来充实、延伸课堂,发展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五严”规定的不断落实,新课改的不断实施,高效课堂不断地被提起,什么样的课是有效课堂,高效课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本的目标是让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内提高他们的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20.
付智博 《教育》2011,(2):58-58
针对课堂改革,有家长这样说:“课堂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了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在现实教学中,走近孩子们的应是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