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随着拳击运动的迅速发展和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员面临着更大的受伤危险,意味着现代的拳击运动员需要更强壮的身体,具备更高的抗击打能力.分析和阐明了拳击运动员抗击打能力的训练机理和训练方法,结果表明:提高拳击运动员抗击打能力的哪训练应从拳击运动员的颈部肌肉、胸、腹、肋、前庭稳定性和心理索质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
现代拳击运动可分为业余拳击和职业拳击两种,它们既有共同点,又有很多细节上的不同.为避免人们对业余拳击与职业拳击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本文将对其异同点进行阐释,以期为广大拳击爱好者提供参考. 1业余拳击与职业拳击的基本概念 业余拳击是以增进拳击爱好者和运动员的健康,培养其顽强拼搏、机智勇敢和英勇善战的优良品质为目的,适应广大拳击爱好者健身和竞技的需要,以提高拳击运动技术水平和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为宗旨,代表着拳击运动健康向上的发展方向,是世人所共同希望和倡导的勇敢顽强、努力拼搏的竞技精神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
运动员要提高个人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成绩,必须通过一定的练习和训练.而对现代业余拳击运动的分析,拳击的防守方法是拳击项目里不可忽略的.拳击防守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多变性等,使运动员能够掌握发挥防守方法的能力并不好,这就要很好的了解拳击的防守方法及辅助练习方法,使自身能力有一个更好的提高,为以后的比赛打下牢固的基石.  相似文献   

4.
发展拳击体育产业,提高其市场化程度,既是体育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当前我国拳击市场产业化不足的原因主要是群众基础薄弱和拳击运动竞赛体制的行政化.促进我国拳击体育产业的发展,应确立拳击运动精神、文化相结合的宣传运行模式,提高群众参与度;建立产业化的拳击运动管理制度;以拳击职业联盟的方式发展拳击运动;丰富拳击运动的促销手段.  相似文献   

5.
亚高原训练对优秀拳击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海拔1 600 m的亚高原训练是否会对拳击运动员的体能和机能产生影响,以进一步挖掘我国拳击运动员的内在潜能及更有针对性地解决拳击运动员的体能问题.方法:以国家集训队16名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海拔1 250 m(贵州清镇)、1 600 m(内蒙古武川)的亚高原及下平原(河南郑州)后的训练过程中,对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身体机能等指标进行系统检测和比较分析.结果:1)亚高原训练对部分运动员心血管系统及无氧乳酸供能能力改善有帮助;2)1 600 m的海拔高度更有利于调动拳击运动员的无氧糖酵解供能能力,提高拳击运动员的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3)在亚高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对提高拳击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有帮助.结论:1)亚高原训练对拳击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能力及体能和机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并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2)有针对性的亚高原训练可以作为提高拳击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的选择手段.  相似文献   

6.
在英国政府倡导下,习练性拳击逐渐替代有奖拳击,但后者并未消失,这两种拳击分别演化成了职业拳击和业余拳击。早期判例法的实践中,有奖拳击和职业拳击被视为违法。相关成文法规定和学理分析则认定整个拳击运动应当受到法律的限制,从而理论和实践达到了部分的一致。但是,英国上议院以社会容忍拳击运动为由,否认了职业拳击的违法性,这是类似于美国的棒球反垄断豁免。英国拳击运动继续发展,提高安全标准成为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在拳击运动方面的不断推广,促使大众开始了解、接受并喜爱拳击运动.然而由于拳击运动较为剧烈,拳击爱好者以及运动员在开展训练活动时,若是未遵循合理的训练手段,则会影响身体健康,因此,需要根据自身素质与需求合理选择训练方法.本文对间歇性的概念与作用进行简单阐述,并针对间歇法练习提出几点应用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职业拳击运动在我国刚刚起步,尚没有大规模开展。从近几年我国举办的职业拳击比赛情况来看,我国选择开展职业拳击道路是正确的,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并成为束缚我国职业拳击运动发展的瓶颈。文章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在开展职业拳击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旨在提高我国职业拳击的健康、协调、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汤铭 《拳击与格斗》2023,(11):34-36
拳击是一项对抗性非常强的体育运动,运动员不仅比拼身体的力量、速度、耐力和敏捷度,也比拼战术和心理素质。拳击运动员在赛场上取得的成绩是其基本技术训练成效的直观体现。文章以青少年拳击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从身体素质发展和拳击运动能力出发,就如何加强基本技术训练展开探讨,以期提高青少年拳击运动员的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10.
关于拳击运动速度素质训练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速度是拳击运动制胜的关键,没有速度的动作在拳击运动实战过程中是毫无意义的。拳击运动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快速反应能力,敏捷多变的步法移动,快速、准确、有力地击打动作等,这样才能在比赛中争取主动。竞赛日趋激烈因此要求拳击运动员的训练方法、手段更加科学化。本文从六个方面简要对拳击运动速度素质训练的方法进行了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11.
拳击运动经过不断演变,分化为两类:职业拳击和业余拳击.本研究从业余拳击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运动表现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拳击专项训练和新的科学研究领域提供实用的建议.经过分析得知:高水平的男性拳击运动员多数为中等体形、肌肉质量良好、体脂水平低;优秀男女运动员都具有高水平的心肺能力;运动员的上肢和下肢都具有良好的肌肉力量,是...  相似文献   

12.
拳击是一项高对抗性的格斗运动项目,长期坚持练习拳击对人的心理、体能、气质的培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随着近些年来中国拳击运动员在各种赛事中获得不错的成绩,拳击运动开始逐步走进国人的视野.青少年是拳击运动的主力,是中国拳击的未来,所以对青少年拳击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也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就青少年拳击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必要性、青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水平女子拳击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及恢复特点。方法:对24名女子拳击运动员在安静、递增负荷和运动后恢复期三种状态下进行测试。结果:运动员运动水平越高,VO2max越大,说明女子拳击项目要求运动员具备较强的有氧代谢能力;递增负荷过程中各指标的变化具有规律性,表明女子拳击运动员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和训练时间的延长,中、低水平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具有较大提升空间;运动后,中、高水平运动员的BLa恢复速度快于低水平运动员,说明其有氧代谢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4.
孙建峰 《精武》2012,(31):81-82
拳击作为一项对抗性较强的体育运动,历来被视为是男子的专利。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女子拳击运动逐渐发展起来。我国的女子拳击运动始于1997年,涌现出来大量的优秀拳击选手,但是同时也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令女子拳击运动的发展较为缓慢。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女子拳击运动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拳击是非常有名的运动,通过拳击训练既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参加比赛。拳击是一项世界性的体育运动项目,颇受青少年欢迎。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从接受对象上,都比较容易传播、推广。本文就拳击运动在青少年中开展的可行性和重要性进行探讨,希望各教育部门能够重视拳击,引导我国青少年对拳击运动的兴趣,为我国拳击运动的发展出一份力。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拳击运动形式的起源和早期发展进行研究,认为古代武艺活动中徒手的拳脚肢体的运用是古代拳击形式发展的重要源泉.徒手技击在发展中形成了颇具后世拳击特点的武艺形式,并在演化过程中为后来拳击运动的成熟和发展起较大的推动作用.随着近代西方拳击运动的传入中国,中国传统的拳击运动得到较快发展,并逐步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7.
列风 《新体育》2009,(2):63-66
拳击是一项运动,还是两项运动?这个看似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如仔细毫品味起来,还真不好回答。“职业拳击”与“业余拳击”两大体系并存,仅用一个词(Boxing)来表述,难免引起混淆。业余拳击与职业拳击虽有差别、各自独立.  相似文献   

18.
以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我国拳击运动发展现状进行研究,通过奥运会、世界锦标赛各国家(地区)所获成绩进行对比,得出我国拳击竞技实力与传统强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明确提出要提高对拳击项目的社会关注度、积累国际大赛经验和提高教练员水平等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19.
自1986年我国恢复拳击运动以来,经过20多年的普及与提高,目前,在国家体育总局拳击跆拳道运动管理中心注册的专业拳击队伍共40多支,喜爱和从事拳击运动的人越来越多.本文通过分析相关资料,就拳击运动员的选材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拳击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近年来,拳击受到大众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观看各大比赛视频,参考比赛规则的变革,在对拳击运动原有理解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拳击项目的整体特征变化,从而提高对拳击项目整体特征的认知水平.研究表明:拳击比赛规则改变后,拳击比赛的胜负判定方式变为以有效拳击打到有效部位的数量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