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敌敌畏诱发泥鳅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了敌敌畏对泥鳅红细胞微核和核异常的诱发作用,结果表明:敌敌畏对泥鳅红细胞有明显的致突变作用,且微核率及核异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t<0.01)。  相似文献   

2.
用不同浓度的己烯雌酚饲喂泥鳅,6d后取血制片,显微镜观察,以探讨不同浓度的己烯雌酚对泥鳅红细胞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己烯雌酚能诱导泥鳅红细胞产生异形细胞、异常核和微核;异形细胞率、微核率及异常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己烯雌酚对泥鳅红细胞的形成有明显的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不同浓度垃圾渗滤液对泥鳅红细胞微核、核异常及异形细胞影响的研究,以监测垃圾渗滤液中有害物质的诱变性。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能诱导泥鳅红细胞产生微核,异常核和异形细胞。在处理浓度范围内,随着处理液浓度的增高,泥鳅红细胞微核率,核异常率和异形细胞率均升高,并且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用蒸馏水作对照处理,经t检验,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说明垃圾渗滤液对泥鳅红细胞有很强的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泥鳅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乙酸铜对泥鳅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的影响。采用鱼类致突变实验方法,以0.15、0.45、1.5mg/kg不同剂量的乙酸铜处理泥鳅,测定泥鳅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率。结果发现,在乙酸铜浓度低于0.15mg/kg时,对红细胞的微核率影响不明显,当浓度大于0.45mg/kg时,红细胞的微核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利用细胞微核和核异常监测技术,探讨南孚与三圈5号废电池浸出液对金鱼红细胞微核和核异常的诱发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两种电池浸出液对金鱼的染毒都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T检验结果比较显示,三圈废电池处理液对金鱼红细胞微核和核异常的诱发作用比南孚处理液强;南孚废电池浸出液pH值高于三圈废电池,在短时期内,高浓度的南孚废电池比三圈废电池处理液,对金鱼直接危害的效应更强.  相似文献   

6.
研究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铬离子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audatus)的血红细胞核异常的诱导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铬离子对泥鳅红细胞核异常的诱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引起核质外凸和核质内凹。多数试验组的核异常率高于对照组,显示铬离子对泥鳅红细胞的核异常具诱导作用。各试验组中泥鳅红细胞的核异常率呈一定的波动,在各时间段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核异常率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不同浓度的试验组诱导作用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
采用红细胞微核和核异常测试法,研究除草剂丁草胺在0.1 mg/L、1.0 mg/L、2.5mg/L的水溶液对胡子鲶红细胞的微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 mg/L、1.0 mg/L丁草胺水溶液染毒2 d4、d、6 d时,胡子鲶红细胞微核率均无明显变化,只在2.5 mg/L的丁草胺水溶液染毒6 d时,其微核率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对核异常的影响,除了0.1 mg/L的丁草胺水溶液染毒2d组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天数各浓度组核异常率均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0、0.15,0.20和0.25mg/L HgCl2溶液0、1、2、4、8d对黄鳝外周血红细胞微核及白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暴露时间、不同浓度的Hg^2+不同程度地引起黄鳝红细胞微核率和核异常率等遗传指标的上升,并引起白细胞数量及各类白细胞比例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几乎都达到显著差异(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9.
化学农药对蝌蚪染色体微核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蝌蚪(Tadpole)红细胞微核实验来研究三种农药杀虫剂潜在的诱变活性,实验表明,大灭灵,农哈哈两种农药能诱发蝌蚪红细胞微核细胞率显著上升(P<0.01),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蝌蚪红细胞具有显著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0、0.15,0.20和0.25 mg/L HgCl2溶液0、1、2、48、d对黄鳝外周血红细胞微核及白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暴露时间、不同浓度的Hg2 不同程度地引起黄鳝红细胞微核率和核异常率等遗传指标的上升,并引起白细胞数量及各类白细胞比例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几乎都达到显著差异(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DDVP(敌敌畏)杀虫剂"传统"与"一步法"两种制法的实验室研究表明,"一步法"生产工艺可使DDVP的收率和含量都得到很大提高。同时,对工业化生产中间歇"一步法"与连续化"一步法"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显示,连续化"一步法"较为优越,适合现代农药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二氯化汞对泥鳅红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的HgCl2饲喂泥鳅20d,观察血红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表明:汞能诱导泥鳅红细胞的凋亡,凋亡率随Hg^+剂量增大而增加,在第7天凋亡率从7%增至61.2%,光镜下实验浓度为0.8,1.0,1.2mg/L组均观察到红细胞凋亡的典型形态变化.结论:汞能诱导泥鳅红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秦淮河是流经南京市的主要河流之一,近年来有关秦淮河污染的治理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利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监测了内秦淮河20个河段的水质污染情况。结果显示:内秦淮河20个路段中水质属重度污染的有7处,占全部监测点的35%;水质属中度污染的有13处,占全部监测点的65%。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微核试验研究CpGODN的遗传毒性.[方法]分别以10μg/只、100μg/只、300μg/只3个不同剂量CpGODN0.1ml腹腔注射染毒健康昆明小鼠,24h后以同样剂量再次注射染毒,6h后脱颈处死动物,制片,观察并计数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pGODN在各实验组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与盐水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所选用CpGODN在受试剂量下不能诱发小鼠股骨骨髓微核的增加,说明微核试验阴性.  相似文献   

15.
凝集素是一类具有糖专一性、可促使细胞凝集的蛋白质或糖蛋白,本文通过提取8种豆科植物种子中的凝集素,分别与人的四种血型红细胞悬液发生凝集反应(A型、B型、O型、AB型),通过血凝反应的强弱程度来验证不同凝集素的血型专一性,并进一步测定其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16.
分别用浓度0.02、0.04、0.06、0.08和0.10g/L的蓖麻毒蛋白对泥鳅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在染毒处理第1、3、7、11d时将泥鳅断尾制血涂片,观察红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表明:蓖麻毒蛋白对泥鳅红细胞的凋亡具有明显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染毒初期,泥鳅红细胞的凋亡率随蓖麻毒蛋白浓度的升高而不断增加;随染毒处理时间的延长,凋亡率曲线达峰值,随后凋亡率曲线不断降低,整个凋亡率曲线呈抛物线形.结论:蓖麻毒蛋白能诱导泥鳅红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