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懒虫起床!懒虫起床!”闹钟又扯起了“喉咙”。唉,好不容易盼来个星期天,就不能让人多睡一会儿吗?啊,不好!昨天刚和妈妈“约法三章”,今天可是我女承母业,担任“家庭主妇”的日子呢。我从床上弹了起来,第一件事当然是给基地“整容”。我拿着扫把,嘴里哼着小曲:“沙发的这头,椅子的那边,有一堆堆的垃圾,等着我去打扫……”“砰——”头与桌子来了一个“亲密接触”,顿时我眼冒金星……吃一堑,长一智,我不得不小心行事。该给地面“擦脸”了,我捋起袖子,握紧拖把,在敞露的地面上施展“拳脚”。可恨的是在那些沙发、桌椅的底下,你不得不“俯首称臣”,有时甚至还得跪下,一来二去,膝盖疼了,胳膊也酸了……  相似文献   

2.
贵刊2014年第1期刊登的“带排水管的拖把桶”,我认为它有以下缺点:第一,沉淀在桶底的脏东西不易排出,难以清洗;第二,提起拖把时,拖把可能会带起排水管的钩子,令水桶意外排水。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表“来、到达(处所)”义“各(格)”、“至”、“到”的考察,认为商周口语中,“至”已占绝对优势,至于金文“各”用例较多,显然是由于金文典雅庄重的风格所致。“到”是“至”的分化字,《诗经》中虽已出现,但用例罕见。传世文献中,“到”和“至”的竞争历时很长,但在秦汉口语性很强的出土文献中,“到”的优势已然显现。  相似文献   

4.
有些汉字意味极长:“错”与“读”即是。先说“错”,错明明是一种糟糕,但“错”字里头却偏偏带个了“金”字。邪了!难道“错”真的有金子般的价格?细细地想想,还真的是这么回事。这就是错误乃是一种教训,能从反面给人以启发,每经历一次错误,也就聪明了一点,这便是“错”字带“金”的道理。我们所说的“失败乃成之母”和“吃一堑长一智”,是说“错误”有用,它能使人猛醒。从这一点上,也的确其价如金。让我们再看读书的“读”字。“读”这个字左侧为“言”,这好懂———书中的确有“言”。人们读书时,的确能读到不少“至理名言”。那么,为什么…  相似文献   

5.
有这么一本书,它很小很小,翻开来,就像一只轻盈的小鸟;然而,它却是一本很长很长的书,低中高三个阶梯,长得能伴随孩子们走过小学阶段六个春秋;当然,它更是一本很大很大的书,从诞生至今,它时时都在长大长高。如果,把十多年出版的五亿多册书,一本一本连起来,铺成一条小路,真不知这条路该有多长?  相似文献   

6.
费海斌 《班主任》2008,(2):18-18
在教室后面一个靠窗的墙角,摆放着扫帚、簸箕、拖把等扫除工具,墙角的上方张贴着“卫生角”三个美观而醒目的大字,这是我校教室习惯上的布置。  相似文献   

7.
过去总说“文以载道”,这是两千年来的“文统”了,“五四”时不少人嫌它不好,周作人就主张可改为“文以言志”,但它也没有成功。我对这个问题也思谋很久,觉得最好采用“文以载人”的提法,“文如其人”,历史很悠久了,大家都觉得有其道理——这是颇汁人深长思之的、其实,“文”真的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8.
汉语中的词语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多见。“先生”作为现在比较通用的一个称谓词语,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的交际之中,它经历了历史发展的诸多阶段,备了多且褒贬不一的义项,它在感情色彩上表现出的无论是褒义、贬义还是中性义,都有它的发展渊源,从“先”和“生”两字的意义结合而来,他们之间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9.
“四二一”家庭是我国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所产生的特殊家庭结构。本文主要介绍了“四二一”家庭教育的利弊因素、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次的原因,并针对解决“四二一”家庭教育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与”在古汉语中当介词“和”、“同”讲,但在有的句子中却说不通,而解释为“带”、“带领”则文从字顺。这样的例子在《史记》中很不少,其它先秦两汉的古藉中也不乏其例。只要句中主语是地位高、权力大或起主导作用的人物,而“与”后边的人是主语发出“赴”、“驰”或“入”、“归”等动作行为时所带领的对象,这“与”就可以释为“带领”。有的古文译著者在译文中有时也把“与”译为“带”、“带领”,但这好像是从上下文中体会出来的,而没有把它作为独立的义项来诠释。“与”有“带领”义是“与”、“以”通假所致。“与”、“以”同属余纽,“以”有“带领”义,也有介词的“和”、“同”义。  相似文献   

11.
“涵泳”对读书来说很重要,但有不少人不明其义,把它写作“涵咏”。例如: ①二是要沉潜涵咏,重在领悟。 (《语文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9期) ②“腹有诗书”之“有”是占有,必须通过诵读、默读而涵咏、浸淫其中以期  相似文献   

12.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般告诉学生,否定句中“没(有)“和“了“不能共现。而汉语里又会出现诸如“我很长时间没看电影了“这样的句子。这种情况使很多学生不清楚“没(有)“和“了“什么时候可以共现以及二者共现的原因是什么。本文正是基于这个对“没(有)“和“了“共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业工程”)从2003年实施以来已经有6年时间了,它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给中小学基础教育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怎样用好“农远”资源,仍是现阶段乃至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农远”管理员工作的实践与感悟,深入剖析“农远”设备闲置的原因并提出自己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董向东 《甘肃教育》2011,(18):57-57
有位作者读了2011年8月份下半期《甘肃教育》杂志上我写的《这个“时”字该如何解释》后,问我,你怎么把“学而时习之”的“习”解释成了“实习”?许多人把“习”解释为“温习”,但在古书中,它还有“实习”、“演习”的意思,如《礼记·射义》中的“习礼乐”、“习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去曹适宋,  相似文献   

15.
刘丹 《教育导刊》2005,(12):26-26
很长一段时间,奥数被人为地贴上了诱人“标签”,全国上下中小学校、家长、学生对奥数的追崇趋之若鹜。为了给学生“减负”,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以不同方式“封杀”各类奥数学校,然而即使这样,也未能撼动奥数的火爆之势。究其原因是:奥数“培优”背后存在种种“变异”。  相似文献   

16.
近来,有很多文章讨论成语“美轮美奂”,有人认为现在用“美轮美奂”表示“优美”的意思是一种误用,有人认为是产生新义了。这种旧词由于“误用”而产生新义的例子举不胜举,如“感同身受”“倾巢而出”“空穴来风”等。我们这里不讨论它的用法,而是要说说把“美轮美奂”误作“美仑美奂”“美伦美奂”的现象。从其历史来源看,历史上有“美奂美轮”,但没有“美仑美奂”“美伦美奂”的用法;现在的权威词典也只收录“美轮美奂”,如《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5版)就只收录了“美轮美奂”,后两者明显是前者的误用。这种误用甚至出现在权威媒体上,《…  相似文献   

17.
如果指示代词“那么”、“那般”、“那样”的前面有摹状喻词“像”与其搭配使用,就组成了能表达比喻义和对比义的比况结构。从句语功能讲,“那样”结构与一般比况结构相似,“那么”和“那般”结构则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18.
说起have,你一定知道它表示“有”。其实,have的用法“有”不少。翻开have的档案,将have的知识点一网打尽。我想你只要认真阅读,也一定能做到:一旦“拥有”。学习have不愁。  相似文献   

19.
“××门”中“门”词义的跨语言引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中“门”的意义与汉语中的原意毫不相干,从语源的角度说它来自于英语中的词缀“gate”。它的词义演变经历了政治丑闻、某一方面的丑闻、带有贬义性质的事件、一般事件、双关意义等阶段,有从直译的词缀向兼有汉英双重意义词缀转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材从四年级上册开始在“语文园地”中出现了口语交际与习作合编在一起的题型。这种“合”的编排方式是在“分”的基础上的“超越”,自然有它的合理性:但是,“口语交际”和“习作”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教学板块,“合”了之后,首先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谁应该先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