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刘樱  杨明  徐集云 《科技通报》2021,37(4):15-22
基于1971-2018年杭州国家基准气候站及2008-2019年杭州地区17个中尺度自动气象站逐分钟降水数据,统计分析了杭州市区不同时段下自然降雨过程样本的降雨雨型特征,采用年最大值降水数据,推求杭州市暴雨强度公式,并利用2种雨型方法对杭州市暴雨雨型进行设计.结果 表明:杭州30 min降雨场次以第Ⅲ类单峰雨型为主,其...  相似文献   

2.
今年汛期降雨强度大,造成的沥涝灾情也比较大,为了科学合理的选择暴雨设计雨型。本文介绍了灰色关联度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并应用——灰色系统关联分析法,择黄骅市新石碑河流域的设计暴雨的雨型。采用与沥涝灾损失关联度最大值相应暴雨雨型作为设计暴雨(三日最大降雨)。该暴雨雨型是最科学合理的。并且应该提高该河暴雨机遇设计标准为十年或二十年,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确保安全水利、民生水利。  相似文献   

3.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规模在扩展过程中水系统也变得日趋复杂,文中以夏季工况条件下濮阳市政道路地下排水系统为研究方向,提出基于降水-径流理论的排水管网除涝方法。首先,以城市一、二级排水系统为基础进行城市排涝标准设定,同时利用暴雨推算公式法对涝水流量进行计算,并以不同暴雨重现期的水平及暴雨发生的年频率作为涝水流量考虑因素,从而对排涝标准实现准确设定;其次,基于降雨-径流理论根据地形不同和用地特点分划子集水区,计算产流表面系数,在引水管道不包括所有管道的情况下,作储量补偿处理,通过运用两个目标函数即径流体积相对误差值和径流洪峰相对误差值对排水除涝量进行控制。实验证明,运用文中方法可以有效控制道路地下引水管排涝量,能够达到防涝减灾目的。  相似文献   

4.
以Info Works ICM构建模型为研究方法,选取西安市东郊纺织城片区灞河2#出水口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现状勘测数据,划定汇水分区,选定暴雨强度公式,确定综合径流系数。利用模型对现状管道能力进行评估、对调蓄池设置位置对管网系统的影响、调蓄池容积对管网系统的影响以及集中设置与分散设置调蓄池对管网系统的影响等多工况模拟对比分析,提出今后西安市雨水调蓄池设置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叶惠中 《资源科学》2004,26(Z1):44-53
设计暴雨雨型对水文模式分析与暴雨排水设计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暴雨雨型模式有许多种,该研究采用具尺度不变性之高斯马尔柯夫雨型模式,该暴雨雨型模式视每一场降雨事件为一随机历程,考虑每个时刻之序列符合常态分布,以一阶高斯马尔柯夫历程叙述临前水文条件的遗传效应,该雨型亦为具有最大似然度之设计暴雨雨型.但限于雨量测站为点的分布,因此必须将雨型设计结果分类及区域化,并求得区域代表雨型,如此方能为未设站区域使用,亦能合理的应用于降雨径流模式中.而层级分析法正是用来协助决策者找出最佳策略方案的工具,透过可行方案及相关评估因素的拟定,层级分析法之决策分析模式可计算每个替代方案的权重并建议决策者找出最具代表性的策略选择.本研究针对台湾北部地区提出一个新的方法来评估并建立区域代表雨型,首先建立各测站具尺度不变性之高斯马尔柯夫雨型,其次利用主成份分析法萃取出雨型中的5个重要的控制因素,再就这些因素以聚类分析法将研究区域内之设计暴雨雨型分为3个均匀群集,但同一群集内之雨型并非唯一,故研究中最后利用层级分析法进行评估,选取并建立出区域代表雨型.  相似文献   

6.
叶惠中 《资源科学》2004,26(7):44-53
设计暴雨雨型对水文模式分析与暴雨排水设计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暴雨雨型模式有许多种,该研究采用具尺度不变性之高斯马尔柯夫雨型模式,该暴雨雨型模式视每一场降雨事件为一随机历程,考虑每个时刻之序列符合常态分布,以一阶高斯马尔柯夫历程叙述临前水文条件的遗传效应,该雨型亦为具有最大似然度之设计暴雨雨型。但限于雨量测站为点的分布,因此必须将雨型设计结果分类及区域化,并求得区域代表雨型,如此方能为未设站区域使用,亦能合理的应用于降雨径流模式中。而层级分析法正是用来协助决策者找出最佳策略方案的工具,透过可行方案及相关评估因素的拟定,层级分析法之决策分析模式可计算每个替代方案的权重并建议决策者找出最具代表性的策略选择。本研究针对台湾北部地区提出一个新的方法来评估并建立区域代表雨型,首先建立各测站具尺度不变性之高斯马尔柯夫雨型,其次利用主成份分析法萃取出雨型中的5个重要的控制因素,再就这些因素以聚类分析法将研究区域内之设计暴雨雨型分为3个均匀群集,但同一群集内之雨型并非唯一,故研究中最后利用层级分析法进行评估,选取并建立出区域代表雨型。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排水管网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逐步发展为一个复杂的大规模管网系统。如何设计和维护这样庞大的排水管网系统,不仅从根本上影响着管网系统的投资及维护管理费用,也会对城市环境保护和工业企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文章在课程设计教学中对排水管网设计的两种方法,图表法和最优化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介绍了如何用最优化法对教材中的实例进行设计。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表明,最优化法有助于学生掌握影响管网设计的关键水力要素的变化规律,加深对管网设计本质的理解。因此,有必要在给排水工程课程设计的教学中,引入最优化的理论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耿少阳 《科技通报》2012,28(4):20-21,24
根据城市排水系统的设置要求,基于图论网络原理,分析城市排水管网的分布。利用排水管道重力单向流动的特点,建立了以汇水区域为源点,收水口、检查井和出水口为中间节点,河流为汇点,赋管网以权重的有向网络模型。利用图论中网络流的最大流的值为最小割的容量来计算排水管网的排水量。将求解排水量转化为一个运筹规划问题。并以此评估现有管网的整体排放能力。计算中使用Ford—Fulkerson算法来计算网络最大流。  相似文献   

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5.2.5公式是地基基础设计的重要内容,在工程实践应用中,如何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查表进行准确的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对地基基础的设计有较大的影响。根据规范,简要分析了如何处理土的抗剪强度指标。  相似文献   

10.
兰成美 《今日科苑》2010,(10):68-69
本文以云南省镇沅县黄草坝为例,就小(一)型水库设计流域无实测洪水资料的情况下,采用暴雨途径推求水库坝址断面设计洪水,根据参数分析法和参数查图法进行计算、分析论证确定设计洪水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为小(一)型水库和类似小型水库设计洪水计算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排水管网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城市排水网规划难以满足需要、系统建设滞后、建设标准偏低、污染控制措施还不完善等。本文主要阐述了城市排水管网系统设计要点与设计流程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暴雨灾害防控技术是指暴雨灾害警戒区间的确定及风险评估,关系到安全防灾监测布点的科学性和采集雨量、雨强的代表性及可靠性,并会为行车指挥控制系统提供较为合理的限速指令信息,或为启动应急预案提供决策依据,从而达到安全、高效行车的目的。研究方法:以全国高速铁路沿线738个基本气象站,近40年(1971~2009年)各月日雨量≥25mm、日雨量≥50m、日雨量≥100mm、日雨量≥150mm暴雨日数,以及一日最大降水量资料、1h最大降水量、10min最大降水量为基础,采用雨监测技术、气象学、铁道工程技术、数理统计与概率论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高速铁路沿线暴雨灾害防控监测技术,应用皮尔逊Ⅲ概率模式(简称P-Ⅲ)进行不同频率计算,进行ω2检验,通过率90%。研究结论:我国高速铁路沿线各月各等级日雨量≥25mm、日雨量≥50mm、日雨量≥100mm、日雨量≥150mm暴雨日数分为6种类型,按照6种暴雨类型进行防控;沿线任意里程一日最大降水量5年一遇设计值R5max与10min最大雨量相关显著。提出以高速铁路沿线任意里程一日最大降水量5年一遇设计值R5max和10min最大雨量为暴雨警戒区间的确定主控因素,为我国高速铁路暴雨灾害防控和警戒区间确定等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尼日利亚中小河流暴雨洪水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尼日利亚西北地区铁路建设项目的水文勘测设计工作,将国内外常使用的推理公式和经验公式,在尼日利亚进行适用性分析,并采用尼日利亚水文站实测资料进行验证,重新拟定出从理论依据及现实效果上均能更好地适应尼日利亚西北地区铁路沿线的中小河流暴雨洪水计算方法--"中铁法".  相似文献   

14.
城市排水工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一个城市来说,需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排水规划,分期分批地建设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要根据水环境保护的目标,分期实施,逐步到位。本文结合某城市实际情况,对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暴雨强度公式是城市雨水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本依据之一,它直接影响到排水工程的投资预算和安全可靠性。本文从暴雨强度公式推求过程中的降雨样本选择、频率分析曲线等方面对比国内外在推求过程中的异同,为今后相关的暴雨强度公式推求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6,(10)
以大理白族自治州"海东新区"规划区设计的雨水排放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快速构建新区排水管网模型,采用仿真模拟软件SWMM,对6种暴雨重现期为P=0.25a、0.5a、1a、2a、5a、10a和3种雨峰系数为r=0.2、0.5、0.8降雨情境下的排水管网系统进行模拟,以验证排水管网规划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市政排水管网建设是市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排水管网的布局与设计意义重大。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城市排水管网的现状、排水管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作者对优化市政排水管网布局与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深入,城市排水工程受到了较大的关注,因此在建设城市化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城市排水系统的稳定运行。现阶段,在建设市政排水工程的过程中,城市污水和与雨水实行风分流的管理方式,打破了传统合流管理的方式,雨水可以通过特定设计的管网进河道,而城市污水则进入到相应的处理工厂,在处理之后排放到河道中,有利于保证城市居民的安全用水。现本文就市政排水雨污分流之方略进行探究,仅供交流借鉴。  相似文献   

19.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通过建立城市排水管网信息系统,能够有效实现城市排水管网数字化信息共享。基于此,本文通过GIS系统中工程档案管理、系统综合分析、系统数据管理、系统用户管理等方面技术分别对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排水管网中的应用进行简单分析,并通过实际案例,提出自己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王宇 《中国科技纵横》2011,(12):268-268
排水管网的结构稳固和功能保障是城市排水安全的重要保证。而管网设施中大龄管段也是管理维护的重点。目前部分城市排水设施接近老化,这不得不让行业同仁深思。对排水管网进行调查,并进而制定出改造设计方案,是我们工作中首选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