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我国美术类艺考经过多年的改革完善,基本上形成了相对公平、合理、完善和有效的人才选拔机制.然而,在新形势下,为了向高校输送更多的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的美术类人才,美术类艺考的人才选拔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而一切改革措施的提出和实施都应以符合艺术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作为落脚点和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2.
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随着国家就业政策的调整与完善,大学生就业形势出现了新变化.高校美术类学生的就业形势呈现新的特点与趋势,同时也暴露出新的问题.我们要把握高校美术类学生的就业特性,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完善人才培养与市场的对接机制,完善就业指导的服务平台,提升高校美术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实验室是高校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载体,加强高校美术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是现代美术教学的现实需要。本文分析了高校美术实验室在美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结合工作实际,探讨了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的若干问题,提出高校美术实验室应建设和管理并重,充分发挥美术实验室的功能,全面提高美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高校美术公共课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素质和能力为目标,优化教学结构,完善课程设置,探索多样的教学方法,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使美术公共课朝着科学化、素质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充分体现美术公选课的功能,促进学生审美情趣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5.
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在高教大众化背景下.作为考核评价高校学生重要手段的考试及其制度,必须在人才培养考核评价机制下不断得到完善,这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本文探讨了教学型高校人才培养考核评价机制的基本要求,分析了人才培养考核评价机制下考试制度的弊端,提出了一些完善高校考试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校美术专业学生的逐年上升,高校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显得越来越重要,又因为高校美术教学存在着与其他专业不同的特点,所以,要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就必须遵循美术专业及学生的个性特征,并且形成相应的制度用以保障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同时以学生为本体,从而实现高校美术人才培养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状态观和过程观两个方面探讨了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内涵,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培养方案的制订、培养模式的设计三个方面对当前高校教学质量进行反思,从中思考如何通过教学管理来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并提出更新质量观念、创新教学质量管理机制、完善教学工作内部评价机制、完善教学质量内部监督机制、完善教学质量信息机制等五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专业认证在国内高校开展多年,教育认证是对高校人才培养过程和培养质量的监督监控。教育认证作为监督手段,其核心目的是督促办学机构完善自我评估机制,创立教育教学监督体制,确保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实现培养目标和实际培养结果平衡。本文从专业认证角度出发,以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心,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韩多媒体设计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为案例,通过建立中外合作办学自治机制,建设特色核心课程,提升课程教学效用,优化中外教师教学评价管理,完善课程教学监督体制等一系列教学措施,摸索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9.
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是顺应时代发展,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对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由于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高校教学评价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加快教学评价改革,转变教学评价观念,创新教学评价体系建设,对激发高校创新发展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背景下,培养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主线。课题组从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学习评价机制等方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探索,提出了理论教学“六化”、实践教学“六制”和考核评价方式“六转变”的人才培养改革新措施,为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新范式。  相似文献   

11.
李慧 《林区教学》2020,(5):32-34
高等学校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进而提高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构建学校、院系、教研室和教师四个层级协调合作的教学监控机制,可以充分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2.
武鹤  葛琪  杨扬 《绥化学院学报》2013,(12):128-130
以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研究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方案.通过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构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实施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等途径,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改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3.
高校美术学专业艺术实践课将艺术考察和实践相结合,可以进一步完善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挖掘艺术实践教学的实用价值来拓宽教学服务社会的渠道,探索美术学专业艺术实践教学新思路,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向,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等学校本科家具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一直没有建立起完整有效的设计教育体系,影响了设计人才的培养质量。目前本科家具设计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艺术设计教育思想不能有效选拔、培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完善,素质教育和实践教学环节较弱。本科家具设计专业教育改进对策为:树立正确的艺术设计教育思想;明确培养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素质教育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大学艺术教育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艺术教育具有社会文化改造价值、道德塑造价值以及提升想象力的价值。目前中国高校的艺术教育存在课程设置非科学性与随意性、师资队伍零散性、经费投入过低与基础条件不足等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当前需要高校与相关机构澄清艺术教育价值、强化艺术教育管理机构建设;优化课程目标、构建综合化的课程体系;加大专项投入、改善艺术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6.
创意人才的培养及其成长机制广为政府、高校和园区所重视,成都大学立足"城市型综合大学"的办学定位,在创意人才培养新路径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创新构建了跨文学、艺术和管理学科的"文化创意大专业平台"人才培养模式和"一心三翼五模块"人才培养机制;在课程建设上,创新植入且强化了"两基一专"课程群;在"五模块"的培养实施基础上,尤其注重实验创意设计教学、企业创意产业教育和第二课堂的创意活动教学。  相似文献   

17.
冯霞 《高教论坛》2014,(10):47-50
构建应用型财经管理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应着重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围绕应用型财经管理类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紧密结合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财经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和实践基地建设,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本科教育的质量是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生命。随着1999年以来高校不断扩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本科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教师团队的教科研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使本科教育的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再上一个台阶成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直面问题。文章沿着"什么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团队-教学团队有哪些类型-为什么要建设教学团队-如何建设教学团队-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的研究思路,探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文化创意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需与经济建设、产业发展相适应,而文创化则是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突破口。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艺术设计类专业文创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教育服务经济和产业发展、文创化人才培养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分析,为提升人才培养内涵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文章研究了当前国内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现状,结果表明国内高校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似。建议通过模块化设置课程体系,突出化学师范生培养特色,提高地方本科院校化学专业学生的师范技能、专业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