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教师权威的重新审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权威问题是教育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适当的权威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必要前提,也为师生相互发展提供了可能.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继而带来了教师权威的变化.正确看待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教师权威的变化,能使我们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将有助于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2.
“消解说”是关于教师权威问题的一种尚欠明确和欠系统性的认识,其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如:“消解”之含义不清,对于权威与民主、自由的关系认识不全面等。正确看待教师权威消解状况,最重要的是要弄清楚教师权威存在的基础及其具体表现。事实上,教师权威的实际运行基础并无本质性的改变,“消解”也并非一种根本性的变化,消解论者所指的教师权威消解实质上只是指其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负面消解影响及表现,故不全面。  相似文献   

3.
论教师权威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教师权威是保持教育教学秩序 ,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以往的教育教学大多是在“外在依附”的先验教师权威下进行的 ,使生机昂然的教育教学活动蜕化为僵化、机械的过程 ,抑制了教师、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其独立人格的生成。现代教育越来越需要教师权威由“外在依附”转化为“内在生成”,这是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 ,也是教师、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生成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谢镒逊 《中学教育》2011,8(1):122-125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权威时常和权威主义混淆在一起."民主"、"自由"以及"平等"等教育理念也将矛头指向教师权威.实质上,教师权威总是作为权威主义的"替罪羊"存在,权威主义才是教育过程中的真正敌人.相反,教师权威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从权威主义到教师权威,是为教师权威正名的过程,也是对教师权威重建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重读教师权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民主化思潮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教师权威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旧的教师权威观已不能适应教学改革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教师权威的理性认识以及新形势下教师权威受到的挑战等方面来对教师权威进行阐述分析,在对原有教师权威观的反思的基础上试图重塑新的教师权威.  相似文献   

6.
审视与超越:教师权威由非理性向理性的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个体的成长离不开教师权威的影响,教师的权威也是学生获取自由的保障.但教育领域中现有的种种显性和隐性的权威主义背离了教师权威的本真,因而使教师的权威被演变为非理性的权威主义.要想实现非理性权威向理性权威的回归,首先必须明确理性权威的基点在于由"从"到"信"的转变;其次,教师必须树立动态的权威观;最后,教师要通过改变实践来构筑真正的理性权威.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变迁,在信息社会的今天,网络和大众传媒对当代教育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作为教育活动中的重要角色,教师无法回避这种冲击,而教师权威问题也日益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有些学者对教育中教师的权威问题提出了疑问,有人认为要加强传统教师权威,有人认为教师权威正在全面消解,甚  相似文献   

8.
教师权威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权威是研究师生关系不可回避的问题。长期以来,教育理论界大声疾呼要求消解教师权威,还学生以自主和自由,发展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然而这种呼吁存在口号化和浪漫的理想主义色彩。梳理国内关于教师权威的主要研究成果,有助于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步促进教育民主,构建合理的教师权威。  相似文献   

9.
在追求学生自由、高呼摆脱束缚的教育时代,教师权威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质疑,然而教师权威作为学校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关系,其存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发挥出无穷的教育力量,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在新的理念和思想的支撑下,如何正确地看待教师权威以及教师怎样认识并合理运用自己的权威,树立正确的权威观成为当下解决教师权威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明确教师权威内涵的前提下,教师应如何看待自身权威、树立正确的权威观并使之运用于教育之中,这既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出路,也是教育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教师权威问题一直是个敏感话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人们开始对长期以来教师权威所起的作用表示疑问,不少人提出“去权威”。但是他们却忽视了新课改下为什么传统教育中的教师权威还会挥之不去。在某种程度上教师有些时候只能被逼使用权威,而且在现代教育中很多情况下还是少不了教师权威的作用,教师权威还是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地崇拜传统教育中的教师权威,应该重构新教育理念下的理性的教师权威。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教师权威的重新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权威问题是教育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适当的权威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必要前提,也为师生相互发展提供了可能。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继而带来了教师权威的变化。正确看待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教师权威的变化,能使我们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将有助于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一、关于“教师权威”的理性辨析1.教师权威的内涵及其构成。“权威”是社会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得到普遍承认的组织、集团或个人对一定的社会生活领域所起的影响。这种影响所产生的后果是其他人在…  相似文献   

12.
教师权威是教师有效进行教育教学的重要因素。传统教师权威抑制了教师和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权威在发展变化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新课程的实施,反思教师权威,有利于重建教师权威新理念,发展教师权威,促进教师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教师权威的丧失是教育危机的一种表征。教师权威历经感召权威、法理权威、对法理权威的超越和去权威化的复杂历史演进。教师权威的丧失,不仅是教育的危机,更是重大的政治与文化危机。重建教师权威,需要教师自我赋权、践行公共伦理及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教师权威变化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权威是保持教育教学秩序,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然而,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到来,高校教师却在逐渐丧失这种权威,受到了来自社会和大学生本人的挑战。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我国高校教师权威变化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关于高校教师权威重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教师权威问题一直是个敏感话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人们开始对长期以来教师权威所起的作用表示疑问,不少人提出"去权威".但是他们却忽视了新课改下为什么传统教育中的教师权威还会挥之不去.在某种程度上教师有些时候只能被逼使用权威,而且在现代教育中很多情况下还是少不了教师权威的作用,教师权威还是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地崇拜传统教育中的教师权威,应该重构新教育理念下的理性的教师权威.  相似文献   

16.
教师法定权威是社会制度赋予教师的,以宏观的制度性角度而存在。在教育实践中,教师权威的这种制度性身份,可以使得教师成为规则的维护者和执行者,但教师也应当避免"权威主义"的倾向。  相似文献   

17.
略论教师权威的后现代转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权威问题,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后现代主义对现代知识性质的解构以及后现代教育学对师生关系的重构,现代教师权威得到消解,教师权威出现了后现代转向.一种后现代意义上的教师权威与师生关系开始得以构建。  相似文献   

18.
教师权威在本质上是对学校权威和师生关系的集中体现,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教师权威受到了全面的挑战。为顺应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教师权威内涵的转变成为必然。教师权威产生的基础是教师专业素养,究其本质是对师生关系及观念变化的重新定位。《教师专业标准》为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提供了依据和方向,并对教师权威的转变提出了新要求,具体体现在教书育人,师德为先;教师主导,学生为本;全面发展,能力为重;终身学习,且行且思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教师权威是其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学工作持续性的必要条件。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尤其网络时代的到来,高校教师的权威受到了来自学生和社会等多方面的挑战。从伽达默尔的权威观角度探讨我国高校教师权威的变化,能够明晰高校教师权威存在的必要性,并提出重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论教师的个人权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威作为一种制度化的合法权力,其本质是社会关系的体现。有权威才有影响力,在教育活动中,树立适度的教师权威是开展学校教育活动的必要前提。教师的个人权威由教师知识水平、施教能力、人格力量三要素共同组成,其中知识权威是基础,能力权威是支柱,人格权威是后盾。教师职业要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切实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自我意识,从而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个人权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