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李建军 《出版广角》2016,(16):44-46
在非合同约定机制下,期刊社受让版权存在着作者授权的有限性、法定授权的狭窄性和稿约授权的无效性等问题。合同约定机制授权无论是对于期刊社拥有与行使版权,还是增值开发利用版权,或运用版权战略占领与巩固市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期刊社在版权管理实践中要重视授权合同约定机制的应用,既要科学设计合同的架构,提高签订合同的严谨性,又要合理关照作者的利益诉求,认真履行合同约定的事项。  相似文献   

2.
作者向期刊社投稿,并不自然等同于授权期刊社可以将其作品通过信息网络传播。作者同意期刊社在纸质期刊上刊登其作品并获得报酬,也并不意味着作者同意期刊所加入的期刊数据库平台将作品通过信息网络提供给公众并获得报酬。作者享有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期刊社用“版权声明”等来替代与作者签订书面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隐藏着诸多法律风险。建议期刊社和作者签订书面的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相似文献   

3.
传统期刊数字版权邀约的法律效力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版权的获取是传统期刊自行使用或者转授权的前提.按照现行法律制度,数字版权的转让必须签订书面合同.传统期刊直接宣布或间接推定其对来稿数字版权的所有权或使用权基本上都缺乏法律依据,没有法律效力.最好是与权利人单独签定书面的、符合法律要求的数字版权授权文书或转让合同.  相似文献   

4.
刘磊 《出版广角》2016,(13):45-47
论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涉及论文作者、学术期刊及责任编辑的版权问题。论文作者的版权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其一旦与期刊签订版权转让协议,也会受到相应的法律约束;学术期刊属于汇编作品,期刊的版权受到法律保护;责任编辑在汇编过程中付出了智力劳动,应该享有责任编辑署名权。期刊社只有处理好作者、期刊以及责任编辑之间的版权关系,才可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朱春花 《出版广角》2016,(18):38-40
"一稿多投"是一种学术与社会现象,无论是对期刊出版者、作者,还是对读者都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从法理上分析,我国版权制度并没有明确"一稿多投"的法律性质.解决"一稿多投"问题要采取综合措施,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完善立法,另一方面期刊出版者要加强管理,保护作者权利,利用合同模式取得相关权利,并通过技术手段及时发现"一稿多投"行为,对违约的作者采取必要的处罚措施.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时代,网络授权合同是版权利用的重要方式.现今,在数字化交易市场和商业模式中,作品的网络利用衍生出诸多新型网络授权合同条款,对版权的本体、机理和功能产生了重大影响,形成了合同规则和版权规则相互冲突对立的深层矛盾.世界各国在应对这一问题上均采取了有效措施,我国应借鉴吸收先进经验,深度融合本土范式,寻求新型解决路径,推动版权网络授权规则和政策的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调研图书情报学期刊版权合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过程]通过公开途径获取我国图书情报学期刊发布的版权合同,对合同文本从订立形式、主体、权利义务约定、授权时间、订立程序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论]调研发现我国图书情报学期刊版权合同存在欠缺严谨性、订立程序不规范等问题。指出期刊出版单位应高度重视版权合同订立工作,规范订立程序,完善合同文本,适应开放获取形势发展,更好地保障各相关方权益。  相似文献   

8.
[案情介绍] 北京三面向版权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原告")通过与作者签订版权转让合同受让取得《农村税费改革后应特别关注的七大焦点》(简称《焦点》)一文的著作权.  相似文献   

9.
期刊编辑部取得著作权的几个要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加强,期刊编辑部必须明确自己拥有的著作权,通过签订版权转让合同取得著作权,依法办事,大胆创新,用足用好期刊编辑部的合法权益,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相似文献   

10.
版权贸易,无论是引进还是输出,从开始寻找选题,到最终翻译出版,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寻找选题、版权洽谈、签订合约、合约执行等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非常重要.但是,其中最重要的是版权合同的签订,因为这是整个版权贸易的基础和凭据,也是双方正式合作的基本条件.虽然国外出版商的版权合同各不相同,有的只有一两页,有的则长达几十页,但是作为合约的一方缔结者和执行者,我们国内的版权经理一定要重视每一份合约的签订,这需要具备以下几种意识.  相似文献   

11.
科技期刊与论文出版转让合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与国际惯例接轨,科技期刊编辑应该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则,并学会保护期刊编辑部的合法权益,以及编辑与作者的合法权益.期刊社和作者就作者论文的发表签订论文版权转让合同,不仅使得著作人的劳动成果得到法律保护,还使得期刊编辑部对论文的使用权受到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2.
郭毅  张小强  赵大良 《编辑学报》2013,25(2):171-173
随着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推进,有关科技期刊版权保护和版权经营的问题日益凸显。对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所属73家会员单位的版权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半的期刊社或编辑部没有与论文作者签订版权转让合同,承担着极大的法律风险;现有版权转让协议存在较多问题;大多数科技期刊没有经营意识,版权收益甚微。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大版权保护意义宣传、加强版权知识培训、规范版权协议签订、增强版权经营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郭媛  王晓琪 《编辑学报》2014,26(2):122-125
探析科技期刊侵权构成条件,根据《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工作实践,认为:期刊社要从制度建设上规避著作权风险。通过落实与作者签订著作权转让合同,要求作者提交职务作品投稿介绍信、学术论文原创声明及原始数据证明,合理使用参考文献等措施,方可防止侵权,减少或消除一稿多投、抄袭或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促进科研成果健康、快捷、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著作权管理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我国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著作权问题和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指出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著作权问题,包括:利用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法定许可制度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签订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与编辑出版者签订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直接由著作权人授权;通过各类学会、协会等行业团体出面组织、代理有关著作权事宜等。  相似文献   

15.
科技期刊编辑实践中常见的著作权问题剖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马敏峰  施业  熊水斌 《编辑学报》2003,15(3):172-174
结合编辑工作实际,对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实践中常见的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等几个著作权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在编辑实践中,不能发表违禁作品;未经作者授权不要改动作者署名;正确行使编辑修改;在对稿件的编辑加工中保护好论文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6.
科技期刊应重视版权符号的标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桂珍 《编辑学报》2009,21(3):222-223
针对科技期刊版权标志块内版权符号(c)缺失这一现状,认为期刊编辑者应当对此予以重视.国外期刊在版权标志上体现出的较全面的权利意识,很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7.
科技期刊版权页信息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邹常诗  王宝英 《编辑学报》2003,15(5):354-355
对129种科技期刊的版权页信息进行了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科技期刊版权页的信息十分丰富。从总体看,编排的标准化程度比较高,但仍有部分期刊对部分信息提供不足。另外,所统计期刊的版权页上的信息量远多于国家标准的规定,这些信息不是多余的,而是很重要的。提出了适当增加版权页信息总量和统一固定的编排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lves into a few areas of copyright law that academic authors often overlook: joint author’s rights and the work made for hire doctrine. Scholarly publications produced by university professors often include more than one author. The default copyright laws apply to any such works if there is no specific written agreement to the contrary. Thus,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what those default rules are in order to determine whether it is appropriate to deviate from them in an author agreement. Similarly, the work made for hire doctrine would normally apply to make all work produced by professors owned by the university. Luckily, many universities do not wish to own such work and give it back to professors through university statutes and other governing documents. However, it is crucial to understand whether the default rules apply or the university permits professors to negotiate their own author agreements with publishers. Finally, if authors own their own scholarly works, publishers can expect that they will negotiate their rights in the publishing agreements to benefit the terms most favorable to the author. And yet, many faculty members simply sign a standard authorship agreement without asking for concessions on the part of the publisher. Thus, this article empowers professors to exercise their copyright rights to the full extent of the law and to negotiate their author’s agreements to benefit themselves and society as a whole through open access and the use of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s.  相似文献   

19.
对上海科技期刊的版权保护现状进行了调查,主要是与国内外电子出版服务商签订网络合作出版协议和数字版权协议的情况,通过分层分析发现与国外电子出版服务商有合作的期刊其版权保护措施到位,版权意识也相对较强。文章指出了上海科技期刊版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关版权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