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3 毫秒
1.
公平而卓越:新世纪美国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后工业社会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公平而卓越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新的发展趋势和追求.各国政府都在从政策法案到具体实践关注并努力迎合这一发展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布什签署<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试图通过教育立法和针对性措施使美国教育摆脱"平庸"与"差距".奥巴马新政府出台了<美国全面教育改革计划>,继续追求实现NCLB法案的既定目标,保持政策连续性的同时,对NCLB法案的实施策略进行调整.美国的很多措施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具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2.
构建标准体系是美国职业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珀金斯法案Ⅳ的出台把其推到了一个新的水平。通过构建标准体系,美国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得以提高,职业课程逐步获得了与学术课程同等的地位,学生更容易进行学习与就业流动。经过长期实践,美国在标准体系的构建方面积累了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3.
谢婧 《现代教学》2009,(12):73-74
自20世纪80年代起,为了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美国政府不断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其中不得不提的是美国在2001年颁布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No ChildLeft Behind),它为美国义务教育质量提供了一系列法律性保障,同时也被看作是指导美国课程改革的重要指针。而现在,奥巴马政府又对该法案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与措施,并已在2009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2009年2月17日,美国新任总统巴拉克&#183;奥巴马签署了美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法案,即他009年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法案的签署生效标志着新任总统奥巴马上任伊始即获得一项重大成功,也将成为联邦政府干预国家经济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这个以增加政府开支与减税为核心的法案,旨在重振陷入困境的美国经济、遏制失业问题,其中教育投入约1414亿美元,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一笔教育投资。  相似文献   

5.
美国     
20世纪90年代,美国通过了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的法案,并且在这些法案的基础上对职教进行了多项改革.如:课程一体化改革、合作教育等等.其中多项改革目前依然在进行,并且有越来越强劲的势头.美国的这些职教改革目标明确,取得了显著成果.美国职教改革反映了世界职教改革与发展总趋势,其中若干思路与方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美国非常注重结合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制定、更新职业教育法律,以保障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能够有序、规范、高效地运行。从美国职教法的源头来看,?1962年,美国就颁布了著名的《莫雷尔法案》,奠定了农业、机械等实用学科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以1862年《莫雷尔法案》、1887年《哈奇法案》、1917年《史密斯一利弗法案》等为标志,美国逐渐在高等教育层次建构起技术教育教学、科研、推广工作的完整体系,同时在立法思想、理念和具体的立法技术、资助方式等方面为其后的联邦职业教育立法提供了范例。1917年,美国又颁布了著名的以资助中等层次职业技术教育为主要目标的《史密斯一休斯法案》,规定联邦拨款在中学设立职业教育课程,标志着美国职业教育体系开始形成。  相似文献   

7.
《拜杜法案》与美国高校的科技商业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拜杜法案>是美国于1980年制定的旨在促进科技转化的法案.由于该法案使高校拥有了由联邦资助的科研成果的所有权,各高校有了强大的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动力.在过去的近20年里,美国高校采取了各种措施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高校成为美国高新技术经济发展中的一支核心力量.高校科技商业化促进了高校创新与创业文化的形成,并已经成为评价美国高校科研实力的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拜杜法案》是美国于1980年制定的旨在促进科技转化的法案。由于该法案使高校拥有了由联邦资助的科研成果的所有权,各高校有了强大的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动力。在过去的近20年里,美国高校采取了各种措施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高校成为美国高新技术经济发展中的一支核心力量。高校科技商业化促进了高校创新与创业文化的形成,并已经成为评价美国高校科研实力的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诞生于美国内战期间的《1862年莫里尔法案》,开创了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第三大职能,赋予了高等教育新的内涵,使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办学模式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而对美国乃至世界的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法案及后来的《1890年莫里尔法案》使美国联邦政府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此基础上陆续建立了一大批赠地学院,开辟了美国职业教育的先河,加速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民主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不让一个儿童掉队》(No Child Left Behind)法案在美国遭到的质疑越来越多,奥巴马政府颁布了新的教育改革政策。其中包括加大学前教育投资、提高课程及评价标准、改革教师相关政策、发展特许公立学校以及普及高等教育等措施。与《不让一个儿童掉队》法案相比,此次改革具有更强的实践指导意义,但同时也遭到了反对派的质疑。新教育改革政策不仅承担着提高教育整体水平的职责,而且还肩负着使全美各领域从金融危机中复苏的政治任务,因此奥巴马教育改革政策在引起社会公众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了学术界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1.
课程研究在中国大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陆课程研究在不懈的探索中,从依附走向了独立。深化了旧有的研究路向,开辟了新兴的研究格局;探讨并构建了课程理论体系,重建了课程概念,拓展了课程研究范畴;密切了与课程实践的关系;集中探索了课程现代化、课程改革、课程形态、课程研究方法论、课程实验等问题,取得了课程研究的新进展。中国大陆课程研究将在自我批判和检讨中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12.
在吉林省D县进行调研时发现,农村中小学对新课改表现出了更多的不适应。在某种程度上,新课改进一步加剧了城乡教育的分化。充分认识和分析我国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现实,从而在处境不利的情况下,找到农村新课改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依据泰勒课程理论,在借鉴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物理学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了以前传统课程方案的弊端,探讨了物理学新课程体系的建设方案,阐明了新版物理学课程的特色,指出了新版物理学课程建设的措施,即加大植入课程的研发力度,极力推进实践课程的建设,增加综合素质课程和选修课的比例,提出了课程建设要适应国际化应用人才培养的需要,要适应通专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展示了创新课程的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14.
课程代价是从课程本体出发把握代价与课程发展的关系,为课程设置提供一种理性的新视野,促进课程可持续发展。课程代价具有复杂性、隐蔽性、滞后性和可控性,课程代价是以课程进步为前提的代价,评估课程代价应采用要素投入的二重性方法。课程代价的观点,对课程设置健康有序地发展有启示。  相似文献   

1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领域和课程形态,因此,它不仅与以往的课程形态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有着本质区别。本文着重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以及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关系,以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16.
回归生活的教学论:重心位移和主题预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蔡宝来  王立国 《教育研究》2005,26(12):38-42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迅速推展,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日益凸显,时代向教学论研究提供了契机,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因此,关注、关怀、关爱师生共同的生活、生命成为教学论研究的主题和重心,未来的教学论研究将在研究理念、课程观、教学观等方面走向科学与人文、生活与生命的整合与统一。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视野下的发展性学生评价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方式的改革是影响新课程发展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然而,传统的学生评价中过于重视甄别与选拔功能、过分强调学科知识、过分注重他人评价等弊端,已成为制约新课程实施的瓶颈,必须加以改革。发展性学生评价观主张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必将对新课程的实施和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数学文化是人类的基本文化.这在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中已得到充分的关注。要使数学课程更好地体现数学文化的途径有三:第一,更新数学教育理论;第二,优化数学课程内容;第三,改变数学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新时期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新举措、新方向,从根本上回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近年来,课程思政逐步在高等学校推行和实施,强调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为引领,推进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课程,根本在思政,重点在课堂,关键在教师,成效在学生。要有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全体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一个都不少,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实施课程思政一门都不缺位的"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大格局。  相似文献   

20.
绩效技术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深化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结合不同的实际推进课程改革的均衡发展、解决课程资源建设的问题、依托传统教育文化把课程改革推向更深层次、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促进课程改革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