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博尔赫斯的小说中,"镜子"意象作为"抽象感知世界"重要的形式意义,可以说是他的小说创作的基础。通过分析博尔赫斯最具代表性的小说《叛徒与英雄的主题》和《特隆、乌巴克尔、奥比斯·特蒂乌斯》,讨论"镜子"意象是如何作为博尔赫斯小说"抽象感知世界"的形式而存在的。  相似文献   

2.
李利萍 《文教资料》2012,(26):51-53
阿莱夫是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阿莱夫》中的一个意象,关于阿莱夫是什么,众说纷纭,我们以为,阿莱夫成为"不可思议"的、无所不包的形象,其实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正如柏拉图《理想国》中无所不能的巧匠一样,一面镜子,即"创造"出一切。  相似文献   

3.
暴力、迷宫及镜子是博尔赫斯小说中经常出现的文学意象,也是跟随他多年的三个噩梦。阅读博尔赫斯传记会发现它们和他的童年生活密切相关。精神分析学理论认为,作家的创作是对无意识及童年受压抑欲望的反应。据此,用精神分析学理论解读博尔赫斯小说,为理解其人其小说打开了一扇门户。  相似文献   

4.
镜子的迷惑     
镜子是个奇妙的物体.博尔赫斯曾把镜子比喻为迷宫,两面相对的镜子会产生一个无尽的世界;镜子既能颠倒左右,也能颠倒上下,镜子是邪恶的,因为它导致混乱.  相似文献   

5.
镜子的历史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历史.镜子意象被写入我国古代小说中,伴随着小说的发展演变直至今天,镜子的功能,在小说发展演变的同时也在演进变化.小说中的镜子实际上是一面反映人类自身不断发展进步的镜子.通过小说中的镜子意象,人类得以反观自身,反观社会,这其实才是镜子的真正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6.
殷健灵在小说《1937·少年夏之秋》中借助了大量的镜子意象,将夏之秋的成长轨迹和心理情感投影于镜中世界,镜中同时再现的是战乱年代的颠沛流离与社会变迁。每一次镜子都出现于人物命运的关键时刻,镜前现实和镜中幻影的争锋对峙,传达出时代的悲音。  相似文献   

7.
吕璀璨 《考试周刊》2012,(44):18-19
博尔赫斯的《交叉小径的花园》充满了"迷宫"叙事的盘综错杂性。通过"迷宫"这个核心意象,他把奇幻体的迷宫故事嵌入侦探框架中,叙事中的不断分叉造成小说扑朔迷离的阅读效果;通过精心设置的魔幻叙述手段,消除了传统小说文本中真实和虚构的分明的界线。这篇小说对时间和永恒进行了严肃的思考,博尔赫斯把玄学思想化为了小说形式,影射了一个形而上的、抽象的"时间"主题。  相似文献   

8.
雷牧野 《海外英语》2014,(15):198+200
威廉·布莱克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著名诗人,其代表作《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描绘了两个鲜明对比的世界。通过对诗歌"神圣的意象"和"抽象的人形"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布莱克思想意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9.
在林白的小说里,镜子是出现频率很高的意象之一,它们是女主人公展现真实自我的工具。在《回廊之椅》这篇小说中,镜子这一意象没有出现,而作者却从其他途径让读者看到了文中无处不在的镜象世界。镜象世界的营造让这篇小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貌。本文试图解析《回廊之椅》中镜象世界的营造方式,找出潜藏于文本之下的写作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水"意象是中国古代文化及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意象形式,《红楼梦》这部集大成的小说丰富并深化了"水"意象的内涵。本文从水同女儿、水同清浊和水同爱情三个方面简要分析《红楼梦》中的"水"意象,说明这一意象小说构思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小说中营造充满迷幻色彩的意象,这是博尔赫斯的拿手好戏。博氏通过富有形式感的玄想,表达了对于时间问题的无穷追问。当博尔赫斯作为小说家而幻想的时候,他总是会制造重复和增殖的意象迷宫。这些意象以知识为背景,数量众多,花样翻新,承载了博尔赫斯的玄想,并使其最终呈现为小说形式。博尔赫斯的玄想既是摇曳多姿的文学想象,又是玄奥的形式化的哲思。从小说家角度观察博尔赫斯,他更像一个思辨的哲学家,像一个活跃在小说领域里的芝诺。  相似文献   

12.
秦榕 《闽江学院学报》2002,22(1):20-21,41
本文试图以《古镜记》为参照和枢纽,梳理镜子文学意象的发展脉络,初步分析镜子的三个基本意象层面:幼惩、镇邪和闺怨象征,指出劝惩和闺怨是传统的镜子意象功能,镇邪功能的出现则是中外文化交融的结果,《古镜记》是这一交融的产物,而《红楼梦》将镇邪和劝惩功能有机地结合,熔铸成包孕文化底蕴和哲学意蕴的“风月宝鉴”。  相似文献   

13.
林白小说中充满含义深刻的意象。作者所描写的充满花开与花落的沙街暗示着女性痛苦的生存境地,镜子则象征着女性的自我认识,窗帘、屏风和阁楼等遮蔽性的意象为女性的自我认识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独立的女性空间。所有这些意象都是理解作为女性主义文本的林白小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不仅将鲁迅极富隐喻色彩的寓言故事成功地转化为了雅俗共赏的小说样式,而且以其作为女性作家特有的敏锐感知,创造性地在现代文学之中塑造了一个与"男狂人"遥相呼应的"女疯子"。《狂人日记》选择了较为开放的时间形式,"男狂人"怀揣着寻找真的人的鸿鹄之志;《金锁记》采用了较为封闭的时间形式,"女疯子"携带着寻找真的心的哀惋忿恨。  相似文献   

15.
镜子这一意象多次在明清小说中出现。《红楼梦》中的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的"风月宝鉴",《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多次出现的"轩辕镜",《西游记》中的"照妖镜",还有《二刻拍案惊奇》中具有聚财敛富之用的"古镜",《聊斋志异》中用以占卜的"镜听",墓葬中随葬的镜子。这些镜子所表现出来的意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驱邪除妖。尤其是在神魔小说中最能体现这一点。要解释这一现象,就要从镜子本身的解释及镜子所代表的意象来分析,以回答镜子多用以驱邪除妖的问题,还可以阐释镜子这一器物在明清小说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宜宾学院学报》2015,(8):49-55
《吕芳诗小姐》在叙事方法上别具匠心,注重叙事空间的营造。小说中作为空间意象的"红楼""贫民楼"和"钻石城"不但对文本具有结构意义和审美功能,而且作为潜在的叙事力量在开拓人物的心灵空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展现了主体突破重围向本质自我挺进的艰难曲折的历程。这三个空间意象形成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审美场域,深受中西文化影响,从而使小说因继承而根深叶茂,因创新而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7.
《少年科学》2014,(9):1-1
<正>你走过一面"镜子",欣赏着镜子中的你,突然,镜子变成了"玻璃",你看到了"玻璃"背后的景象……哈哈,这不是梦境。这样的镜子(玻璃)已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诞生了。原来,科学家把整整84层超薄的普通玻璃和一种名为氧化钽的化合物交替叠放在一起,制成了这面神奇的"镜子"。它与一些特殊场所使用的单向镜面(在一面看是镜子,到另一面看则成了透明的玻璃)不同,乍一看是可以反射光线的普通镜子,但只要稍稍转动特定的角度,就会变成透明的玻璃了。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小说的镜子意象常出现在人物命运的关键时刻,有的具有真与幻,虚与实交融叠化的特点,从中可以窥见作者的思想情结:有道家“齐物”思想的影响,有《红楼梦》迷幻风格的影响,也反映出虚无迷渺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9.
艾米莉·勃朗特长篇小说《呼啸山庄》,以批判现实主义艺术手法,揭示了西方社会人性弱点与文化矛盾,也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文明冲突进行了细致、深入批判。文章通过"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两个"庄园"象征意象的刻画,阐释其象征意义与深层意蕴。同时,通过比较两个"庄园"意象之深层意蕴及其内在关系,挖掘小说表达出来的维多利亚时代物质文明与人性本质复杂化之间的艺术建构形式。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古代重点描写镜的小说中,镜子常常透露出不寻常之处,它们并非作为日常照容之用,而是成为了具有神异性的意象。这种神异性具体表现为它们可以照妖辟邪、治病救人等,在这些特殊的用途背后,蕴藏着独特的历史因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