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静 《考试周刊》2010,(40):132-133
情态动词是英语中的一个重要的语法现象,也是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学习中的难点。本文将情态动词的使用频率、语义分布特点作为考察对象,通过CLEC和FLOB语料库的对比分析.从语义层面探究了中国英语学习者情态动词滥用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为帮助我国大学英语教师讲授和学习者习得英语情态动词can的语义,在语料库的基础上,调查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对can的语义习得情况,发现英语学习者笔语中英语情态动词can的语义使用频率分布与英语本族语使用者的使用频率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即大学英语学习者对can的语义习得不地道。试图从学习者的语言输入(主要针对教材)和母语迁移两个方面分析其习得不地道的原因,结果显示,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对情态动词can的语义习得不地道的这一现象,受其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影响不大,而可能受其母语影响。  相似文献   

3.
英语情态动词的使用一直是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重点以及难点,大量研究表明,中国学习者在情态动词的使用上和本族语者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本研究通过对比随机抽取的非英语专业中国英语大学生英语作文语料库和本族语者英语语料库,探究中国学习者在情态动词的使用情况。研究发现,中国学习者在can和will的使用上有过度使用情况,而在would的使用上存在过少使用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周欣 《文教资料》2014,(21):188-190
本文运用Monoconc pro2.2,SPSS.13.0,CLAWS5等软件,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语料库(SECCL)和国际英语语料库英国英语分库(ICE-GB)中的情态动词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了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在使用情态动词方面的特点。结果显示,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在情态动词的使用频数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使用最多的情态动词是can,而本族语者使用最多的情态动词是would。其中影响英语专业学习者词频差异的因素有母语迁移、习得顺序、话题等。  相似文献   

5.
knnen是德语中最重要、使用最频繁的情态动词之一。掌握情态动词包括掌握其变位形式和语义表达。情态动词的语义体现为它们所能表达的情态,一般区分客观情态和主观情态。本文基于中国德语学习者语料、外国德语学习者语料和德语母语者语料库,对比考察了他们对该词的使用情况,以期发现中国德语学习者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正>一、引言目前,就写作而言,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还是存在一定差异,本文从情态动词维度对比EFL学习者与Editorials语料库里的美国报纸(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以及洛杉矶时报)差异。研究发现英语学习者使用情态动词的总频率比本族语者使用频率要高。本文将运用中介语理论分析此现象,希望通过此研究,给英语学习者一些启示,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写作水平。二、文献回顾情态动词是英语动词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来表示  相似文献   

7.
汉语能愿动词与英语情态动词无论在语义还是语法和语用方面,都存在很多共性。英语习得者往往将其共性扩大,而忽视个性,从而干扰了情态动词的正确认知,造成了母语的负迁移。本文拟分辨两者的个性,以便学习者更好地领悟情态动词的精髓。  相似文献   

8.
由于英语的情态动词与汉语的能愿动词有着很多的共同点,所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在学习和使用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混用等偏误。本文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出发,对能愿动词中的意愿类进行划分,从形式、语义、语用等方面对英语国家学生在使用这类词时出现的混用现象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指导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学习者英汉平行语料库为情态动词等中介语研究提供了两个考察视角,即中介语视角和相应的学习者母语视角。以情态动词“must”为例,从中介语视角考察,通过检索自建的学习者英汉平行语料库,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较多使用情态动词“must”的义务情态意义及其序列,认识情态意义及其序列的使用频率则相对较少且错误较多。从学习者母语视角考察既包括分析与情态动词“must”相对应的汉语部分,也包括检索汉语“必须”这一情态表达的相应英语。调查发现,双语转换时母语思维对英语情态动词“must”的习得有影响,但并不显著,对相关情态动词或情态性的运用掌握不足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调查展示了学习者英汉平行语料库对中介语研究的巨大潜能。  相似文献   

10.
英语情态动词的一词多义给自然语言处理带来了很大困难。情态动词语义对语境很敏感,发现影响情态动词语义的主要语境因素对情态动词特征选择、机器翻译等都十分重要。因此,采用神经网络技术对英语情态动词进行语义排歧,并确定不同语境特征对语义排歧结果的影响。基于一个 100 万字的语料库,以英语情态动词 must 为例,从语境中提取影响 must 语义的语义特征和句法特征,计算并确定这些特征向量值,建立可区分根情态与认识情态语义的 BP 神经网络,排歧正确率达到 94%。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不同语境特征对情态动词 must 语义排歧的影响程度等级。该研究结果为情态动词语义排歧及情态动词语义人工识别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心理动词(psych verbs)是人的心理活动或状态在语言中的"反映",英汉心理动词既有相似点,但也存在明显差异.由于英语心理动词存在一个论元和句法功能的颠倒匹配,这一现象给英语作为二语的学习者带来很大困难.本文主要从词汇语义和句法连接角度考察母语在中国学生英语心理动词习得中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原因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英语中一些情态动词亦可作主动词,对学习者而言是一个习得难点.笔者以CLEC和Brown两个语料库提供的语料为依据,对比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dare一词的使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在dare的用法上和本族语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学习者对于作为情态动词的dare以及dare的否定形式均使用过度;对于dare的某些类连接及用法存在着使用不足和误用.笔者进一步探讨了造成差异的原因,并强调语料库方法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英语情态动词的语义存在模糊性,给使用和理解造成了困难。情态动词多个义项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问题。主观性是英语情态的重要特征,因而,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从语法化理论,动力语义学框架和隐喻扩展理论来研究情态动词语义的历时演变和共时联系,为情态动词的语义分析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英语中的情态动词进行着不断深入的研究,试图找出它们的共性,构建一个统一的模式对其意义和用法进行归纳和概括。Palmer将英语中的情态动词划分为三大范畴:推测;义责;原动。这基本上概括了它们的语义。从应用语用学的角度来分析情态动词的语义,情态动词的意义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有意义渐进和意义重合。  相似文献   

15.
Palmer认为在英语语法中,最难描写的莫过于情态助动词系统(Palmer,1979:preface)。情态动词之所以纷繁复杂、难以描写是因为它们在各种英语文体中使用频率极高,并且表达的意义与人的情感和意念有看密切关系。由于情态动词的意义的多样性和模糊性,其否定形式及范围也是复杂多变的。我们可以依据Palmer对三类情态动词(推测性、义务性、原动性)和两种情态级别(可能级、必定级)的划分,对情态动词的否定范围及语义进行分类分级研究;同时,鉴于可能级和必定级情态动词否定之间的语义约同现象,对逻辑等式Not—Possible=Ncecssary—ot;Not—necessary=Possible-not在情态动词句式中的操作规律加以探讨,结果表明该等式为解释情态动词否定形式问的互补现象提供了逻辑依据。  相似文献   

16.
情态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和判断,是长期以来逻辑学、哲学,特别是语言学一直探讨的问题之一.情态动词是众多语言表达情态的主要手段.从现代汉语情态动词的研究成果看,学者们的精力主要还是集中在讨论情态动词的名称,词性,划分标准及范围以及个别情态动词的语义表达问题上,目前汉外情态动词的对比研究是汉语情态动词研究的薄弱环节,汉德对比方面更是几乎不曾涉及.众所周知,汉语和德语的情态动词是两种语言中相对应而又具有相对封闭性的一个语法和语义范畴,具有跨语言的可比性,这种可比性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对学习者会产生一定的干扰,从而导致迁移性语际偏误.因此,对汉语和德语的情态动词进行对比分析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中的中式英语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母语的负迁移和语义韵意识淡薄是制约英语口语水平的重要因素。而目前对母语负迁移、语义韵的研究多集中于写作与阅读,很少关注口语。本研究采用中介语对比分析和语料库分析的方法,对中式英语中存在的动名搭配错误、情态词语使用和语义韵进行研究发现:(1)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口语表达中存在动名短语误用、搭配偏差的问题。(2)在情态词语的使用上形式单一、表达不够委婉。(3)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母语负迁移。(4)语义韵意识淡薄使中国学习者在口语表达过程中套用汉语的词汇、句式、语法来表达英语,导致中式英语现象。可见,母语负迁移、语义韵意识淡薄是导致英文输出中的中式英语现象的主要原因,在英语口语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应避免由其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英语中一些情态动词亦可作主动词,对学习者而言是一个习得难点。笔者以CLEC和Brown两个语料库提供的语料为依据,对比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dare一词的使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在dare的用法上和本族语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学习者对于作为情态动词的dare以及dare的否定形式均使用过度;对于dare的某些类连接及用法存在着使用不足和误用。笔者进一步探讨了造成差异的原因,并强调语料库方法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英语情态动词教学实验研究,探讨了英语情态动词的多义性,并对英语情态动词进行了教学实验研究。通过传统语法教学与认知语法教学的对比实验研究,证实了概念隐喻理论和认知意象图式能够更好地帮助语言学习者理解和掌握情态动词。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中介语对比分析的方法,通过比较的方式发现中心情态动词在中国大学生学习者语料库和国际学习者语料库本族语子库中出现的总体频数上存在显著差异;并根据情态动词的多义性,对比同一个词在不同语义下中外学生的使用差异,最终从不同角度阐明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