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小学数学《标准》明确提出总体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初步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3.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数学中考试卷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涌现出一批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新题型.这些试题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知识经验,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初步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探究精神及数学实践能  相似文献   

6.
卞志新 《成才之路》2009,(18):49-4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总体目标中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因此,在数学学习中要多关注社会问题,尤其是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 ,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的数学知识 (包括数学事实和教学活动经验 )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 ,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和其它学科学习中的问题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以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了解数学的价值 ,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有效的数学例题教学 ,是学生获取数学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总体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在教学内容中设置的“综合与实践”部分,是数学课程中的一个较新的内容,这是《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一个特色。这个部分的设置,反映了数学课程与数学教学改革的要求,强调了数学学习的综合性与实践性。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因此,一些来源于自然、社会与其他学科中的现象和问题,能够反映一定的数学价值,能够表现出不同内容之间相互联系的中考题,是我们在数学复习中要特别关注的.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关于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这样叙述的: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总体目标中指出“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并强调让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了要培养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以及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股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的知识,采用各种数学实践活动策略,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使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主动探寻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5.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学好数学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义.""数学应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让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根据这一目标,这册教材在原义务教育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材…  相似文献   

17.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思维方式去观察社会,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这里明确要求我们:数学教学要尽可能贴近社会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由此可以看出,新课程改革强调关注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与联系。它与过去那种过分地强调学科教学专业化,致使专业教师对其他学科涉猎极少,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数学是使学生初步学会以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能力。应用数学的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由此可见,解决问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最主要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