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解斜三角形     
基础篇诊断练习一、选择题1.在△ ABC中 ,已知角 B =4 5°,c=2 2 ,b =433,则角 A的值是 (   )( A) 15°.     ( B) 75°.( C) 10 5°. ( D) 15°或 75°.2 .三角的三边之比为 3∶ 5∶ 7,则其最大角是(   )( A) π2 .  ( B) 2π3.  ( C) 3π4 .  ( D ) 5π6 .3.在△ A BC中 ,已知 acos A +bcos B =ccos C,则△ ABC是 (   )( A)等腰三角形 .    ( B)直角三角形 .( C)等腰直角三角形 .  ( D)等边三角形 .二、填空题1.在△ ABC中 ,若 3a =2 bsin A,则 B =.2 .△ ABC中 ,若 AB =1,BC =2 ,则角 C的取值范围是 .3…  相似文献   

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满足条件 a=4,b=3,A=45°的△ABC 的个数是().A.1 B.2个 C.无数个 D.不存在2.在△ABC 中,sin A=3/4,a=10,则边长 c 的取值范围是().A.((15)/2,+∞) B.(10,+∞) C.(0,10) D.(0,(40)/3]3.在△ABC 中,a:b:c=3~(1/2):1:2,则∠B为().A.30° B.60° C.90° D.120°4.在△ABC 中,∠B=30°,AB=2,AC=2,则△ABC的面积为().A.2 B. C.2或 D.2或4  相似文献   

3.
解斜三角形     
☆基础篇诊断检测一、选择题1.在△ABC中,B=60°,b=76,a=14,则角A的值是()(A)75°.(B)45°.(C)135°或45°(D)30°2.三角形的三边之比为3∶5∶7,则其最大角为()(A)π2.(B)2π3.(C)3π4.(D)5π6.3.在△ABC中,∠A、∠B、∠C的对边依次为a,b,c,若cosAcosB=ba,则△ABC是()(A)等腰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或直角三角形.二、填空题1.若三角形三个内角之比为1∶2∶3,则这个三角形三边之比是.2.在△ABC中,已知角A,B,C成等差数列,且边b=2,则此三角形的外接圆R=.3.在△ABC中,S△=a2+b2-c243,则角C=.4.已知锐角三角…  相似文献   

4.
A组一、选择题1. (北京市 )在△ ABC中 ,∠ C=90°,如果 tan A =512 ,那么 sin B的值等于 (   )(第 2题 )(A) 513.  (B) 1213.(C) 512 .  (D) 125 .2 .(重庆市 )如图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D中 ,∠ C =90°,AC =6 ,D是 AC上一点 ,若tan∠ DBA =15 ,则 AD的长为(   )(A) 2 .  (B) 2 .  (C) 1.  (D) 2 2 .3. (海淀区 )在△ ABC中 ,∠ C =90°,∠ B =2∠ A,则 cos A等于 (   )(A) 32 .  (B) 12 .  (C) 3.  (D) 33.4 . (河北省 )如图 ,E是边长为 1的正方形 ABCD的对角线 BD上一点 ,且 BE =BC,P为 CE上任意…  相似文献   

5.
2007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试一、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42分)1.已知x、y、z满足2x=y3-z=z+5x.则5yx+-2zy的值为().(A)1(B)31(C)-31(D)212.当x分别取值20107,20106,…,21,1,2,…,2006,2007时,计算代数式11-+xx22的值,将所得的结果相加,其和等于().(A)-1(B)1(C)0(D)20073.设a、b、c是△ABC的三边长,二次函数y=a-2bx2-cx-a-2b在x=1时取最小值-85b.则△ABC是().(A)等腰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直角三角形4.已知锐角△ABC的顶点A到垂心H的距离等于它的外接圆的半径.则∠A的度数是().(A)30°(B)45°(C)60°(D)75°5.设K是△ABC内任意一点,△KA…  相似文献   

6.
一、选择题1.若三角形的一个角等于其他两个角的差,则这三角形一定是().A.等腰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锐角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平分线所夹的锐角是().A.60°B.45°C.30°D.15°或75°3.如图,在△ABC中,AB=AC,BD=EC,AF⊥BC于F.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相似文献   

7.
有些几何题 ,若能仔细观察、把握特征、抓住本质、恰当地构造直角三角形进行转化 ,就会收到化难为易、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求边长例 1、如图 1所示 ,在△ABC中 ,AB=4 ,BC=3 ,∠ABC=1 2 0°,求 AC的长 .解 :经过 A作 CB延长线的垂线 ,垂足为 E.因为∠ABC=1 2 0°,故∠ ABE=60°.在 Rt△ ABE中 ,AE=AB· sin60°=4× 3 /2=2 3 ,BE=AB· cos60°=4× 1 /2 =2 .在 Rt△ACE中 ,AC=AE2 CE2=( 2 3 ) 2 52 =3 7.2 求角例 2 如图 2所示 ,在△ ABC中 ,AB=4 ,AC=2 1 ,BC=5,求∠ B的度数 .解 :作 AD⊥ BC于 D.设 BD=x,则 D…  相似文献   

8.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在△ABC中,sinAcosC<0,则△ABC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2.函数(x)f=asinx b的最大值是A.a b B.|a| b C.|a b|D.|a| |b|3.若α![0,2π),且1 cosα 1-cosα=sin-α"2"22cosα,则α的取值范围是2A.[0,2π)B.[π,π)C.[0,π)D.[π,π)224.设a=cos6°-1"3sin6°,b=2tan13°c=221 tan213°,"1-cos50°,则有2A.a>b>c B.c>b>a C.b>c>a D.b>a>c5.若y=2cosωx在[0,23]上是递减的且有最小值π1,则ω的值可以是A.2B.1C.3D.1236.函数(x)=cos x sin x的图像中相邻的两条f2255…  相似文献   

9.
1.4.2.(1)AB=CD.(2)∠AEB=∠CFD.3.12a.4.15°.5.10.6.①②.7.41a.8.①②③.9.D.10.A.11.A.12.D.13.D.14.D.15.证法一:在△BRP和△CPQ中,∵∠B=∠C=60°,BP=CQ,∠BPR=∠CQP=90°,∴△BRP≌△CPQ,∴RP=PQ.同理,PQ=QR.∴△RPQ为等力三角形.证法二:∵AB=BC=AC,∴∠B=∠C=∠A=60°.又BP=CQ=AR,∴△BRP≌△CPQ≌△AQR.∴PR=PQ=RQ.16.(1)连结AD,∵D为BC中点,△ABC为等腰三角形,∴∠DAE=∠DAF,∴△ADE≌△ADF,∴DE=DF.(2)在Rt△BDE和Rt△CDF中∠BED=∠CFD=90°,∵AB=AC,∴∠B=∠C.又ED=DF,∴…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正弦、余弦相互关系的两个公式 :1sin A=cos B(A和 B互为余角 ) ;2 sin2 A cos2 A=1(A为锐角 )。并能利用它们及其变形解决问题。二、教学重点正弦、余弦相互关系的两个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应用。三、教学难点公式的变形与应用。四、教学过程(一 )问题的提出1.直角三角形有关知识的复习。如图 ,Rt△ABC中 ,∠ C=90°,则 :(1)角的关系 :∠ A ∠ B=90°。   (2 )边的关系 :c>a,c>b;a b>c;a2 b2 =c2 。(3)边角关系 :sin A=ac,cos A=bc。2 .直角三角形中 ,三个角和三条边都有一定的关系 ,其中正弦与…  相似文献   

11.
我们先来看一个测验题的解法在△ABC中,求证sin~2A+sin~2B-sin~2C=2·sinAsinB·cosC。证明左边=1/2(1-cos2A)+1/2(1-cos2B)-(1-cos~2C)=cos~2C-1/2(cos2A+cos2B)=cos~2C-cos(A+B)·cos(A-B)=cos~2C+cosC·cos(A-B)=cosC[cosC+cos(A-B)]=cosC2cos1/2(C+A-B)cos1/2(C-A+B)=2cosCcos1/2(180°-2B)cos(1/2)(180°-2A)=2cosCcos(90°-B)cos(90°-A)=2sinAsinBcosC=右边  相似文献   

12.
☆基础篇课时一锐角三角函数诊断练习1.填空题 1.如图,Rt△ABC中锐角α,sinα=__,cosα=__tanα=C.cotα=__.(2)若α为锐角,β=90°-α,则sinβ=__,α,cosβ=__α,tanβ=__α,cotβ=α.(3)填>、<或=号;若0≤α≤β≤90°时,则sinα__sinβ,cosα__cosβ,tanα__tanβ,cotα__cotβ.(4)计算2.选择题(1)α是锐角,且sinα-cosα=0,则α为( )(A)30°.(B)45°.(C)60°.(D)10°.(2)Rt△ABC中,∠C=90°,α=5,c=7,sinβ、cosβ的值分别为( )  相似文献   

13.
董蔚 《时代数学学习》2005,(4):25-27,50
[知识要点]1 在 Rt△AB C 中,∠C= 90°,则 sin A=   ,cosA=   ,tanA=   ,cotA=      2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如表1)    3 当0°<α<90°时,sinα随着角度的增大而     ;cosα随着角度的增大而      表1     α函数值函数30° 45° 60°sinαcosαtanα典型考题解析图1例 1 (2004 年大连市实验区)在 Rt△AB C 中,∠C=90°,a=1, c=4,则sinA等于(  )                   (A)1515   (B)14   (C)13   (D)154例2 (2002 年江苏省常州市)如图 1,在△ABC 中,∠ACB=90°,…  相似文献   

14.
定理 设△ ABC的内心为 I,R,R1 ,R2 ,R3 分别是△ABC,△IBC,△ICA,△IAB的外接圆半径 ,则有R1 +R2 +R3 ≤ 3R,(1)R1 · R2 · R3 ≤ R3 . (2 )当且仅当△ ABC为正三角形时 ,(1)、(2 )取图 1等号 .证明 如图1,设 BC=a,CA=b,AB =c,因 I是△ABC的内心 ,则有sin∠ BIC=sin(180°- B+C2 ) =cos A2 .(3)由正弦定理及 (3)式可得R1 =a2 sin∠ BIC=2 Rsin A2 cos A2=2 Rsin A2 .同理可得R2 =2 Rsin B2 ,R3 =2 Rsin C2 .结合熟知的三角不等式sin A2 +sin B2 +sin C2 ≤ 32 及sin A2 sin B2 sin C2 ≤ 18,可得R1 +R2 +R…  相似文献   

15.
在选择题中常能见到如下一类的判定三角形形状的问题。例1 在△ABC中有(a~3+b~3-c~3)/(a+b-c)=c~2且sinAsinB=3/4,则△ABC必定是(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例2在△ABC中有(cosA+2cosC)/(cosA+2cosB)=sinB/sinC,则△ABC是(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相似文献   

16.
《中学教与学》2005,(10):43-44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正△ABC的边长为1,以点A为圆心、32为半径的圆与边BC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B)相离(C)相切(D)不能确定图12.如图1,PA切⊙O于点A,OP⊥弦AB.如果PA=15,⊙O的半径为8,则AB的弦心距等于().(A)6017(B)6417(C)15(D)不能求得3.在△ABC中,∠A=90°,⊙O分别与AB、AC切于点D、E,点O在BC上.设AB=a,AC=b.则⊙O的半径等于().(A)aba+b(B)a+bab(C)a+b2(D)ab4.如图2,PQ、PR、AB是⊙O的切线,切点分别是Q、R、S.若∠APB=40°,则∠AOB等于().(A)50°(B)60°(C)70°(D)80°图2图35.如图3,A…  相似文献   

17.
一、应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例 1 在△ABC中 ,∠A=1 2 0°,AB=3,AC=2 ,求 BC和 sin B。解 :过 C作 CD⊥ BA,交 BA的延长线于点 D,如图 1。∵∠ BAC=1 2 0°,∠ D=90°,∴∠ DAC=60°,∠ ACD=30°。在 Rt△ ACD中 ,AD=12 AC=1 ,CD=AC· sin∠DAC=2×sin60°=3。在 Rt△ BCD中 ,BD=BA AD=4,BC=BD2 CD2 =42 (3 ) 2 =1 9,∴ sin B=CDBC=31 9=571 9。例 2 已知 :△ ABC的边 AC=2 ,∠ A=45°,cos A、cos B是方程 4x2 - 2 (1 2 ) x m=0的二根 ,求 :(1 )∠ B的度数 ;(2 )边 AB的长。解 :(1 )∵∠ A=45°,∴ cos …  相似文献   

18.
三角形     
三角形A组1.两根木棒分别为 5cm和 7cm ,要选择第三根木棒 ,将它们订成一个三角形 ,如果第三根木棒长为偶数 ,那么第三根木棒的取值情况有 (   )( A) 3种 .  ( B) 4种 .  ( C) 5种 .  ( D) 6种 .2 .在△ A BC中 ,若∠ A∶∠ B∶∠ C =2∶ 3∶ 5,则△ ABC是 (   )( A)锐角三角形 .   ( B)直角三角形 .( C)钝角三角形 .  ( D )形状不能确定的三角形 .3.已知△ ABC中 ,∠ A =α,角平分线 BE、CF相交于 O,则∠ BOC的度数为 (   )( A) 90°+12 α.  ( B) 90°- 12 α.( C) 180°+12 α.  ( D) 180°- 12 α.4 .如图 …  相似文献   

19.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在△ABC中,若乙A=乙C一乙B,则△ABC一定为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2.在△A BC中,a、b、。分别为其三边的长,若a:b:。=12:35:37,则△ABC的形状一定为() 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3.若a、b、。为三角形的三边长,则下列各组情况中,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a=8,b=15,e=17 n__3:5 0。谧不二—.U=—,C=1 44 C .a=14,b=48,c=4 9 D.‘9,b=40,c二41 4.在△A BC中,a、b、。分别为乙A、乙B、乙C的对边的长.下列说法中错…  相似文献   

20.
《中学数学月刊》2001,(5):46-47
第一试(4月 1日上午 8:30 - 9:30 )一、选择题 (本题满分 42分 ,每小题 7分 )1 .a,b,c为有理数 ,且等式 a b 2 c 3=5 2 6成立 ,则 2 a 999b 1 0 0 1 c的值是 (   )(A) 1 999     (B) 2 0 0 0(C) 2 0 0 1 (D)不能确定2 .若 a· b≠ 1 ,且有 5 a2 2 0 0 1 a 9=0及9b2 2 0 0 1 b 5 =0 ,则 ab的值是 (   )(A) 95      (B) 59(C) - 2 0 0 15 (D) - 2 0 0 193.9已知在△ ABC中 ,∠ ACB=90°,∠ ABC=1 5°,BC=1 ,则 AC的长为 (   )(A) 2 3   (B) 2 - 3(C) 0 .3 (D) 3- 24.如图 ,在△ ABC中 ,D是边 AC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