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设置的三块新的学习活动,是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数学探究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课题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无疑,数学探究课题的设计是完成探究学习的关键。本文着重从理论建构的层面探讨基于数学探究的教学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2.
问题探究是目前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研究范围也在日益扩大,美国和西欧等发达国家的课程标准仍把问题探究作为一切数学活动的组成部分,成为数学课程的核心,整个数学课程都是围绕问题探究来展开的,在我国,刚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首次明确提出“数学问题探究”,所谓数学问题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  相似文献   

4.
新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理念中提出"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并指出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开展"数学探究"学习活动。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开展"数学探究"学习活动的难点之一,就是提出适当的数学探究课题。本文就此问题,给出了发现数学探究课题的四个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首次提出了"数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进一步重视和强化了"数学探究"的学习活动。建设促进高中生数学探究的课程资源库,能够积累更多的数学探究素材,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开展数学探究活动;可以从"融入课堂的数学探究资源库""源于教材的数学探究资源库"和"依托研究性学习的数学探究资源库"三个方面入手。开展数学探究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深刻地理解数学;学生有开展数学探究活动的热情和能力。  相似文献   

6.
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中明确将“数学探究”列为高中数学内容的新增板块,并强调:数学探究应贯彻于高中数学课程中.2004年10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布《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并在其中明确指出探究性(研究型课程)是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与创新精神、研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发展意识的课程.《标准》和《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标准(试行稿)》无论在教学理念还是教学内容上都强调了数学探究的重要作用,那么,很自然的一个问题是:这种数学探究重要作用是否也反映在教科书中呢?换句话说,数学探究在教科书中是如何呈现的?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的一个新理念: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包括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就是阅读数学文本的能力。通过阅读数学文本,能使学生进一步感悟数学语言,培养数学能力,从而提升综合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教版2003)《数学》七年级上册《探究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尝试探究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代数式进行描述;(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猜测——验证”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并使学生体会到与他人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的重要性;(情感与态度)体验到数学活动  相似文献   

9.
基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探究活动的要求,以椭圆的压缩定义、截面定义和光学性质为对象,开发了"椭圆再认识"数学探究多媒体课件.文章对此数学探究活动课件的开发进行详细介绍,为高中数学探究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教学目的中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探究性学习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尝试,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数学上的创新精神,敢于质疑、提问、反思、推广,初步经历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创造的过程,从而亲身体验数学探究的激情和愉悦.”  相似文献   

12.
“数学探究”(mathematical investigation)是近年来西方国家数学课程改革中大力提倡的一种数学活动.如,英国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把探究活动看做是GCSE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1996年颁布的《国家数学课程》(英格兰与威尔士)中,探究活动成为标准“运用和应用数学”(using and applying mathematics)中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在教育部颁发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由此可见,数学探究作为数学的—种思想方法,它是高中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同时,数学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又是高中数学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更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正一、对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的认识当前,创新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我国整个教育改革的灵魂和主要目标。在2003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要求把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的思想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在各模块和专题内容之中,并在高中阶段至少安排一次较为完整的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活动。应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把数学探究、数学建模与综合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近年来高考数学科的考试说明中指出,命题强调能力立意,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刚刚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首次明确提出“数学探究”.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  相似文献   

16.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数学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学好数学、培养数学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数学学习中,教师通过作业设计,使学生获得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中,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学会数学学习的方法.然而,当前有些初中数学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中提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意识到: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与我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  相似文献   

18.
按《现代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探究是指“探索研究”,即努力找出答案、解决问题.《辞海》对探究的解释是,“深入探讨,反复研究”.布鲁纳说:“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用很大的篇幅提到“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  相似文献   

19.
数学文化的渗透对于实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理念具有重大意义,它既展现数学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又为学习探究提供素材,是进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极好形式。数学文化的渗透采取数学美学、数学与人类发展、数学与文化教育等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黄英 《教育》2012,(30):53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明确指出,数学学习的首要办法应由单纯的回忆、仿照和练习转变为自主探究、协作沟通与理论创新;数学课堂由单纯教授常识的课堂转变为学生自动从事数学活动,构建本人有用的数学思维的场所;数学教育应该是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常识的背景和经验出发,向他们提供充沛的从事数学活动和沟通的时机,协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实了解和把握根本的数学常识与技术、数学思维和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