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拉松赛事对推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以我国马拉松赛事现阶段的发展态势为出发点,围绕新冠肺炎疫情下马拉松赛事的发展困境及复赛路径展开研究.结论:疫情致使办赛主体运营遭受冲击、赛事衍生产业受到影响、疫后管理服务面临挑战等方面给马拉松赛事的发展造成困境;提出加强马拉松复赛前期保障...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基于媒介生态系统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立足于马拉松赛事和传播媒介的基础之上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本研究认为,马拉松赛事媒介传播效果影响因素主要为马拉松赛事管理体制、传播媒介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马拉松赛事竞技性与体验性相结合、传播媒介的社会公信度;马拉松赛事媒介传播的"市场定位"、马拉松赛事受众者的素养等。  相似文献   

3.
马拉松赛事的消费趋势和经济影响的研究对马拉松赛事各方面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对2016—2018南京马拉松的参赛者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在得出参赛者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参赛者的消费情况,运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赛事产出效应、所得效应、税收效应、乘数效应等经济影响指标。梳理目前南京马拉松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中的原因,最后针对优化赛事品质,提高赛事经济效益,从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上海国际马拉松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观察法等方法,研究马拉松赛事导向下的城市意象构建。基于对马拉松赛事与城市意象互动关系的文献梳理,从马拉松赛事线路规划、传播媒介报道、权力关系介入等视角,探寻马拉松赛事嵌入城市意象构建的机理,提出马拉松赛事构建城市意象的有效途径。建议建立健全马拉松赛事负面事件预警与应急机制,以化解马拉松赛事导向下的美好城市意象构建风险。  相似文献   

5.
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智慧马拉松赛事的价值、发展困境与破解对策,并结合中国智慧马拉松赛事的特点,对其发展提出建议:完善智慧马拉松赛事科技信息体系,在赛事数据的开放、共享和"体育+"战略的引领下形成智慧马拉松全产业链运营模式;构建智慧马拉松赛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从业人员智能应用素养培训;打造智慧马拉松精品赛事,开展更多具有差异化的智慧马拉松赛事;加快制定智慧马拉松赛事规范和信息标准,建立智慧马拉松赛事产业运营体系。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对江苏省马拉松赛事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的调查,研究新冠疫情期间江苏省马拉松赛事开展情况及其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研究发现:江苏省马拉松赛事受疫情影响而暂停举办或取消赛事,马拉松运营企业营收大幅减少,线上马拉松赛事崭露头角。疫情对马拉松赛事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具有差异性。研究结论:赛事核心利益相关者应统筹组织协调安排赛事开展、调整赛事赞助方案,企业营收减少;赛事蛰伏利益相关者需要转化赛事品牌传播途径,调整休闲娱乐方式;边缘利益相关者的经济来源受阻,自我价值无法实现。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15年浙江开化国家公园越野赛和宁波山地马拉松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两场赛事的现状和参与者进行研究,调查越野跑参与者的年龄、收入、学历、来源地等基本特征,并发现参与者开始训练时间和参赛经历等特点。研究认为,未来马拉松越野赛在赛事方面应加强赛道规划、项目设置、赛事难度、比赛日期、天气因素、医疗服务、救援力量。在服务方面应提高信息提供、赛事服务、志愿者服务。在赛事开发方面,丰富媒体宣传及公关活动,因地制宜,结合旅游、商贸,开发相关衍生产品,降低办赛经济压力。  相似文献   

8.
从马拉松本地赛事参与者视角讨论了马拉松赛事文化和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关系。首先构建了马拉松赛事文化和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指标结构,进一步提出马拉松赛事文化和城市居民幸福指数关系的理论假设模型,以2016年参加杭州马拉松比赛的杭州籍运动员、工作人员等520人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马拉松赛事文化构成3个预测模型分别为:1)由马拉松赛事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构成对居民幸福指数社会条件的影响模型(R^2=0.018);2)由马拉松赛事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对居民幸福指数身心健康的影响模型(R^2=0.059);3)由马拉松赛事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对居民幸福指数自身因素的影响模型(R^2=0.045)。研究发现,马拉松赛事文化主要通过其形成的物质文化现象作用于居民的身心健康,从而提升幸福感。研究结果预示,马拉松文化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研究可对马拉松文化如何改变居民的生活方式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城市马拉松热现象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城市马拉松热现象主要体现在赛事数量、参赛人数与举办城市持续“井喷”,赛事规模不断扩大,申办赛事城市居高不下等。究其原因:提升城市形象、城市美誉度和城市知名度等发展营销诉求;提升城市体育产业发展诉求以及马拉松爱好者超越自我诉求三者共同催生了我国城市“马拉松热”。存在不足: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还存在着粗放管理、风险管理不足以及参赛人员猝死等问题。建议:提升赛事管理能力,探索符合城市自身实际的城市马拉松赛管理模式;加强赛事风险管理,强化赛事安全保障机制;加强赛事医务监督,构建全程移动救助体系;同时跑马者亦需加强自我保护,量力而行。  相似文献   

10.
“马拉松跑”是我国体育产业大发展的代表性运动,政府部门和中国田协连续出台多项措施推动马拉松赛事的科学化发展。“马拉松跑”已经成为推动全民健身、弘扬体育文化、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平台,成为发展体育产业、推动体育领域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引擎,有效带动健身、休闲、娱乐、旅游和设施装备等相关产业发展,使我国马拉松赛事的关注度和产业效应不断增加。采用文献法、调查法、逻辑法等,对我国当前马拉松赛事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当前我国马拉松赛事增长速度虽快,但由于缺乏科学化发展规划和相关专业人才,导致大量赛事之间盲目模仿,在赛事组织、赛事内容、赛事营销、品牌建设等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同质化”问题,特色和内涵缺失。建议通过建立多方合作的组织机制、建立多样化的竞赛体系、提升马拉松赛事品牌质量、培育全面监管下的产业市场、加强行业人才队伍培养的方式消解“同质化”问题给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其实现科学化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研究以政府协调治理为理论基础,以“主体-场景-行动”为治理逻辑的分析框架,指出马拉松赛事风险治理的困境,提出马拉松赛事风险政府协调治理的实现路径。研究认为,马拉松赛事风险治理存在治理主体对赛事风险治理认识不够、赛事风险场景的精细划分比较笼统、赛事风险应急合作治理行动的基础支撑条件不完善等困境。应从更新治理理念、转变治理主体的角色认识,优化场景划分、夯实场景的精细化和数字化;强化行动效益,夯实赛事风险治理的行动基础3个方面推进治理。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和数理统计法等,以2013—2018年我国举办的马拉松赛事为研究对象,基于对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以理论力学理论为指导,构建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动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动力机制理论模型,并对动力机制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动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2)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动力的测量指标、影响因素均与综合指数呈正相关关系(R>0.45);3)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不同年度的综合动力值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F=0.284,P>0.05);4)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不同影响因素和动力要素的动力值存在显著性差异(F=30.504,P<0.01)。我国马拉松赛事需要从协同发展、市场化运作、赛事创新、政策落实等视角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马拉松赛事的健康与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湖北体育科技》2018,(9):756-758
通过对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采用文献资料法、SWOT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马拉松+旅游"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我国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提供发展策略。研究发现"马拉松+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地方政策支持、进入门槛低等优势,但由于马拉松赛事在近些年增长过快,在发展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马拉松赛事发展以及与旅游行业的融合。建议充分利用地域文化特色,加强马拉松办赛水平完善赛事组织管理工作,并与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相融合,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国民体质健康建设。  相似文献   

14.
《湖北体育科技》2018,(12):1054-1056
在中国经济发展驱动、城市开放使然、全民健身战略实施和赛事审批制度改革等主要原因影响下,我国城市马拉松呈现快速发展之势,但在发展中存在跑友对马拉松的认识、赛事经营策略和赛事细节服务等不足的突出问题,提出拓宽赛事宣传渠道、提高赛事服务质量、普及高校马拉松运动和加紧赛事资源开发等发展策略,促进我国马拉松赛事快速健康的发展,对助推我国体育强国梦早日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定量研究马拉松赛事"四力"传播效应对马拉松赛事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为马拉松赛事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及相关数据。构建了"四力"传播效应4个维度对马拉松赛事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模型,选取105个马拉松赛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验证了"四力"传播效应4个维度正向影响赛事核心竞争力,正向影响赛事专业度、辨识度、认可度,相关理论模型具有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每变动一个单位,马拉松核心竞争力相应变动8.044、36.0332、26.014、17.359个单位。其中,公信力对马拉松赛事专业度拉动最为显著,公信力每变动一个单位,专业度会相应变动23.43个单位;公信力和引导力对赛事辨识度的拉动效应显著,均在4个单位以上;影响力、公信力和引导力对马拉松赛事认可度的拉动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6.
《体育与科学》2021,(1):98-105
赛事赞助市场对马拉松赛事迅猛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也逐步成为马拉松赛事运营机构、媒介及企业关注的问题。研究者抽样访谈江苏、北京、上海、福建、广州等五地的体育管理部门、专家学者、马拉松赛事企业中的相关人员,对访谈样本运用扎根理论进行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构建了1个核心范畴、5个主范畴、23个子范畴的中国马拉松赛事赞助市场影响因素模型。通过信度分析及验证性因子分析,最终验证确定了马拉松赛事赞助市场影响因素,研究结论有助于提高中国马拉松赛事运营水平,为规范赞助市场开发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伴随着马拉松热,越野跑赛事在我国迅速发展。赛道路况复杂、户外天气多变等因素,导致越野跑赛事危险性较高。加之我国越野跑赛事起步晚,发展尚不充分,致使部分越野跑赛事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事故,更是敲响了警钟。安全性是越野跑赛事乃至整个体育赛事的根本,提高越野跑赛事的安全性迫在眉睫。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以提高越野跑赛事的安全性为逻辑主线,以第四届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为例,对越野跑运动赛事组织标准、越野跑运动员的自身安全意识与赛事风险认知、越野跑赛事标准的执行、越野跑运动赛事准入制度、越野跑赛事监督等方面进行分析。基于此,对提高越野跑赛事的安全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归纳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2011年-2012年我国新四大马拉松赛事的基本情况进行研究,认为马拉松赛在推动全民健身、塑造城市品牌、提高城市精神文明程度、促进主办城市经济增长、促进当地企业发展等方面对城市发展起积极的作用,建议打造品牌赛事,使更多的人快乐、健康参与马拉松。  相似文献   

19.
以马拉松四大满贯为例,利用网络“跑记”数据,采用词频分析和对应分析方法对城市马拉松赛事品牌形象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①参赛者对马拉松赛事举办城市特色的感知是其对赛事品牌形象感知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参赛者对不同马拉松赛事品牌形象的感知中,与马拉松运动相关的形象内涵具有较大的相似性;③办赛城市特色是参赛者对不同马拉松赛事形象感知差异化的重要来源。研究结果为马拉松赛事主办方依托办赛城市特色积极打造独一无二的赛事品牌形象,提升赛事吸引力和竞争力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深入剖析高质量马拉松赛事的吸引力感知维度,对比掌握部分普通赛事报名不足的主要因素,探究不同马拉松赛事的吸引力问题。基于跑者需求侧视角探讨马拉松赛事的吸引力感知维度,指出赛事吸引力是今后打造头部IP马拉松赛事的主要着力点。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首先,基于扎根理论从众多错综复杂影响马拉松赛事吸引力的因素中提炼了赛事质量、过程体验、参赛成本和赛事服务4个关键维度;其次,采用量化分析识别了4个感知维度的不同影响力,同时检验其对跑者再次参与赛事意愿的预测能力;最后,基于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客观精确结合,分析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