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4 毫秒
1.
以亚项群和各项目为基本单位,以第8—11届全运会为背景,对广东省全运会游泳项目竞技特征进行全面分析,结果显示:在第8—11届全运会竞技中,体能主导类的速度性项群为广东省全运会游泳项目上的传统优势项群,耐力性项群为广东省全运会游泳项目上的弱势项群;广东省竞技实力特征为优势项目单一;提示广东省游泳队应按各项群和项目竞技特征进行合理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辽宁省代表队在近八届全运会上的整体表现,着重从金牌数、奖牌数、名次、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竞技体育实力曾经数次进入前三,但在最近两届全运会上辽宁省竞技体育实力有所起伏,甚至排在第三集团中下水平;今后要力争重新进入第一集团并稳守前三;建议应以优势项目为领头羊,以潜优势项目为突破点,全面拓展竞技体育项目,积极探寻全运会金牌新的增长点,确保辽宁省第13届全运会竞赛目标的实现及竞技体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6-11届全运会各地奖牌、排在前8名和前10名的成绩进行统计,结合东道主效应、奥运奖牌带入以及运动员交流等政策要素影响,分析并展望第12届全运会上我国优势、比较优势竞技实力区域集团的变化。结果显示,传统的“三足鼎立”之势会被“多强对抗”态势取代,辽宁携东道主之势,必将弥补“奥运奖牌带入”的不足,重现“辽老大”辉煌;浙江仰仗奥运游泳项目强势爆发金牌纯度最高,有望在本届全运会冲出第三集团,向第二集团迈进。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以历届全运会和奥运会成绩为考核依据,对西部12省(市)竞技体育竞争实力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西部竞技体育存在明显差距;四川、内蒙古和广西名列西部竞技体育发展前三位;第四届全运会上西部取得最好成绩,第五届全运会后,西部获取的银牌和铜牌数量逐渐趋于平稳发展态势,金牌数处于下滑趋势;没有传统优势项目和形成区位发展优势,奥运的贡献度也较低;男女发展区域平衡.建议增加体育经费投入,重点突出抓好夺金项目,调整项目结构布局,以四川为中心整体构建西部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第11届全运会参赛项目布局分析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对天津市第11届全运会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布局进行分析,探讨天津市竞技体育发展及备战第12届全运会的启示。研究结果表明:(1)天津市第11届全运会参赛项目中排球、网球、水球、击剑、沙滩排球、武术套路、跳水、柔道、游泳、自行车10个项目为比较优势项目;(2)比较潜优势项目有足球、乒乓球、体操、举重、跆拳道、田径6个项目;(3)保持比较优势项目竞争实力,提升比较潜优势项目竞争实力,结合项目特点,实现男女项目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确保天津市12运会竞赛目标的实现及竞技体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湖南省竞技体育发展态势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显示,湖南省竞技体育在第7、8、9届全运会金牌榜上进入全国第二集团行列,而竞技实力则居于第二集团之后;在第25~27届奥运会上获得9枚金牌,排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4位;21世纪,应将目标定位在“保持在全国第二集团行列,力争再创辉煌”。因此,可采取战略决策调整、区域项目整合、优势项目同群扩散、重点发展体能优势小项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全运会田径竞技实力各等级区域构成的动态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数理统计等方法,以第6-10届全运会田径比赛的前3名成绩为依据,借鉴区域划分理论与评价系统态势的方法时我国参加全运会的各省市进行区域等级划分并针对性地研究战略对策.研究表明,各田径项目竞技实力区域分布呈明显的非均衡性且各个地区各个项目也呈现出动态发展态势.针时田径等级区域构成的动态变化,我国应制定各区域项目分工发展下全国田径竞技格局优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我国竞技田径项目项群区域性特征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采用快速聚类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和文献资料法,对7-11届我国全运会各区域田径项目项群的比赛成绩以及男、女子比赛成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田径项目项群发展极不平衡,各区域竞技实力处于动态变化状态,有6个地区在不同项群上具备领先优势,山东实力最强,宁夏、青海、湖北、贵州、西藏为我国竞技田径落后区域,而男、女子项目项群区域特征各异。合理利用资源、巩固优势的同时注重项目合理布局;科学发展青少年田径人口,形成合理的田径运动人才梯队;通过跨区域竞技田径人才流动,缩小区域之间差距,是实现我国田径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及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分别从陕西省、西部地区及全国等不同区域视角,并借鉴区域产业比较优势理论,以我国第十、十一及十二届全运会运动成绩为主要依据,对陕西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得出陕西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及其发展特征,并提出陕西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培育的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以第8-11届全运会隔网对抗项目比赛前3名成绩为依据,借鉴区域划分理论对我国参加比赛的各地区竞技实力构成的等级区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东部沿海地区、北部沿海地区、长江中游地区为优势区域,西北地区毫无实力可言;男、女子各届等级区域竞技实力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女子竞争较男子更为激烈;各项目等级区域分布各异,表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奥运会区域竞技格局的动态演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罗智 《体育与科学》2005,26(3):68-72
本文以各区域各项目群体为研究单位,通过对24-28届夏季奥运会上各参赛国各项目成绩统计分析,研究各区域竞技格局的动态演变情况,结果表明,奥运强势板块由欧洲、亚洲和北美洲构成,弱势板块由大洋洲、南美洲和非洲构成,强势板块中,欧洲奥运竞技格局较为稳定,各项目群体竞技实力的时间变化情况不大,亚洲和北美洲男子体现优势项群的稳定性,而女子优势项群呈现出多极化趋势;弱势板块中,南美洲和非洲奥运会竞技项目比较单一,且大多表现出竞技的非连续性,女子为甚.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比较分析法,对福建省田径竞技水平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福建田径竞技水平在第12届全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一些传统优势项目依然在爬坡没有良好表现,新老队员交替以及队伍管理上存在一些不足等现象,针对以上问题为使福建田径再创新高,作者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比较分析法,对福建省田径竞技水平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福建田径竞技水平在第12届全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一些传统优势项目依然在爬坡没有良好表现,新老队员交替以及队伍管理上存在一些不足等现象,针对以上问题为使福建田径再创新高,作者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辽宁省第6—11届全运会田径竞技实力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在第6-11届全运会田径竞技中,耐力性项群是辽宁田径竞技的优势项群;目前,辽宁田径只有铅球、链球、全能有明显优势,中长跑已不再具备绝对优势;从而提示辽宁田径必须采取措施阻止下降趋势并保持原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与数理统计法,依据竞技体育比较优势理论,在计算出东北三省第11届全运会各项目比较优势指数的基础上,对东北三省竞技体育的项目群体进行了等级划分,找出了东北三省的优势项目,最后提出东北三省竞技体育项目布局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我国奥运会优势竞技体育项目的竞争态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我国25~27届奥运会获得的奖牌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竞技体育的整体实力呈现出递增性的发展态势,男、女竞技体育项目的分布呈现出失衡性发展,女子的竞争实力优于男子。我国优势竞技体育项目的分布区域呈现出稳定性的态势,夺金项目主要集中在体操、跳水、乒乓球、羽毛球、举重、射击等。中国队要在2004年和2008年奥运会上保持目前的优势地位应巩固原有的优势项目,拓展新的优势项目,加强基础项目中的重点小项突破,提高集体项目的实力,在后备人才的培养方面制定长期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7.
陕西竞技体育发展态势及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西部体育强省是陕西省委、省政府向陕西体育提出的任务目标。竞技体育是建设体育强省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对第9-10届全运会西部前3名省区的对比分析,明确陕西竞技体育水平在西部所处的位置与优势,提出建设西部体育强省竞技体育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西部竞技体育竞争实力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据统计法、奖牌赋值法和比较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西部大开发10年来西部12省份(市)参加的3届全运会和2届奥运会所获取金牌、奖牌数及其项目特征、性别特征等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西部竞技体育竞争实力整体薄弱,奥运金牌贡献率低;四川是西部竞技体育发展的坚实力量,广西和陕西紧随其后;西部全运奖牌发展呈现中间下滑、整体上升的趋势,夺金项目较集中;奥运夺金区域主要分布在四川、广西、陕西等6省;西部竞技体育发展存在男强女弱现象。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第11届全运会田径比赛项目各地区所取得的前8名竞技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并以横向比较的方法对中国田径竞技实力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重点剖析,研究各地区竞技实力构成及差异.结果表明:山东、辽宁与江苏竞技实力显著强于其他地区;短跑、中长跑、投掷类项目竞技区域的广泛度相同,竞技集团之间实力差异比较显著;跳跃类项目的区域竞争范围略窄;全能项目主要被辽宁地区所垄断.提出进一步优化战略布局;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资源互补;加强地区交流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湖北省在近四届全运会成绩的分析,湖北省优势项目为网球、体操、羽毛球、游泳、赛艇、皮划艇和跳水,优势项目主要集中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和技战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夺金项目布局面狭小,没有形成团队优势。必须调整和完善竞技项目设置,合理进行项目布局,从而提升竞技运动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