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法上看,“教教材”是动宾关系,“教”是动作,“教材”是对象;“用教材教”足偏正关系,“用教材”是手段方式,“教”是核心动作。不同的语法关系标志着不同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课程改革带来了许多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作为教学开放性理念之一的教材观给广大教师提供了无限创造和发挥的空间。“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观念已经被广泛认同和接受,并付诸教学实践中。小学科学课教师也要树立用“教材教”的观念,即在以教科书为主要凭借的基础上,以“用教材教”的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高中历史教师因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在“教”教材方面狠下工夫。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化教学行为,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高中历史教师若不转变教材观,还死抱着传统教法不放,可能会落伍于课程改革大潮。那么,高中历史教师怎样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呢?  相似文献   

4.
袁雄敏 《科学课》2009,(4):10-11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本质上是对待教材的两个过程。首先是“教教材”,“教教材”是基础,然后是在“教教材”的基础上“用教材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5.
教材是体现学科体系,承载学科内容的重要载体,其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在推动课程改革过程中,专家们大力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他们提出,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应是课程的开发者。课改七年,专家们倡导的教材观早已深入人心,对“用教材教”几乎每一位教师都能说上一些,然而一些教师对“用教材教”的认识还是模糊不清的,在理解和实践“用教材教”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有失偏颇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用教材教”意味着教师要充分发挥主体意识,研究、挖掘教材,发现其优点和不足,对教材增补、删减、置换、重组,并结合实际,灵活教授。同时,教师应借助教材自匀工具性,对其进行合理整合,让教材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教师的备课已从“备教材”走向“备学生”,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其实,备教材与备学生并不矛盾,备教材是备学生的重要手段,关键是教师不能为教材所限,要学会“用教材教”。笔者认为,“用教材教”主要是指教师备课过程中要对教材所涉及知识进行深挖与拓展。下面以“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中的曲辕犁为例,谈谈自己在备课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两年多的调查表明,用教材教和教教材仍然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传统课程重视“教教材”,教师的创造力受教科书限制。新课程则提倡“用教材教”,即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9.
教材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教材观。一般人认为,把教材当作知识的载体,师生注重学教材,这种方式被理解为“教教材”。在新课程改革的引领下,一部分学者提出“用教材教”,强调教材的示范功能。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这种观念上的变革,既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高中历史教师因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在“教”教材方面狠下功夫,底蕴十足。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化教学行为,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高中历史教师若不转变教材观,还死抱着传统教法不放,可能会落伍于课程改革大潮。那么,高中历史教师怎样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呢?这既是摆在我们每位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也是亟待解决的新课题。笔者近两年在参加国家级课题及“校本教研与教学优质化研究”实验、及我校初中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中,进行了大胆探索、有益尝试。实践让笔者深深体会到高中历史教师要从“教”教材转变到用教材“教”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教材的使用呈现出与旧课程不同的理念,这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教”理念的提倡,意在提醒教师,教材不是“圣经”“法典”,而是教学所凭借的资源,因此理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要立足“一切为了学生”的出发点,依据新课程标准,根据“教”和“学”的实际,灵活处理教材。当然,“用教材教”关键是“用”,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因此,教师必须摒弃“教教材”的传统观念,树立“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灵活地、创造性地整合内容活用教材。  相似文献   

13.
尹艳荣 《宁夏教育》2004,(7):106-107
我认为在教学科学课中,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教”是通过这种方式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学生能亲自体验和实际感觉到的事物及现象为基础,密切联系日常生活,及时选用能进行制作的内容,与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等内容充实教材,也是教材活用的一种,因为尽管科学教材是新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教师教学越来越不能过分依赖教材。为此教师应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材观,因为“教教材”的教学常常把目标单一的定位于教知识,“用教材教”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态度的过程中。而当今《科学》教材还没取代《自然》教材,各种版本的《自然》仍在使用中。因此,科学启蒙教育更要求教师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现行的《自然》教材进行大胆的解析和整合,以实现科学教育的实效性。a.把握教学目标,用活教材。教材是什么?自然特级教师路培琦老师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用教材教”,而不能简单地“教教材”,这是新课程理念之一。但语文教师在失去“教教材”这根传统意义上的拐杖后,陷入了教学内容虚无的困境,想要“用教材教”,却不知道该用教材“教些什么”。面对这个困难,不少专家指出只有对教材二度开发,才能真正做到“用教材教”。  相似文献   

16.
科学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需要指出的是,“用教材教”并不是脱离教材的施教,而是为更好地使用教材,达到用活教材之效果。因此,科学教师只有认真研读教材,在领会教材意图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教师不再是课程的单纯的消费者和执行者,而是课程的策划者及设计教材者”。教师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用”教材教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提供的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根据达成目标的需要,悉心进行课程内容的加工、调整、组合、补充、改编、新编;“教”教材是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注重结果,学生被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其主体性培养和发展。丁老师在“时、分的认识”教学中,不按知识顺序“由上而下”进行教学,基于教材又再生教材,注重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现行人教版(普高版)与北师大版(职高版)教材关于通货膨胀内容的分析比较,提出教师应正确对待和使用教材这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不惟“书”是从,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相似文献   

19.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总体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展开。这就要求教师“用教材教”,转变“教教材”的单一、封闭的落后方式。“用教材教”必须以课程内容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必须关注,领会教材编撰的意图(要实施的课程内容),把教材内容定位于实现课程内容的凭借,手段和途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高培权先生发表于《语文学习》2006年第10期上的《“教教材”与“用教材教”辨析》(以下简称《辨析》)一文,批评“用教材教”这个理念“缺乏科学性,谈不上先进性,实在难以操作,只能使人难识语文教学的本真,陷入表面的虚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