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方法论与行动指南1.方法论的领悟金吾伦指出:人居环境的方法论的核心是整体论方法论。它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当代科学的新成就——复杂性科学,从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方法论。还原论与整体论的辩证统一在发展过程中,仍坚持整体的追求,这是一种"生成整体论"。西方  相似文献   

2.
罗伊·巴斯卡的批判实在论隐含着一种关于科学的"多层统一"的观念。在本体论和方法论两个层面上,这种"多层统一"观既批评了以物理科学为范本的传统的科学统一观,又批评了过于强调主观意图与局域性历史情境等因素并否定统一的科学整合观。从而,这种"多层统一"观提出了阐明科学统一问题的第三条进路。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就胡适的治学方法论形成的渊源从文化的角度进行了探讨,认为他的方法论体系是西方近代的科学精神和方法与中国学术文化传统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一些典型的案例,简要地从"为了科学而献身、科学创新方法论、思想观与文化观、以科学造福人类、长期执着于教坛"5个篇章,论述了物理学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雄伟壮丽的科学史诗。旨在揭示它具有素质教育的奇效。  相似文献   

5.
《墨经》是天下奇书,其表达形式简练出奇、其表达内容长于逻辑科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奇迹。《经上》和《经说上》的科学概念、逻辑学、范畴论、方法论和止式论证等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学中的精华,值得继承弘扬。  相似文献   

6.
舍勒的哲学人类学是内在于现代人本主义和文化哲学的重要理论形态。在哲学研究气质上,舍勒哲学人类学超越了乐观与悲观的两极对立。蕴涵着深刻的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特征;在人的研究的思路上,开创了对人的存在的本体论观照的新视野、存在论研究的新领域并确立了新的哲学研究范式——人类学范式;在哲学史的发展中,克服了传统哲学对于人的片面理解,以科学与形而上学相结合的方法论超越了传统哲学方法论的片面性,并对整个现代西方哲学进程产生了总体影响;同时也为所有关于人的科学奠定了基础。而舍勒哲学人类学的局限则体现在缺乏前后一致的方法论和缺乏实践维度的观照。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的复兴是要求以儒学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文化的复兴.然而,长期以来,在儒学与科学的关系上存在许多模糊认识.对模糊认识的消除以及儒学与科学相容性的充分认识,对于传统文化的复兴至关重要.香港中文大学陈方正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刘钝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尚智丛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郭世荣教授和沙龙领衔科学家、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马来平教授等专家学者围绕着"传统文化对科技的作用"在科学与儒学的关系问题上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论争.  相似文献   

8.
从“以我观之”到“以道观之”:20世纪的方法论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方法论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首先,从"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到"大胆假设,小心反驳";其次,库恩否定科学发展不同阶段之间进行比较评价的共同标准,法伊阿本德主张"什么都行",新实用主义者普特南主张理论和方法的相互循环;再次,西方文化内部存在着自然科学对社会一人文科学的殖民化,同时也出现了社会一人文科学方法论上的"非殖民化"运动。如何从以现实中的"小我"和"大我"观之,逐渐过渡到始终作为理想而引导我们去自我改善的"我们"观之,将是新世纪科学方法论研究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论传统德育方法论思想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德育方法是在德育活动中联系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德育内容的纽带和桥梁,是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必备要素。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伦理道德文化,这种文化的核心是德性文化,其德性文化中蕴涵着丰厚的德育方法论思想,诸如潜移默化的方法论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的方法论思想、修心育德的方法论思想、生活实践的方法论思想、保持心态平衡的中庸方法论思想、因材施教的方法论思想、循序渐进的方法论思想和启发诱导、礼乐结合与寓教于乐的方法论思想等等。认真研究和深刻挖掘传统德育方法论思想,对于建构科学的德育方法论的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借鉴价值,对于克服德育低效,提升德育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SSK(科学知识社会学)在早期一经产生,便由于其激进的社会建构论观点,在本质主义的本体论、规范主义的认识论与自然主义的方法论之间存在着矛盾。为了克服这些矛盾,后SSK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情形。这种文化转向,借助彻底的自然主义方法论,显示了科学的实践性、语境性、异质性和偶然性特征。进一步分析表明,后SSK研究的哲学取向在于,它强调的是实践合理性、混合本体论和干预性介入。后SSK的"文化转向"研究在一定程度上,SSK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胡适以"科学方法论"的倡导者自居,对五四以后勃兴而起的疑古思潮影响巨大.胡适由治诸子学入手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清理,以此实践了他的方法论并使之系统化.至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胡适对"疑古"渐生疑窦,而对其所倡方法论加以反思.从对胡适所治诸子学的前后变化中,恰能看出胡适疑古学本身的嬗变及疑古派分化的某种端倪.  相似文献   

12.
"基于设计的研究"是学习科学在研究方法论上的一个重大创新.本文以"基于设计的研究"的两大先驱及其经典研究为线索,追溯了其孕育与诞生的历史,并在此基础上从两大教育研究传统的碰撞与融合这一角度解读了"基于设计的研究"的基本特征、理论框架与关键范畴及其背后的工程学隐喻,最后展望了"基于设计的研究"要想成为一种成熟的教育研究方法论在未来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些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3.
"文化"一词最早由文化人类学创始人埃德加·泰勒引入英语世界并下了定义,他的文化研究方法论是19世纪文化进化论思想的聚焦。20世纪泰勒的文化方法论研究的"整体性"和"复杂性"思维,促成了"文化"观念的多元模式和"文化"在方法论意义上的"复杂性"态势。  相似文献   

14.
对传统文化的定位及其发展在当前有极为不同的观点与努力方向,但这缺乏方法论上的发明,可以从梁漱溟等人分析中西文化的方法论得其启发,确认解决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论是要在对现代化的全盘承受中确认我国固有文明的道德与价值。  相似文献   

15.
心理—道德教育是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融合与互补,是在中国教育的现实土壤上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论建构起来的一种新的教育形态。中国学校教育的现实为心理—道德教育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文化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论为心理—道德教育的形成积淀了深厚的理论根基。心理—道德教育的提出是中国文化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16.
高倩 《现代企业教育》2008,(24):186-187
胡适是中国现代学术思想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用现代西方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哲学史。他结合乾嘉朴学与西方的实验主义思想,逐步构造出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为指导思想的科学方法。本文试从胡适实验主义方法论的基石和核心两个方面,来探讨他是如何将科学方法论与中国传统丈化相互融合,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开辟新的思路,以此推动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发展进程的。  相似文献   

17.
在建构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因循思辨的历史哲学传统,也没有照搬实证主义的分析模式。他们认为,研究社会历史这样的复杂性问题,需要借助于哲学和科学之间的方法论空间,需要哲学方法和科学方法的综合集成。历史唯物主义开辟了一条哲学思辨与科学实证相融合的社会历史研究路径,在方法论原则上具有"哲学—科学二重性"。  相似文献   

18.
“德治”思想为儒家独创,反映了儒家的基本主张。它在中国古代史上被当做正统与经典,在政治舞台上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影响深远。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其进行分析,从中汲取有益的教训,可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在各大高校得到广泛的重视和设置,成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课程设置上未必科学、合理,但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一点在"中国审美文化"课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中国审美文化"课程是以丰富生动的感性材料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理性思考,由此培养学生的感性直观和理性反思能力,从而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20.
知耻、有耻既是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传统道德文化有重要的特殊价值。耻文化对传统道德文化的积淀、涵育和整合作用;弘扬传统道德文化,要培养确立"认知上科学"、"情感上乐观"、"意向上进取"的现代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