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找不到工作,你是会抱怨社会还是会反省自己?你在就业时缺少了什么?曾经有过很多招聘经历和丰富的职场经验的OSDN开源社区总监告诉你如何开启职业之门……  相似文献   

2.
“招工难,求职难”,似乎就是当今职场的真实写照,如同年年过年年年过一样,俨然成了一道既现实独特又耐人寻味的中国职场风景。通过仔细地观察与了解就不难发现,节后忙于求职找工作的,有大学生也有几进几出职场的人,有工作半年几个月的职场新人,也有工作—二年的职场探路者,  相似文献   

3.
和而不同     
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找不到两朵完全相同的花,找不到两颗完全相同的星星,更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无数不同的树叶长满树枝,才有一片片森林;众多不同的花  相似文献   

4.
时光飞逝,转眼又到了年末。在职场中打拼的白领们,在工作和生活上或多或少都有了新的进步和收获。回顾2005年的职场,是快乐多过悲伤,还是抱怨多过满意?新的一年里,职场白领们又有什么发展意向呢?近日,《职业》杂志和中青在线、智联招聘、搜狐招聘联合进行了“2005年白领职场满意度调查”。  相似文献   

5.
莫辛 《中国培训》2001,(12):43-43
一、推广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 很多人经常在抱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与此同时,企业也经常为找不到合适的员工而犯愁。究其缘由,职业资格证书认同度不高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据统计,进入人才市场上的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至少有70%未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也就是说,企业不能从应征者提供的学历来证明其相关能力的高低。而职业资格证书就不同,越高级的职业资格,表明其相关方面的职业能力越高。 拿一个最常见的例子来说明,推销员也属于90个须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的工种之一。但我们所接触的营销人员有很多人根本没有经过必要的学习和培训…  相似文献   

6.
杨玄章 《大学生》2014,(8):58-59
正如果给工作中最常见到的事情排个顺序的话,抱怨铁定可以排进前三名。有调查表明,职场上近9成的人有抱怨情绪,超过半数的人每天至少有一次抱怨,甚至有5%的人每天抱怨20次以上。这当中,七成以上的抱怨仅仅是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和苦闷,而真正可以通过抱怨解决问题的比例不超过10%。  相似文献   

7.
谁抛弃了你     
笔公 《当代电大》2006,(4):40-41
现在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便整日抱怨自己被社会抛弃,而不是在自身找原因。网上这类的贴子很多,我正好是大学生们的老师,有问必答是职业习惯,遂答复如下,对原帖作者一律以“你”相称。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初入职场,当面对与学校环境完全不同的职场环境时,绝大多数人难免紧张,找不准自己的位置,工作起来如履薄冰,处处小心,事事在意,怕做错事,真有点林妹妹初入贾府的感觉。实际上在职场当中,要快速从被动工作的状态,到适应和主动工作的状态是有方法的。  相似文献   

9.
职业资格证书的推广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0年第六号令规定有90个工种必须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就目前深圳劳动力市场而言,职业资格证书的推广工作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现状仍不容乐观。一、 推广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取决于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劳动者的素质,职业资格证书在人才与企业相互选择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多人经常在抱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与此同时,企业也经常为找不到合适的员工而犯愁。究其缘由,职业资格证书认同度不高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据统计,进入人才市场上的大专以上学历人员…  相似文献   

10.
一、引导学生看到学习的好处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也较常见,因此,社会上有些人就据此认为"读书没前途".针对这一错误观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此有正确认识,要让学生知道"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虽说常见,但毕竟只占少数,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能高高兴兴地走上满意的岗位;即使那些暂时待业的大学生,很多人也是因为一时找不到称心的工作而自动选择放弃,确切地说他们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放弃了不称心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网上有句美国印第安土著居民的谚语说"如果你找不到感恩的理由,问题肯定出在自己身上"。这句谚语毫不夸张地说明了感恩是人之为人必须具备的素养。然而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各种各样的抱怨:抱怨生活的不幸、情感的坎坷、工作的艰辛、仕途的无奈……在抱怨中,有的人私欲越来越膨胀,心态越来越扭曲,生活也越来越不尽如人意,于是抱怨更多,从而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感恩之心的缺乏使他们体察不到自身的幸运和社会的温暖,而这种人痛苦的根源就在于贪心不足,不懂感恩,眼睛总是盯着自己没有的东西,却从来看不到生活的恩赐。  相似文献   

12.
郭龙 《教师博览》2011,(10):31-31
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一家网络公司工作,待遇不是很好,本想另找一份更好的工作,可是又想也许找不到比这一家更好的工作呢。于是就一直在这一家公司混着日子。两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刚到公司时的激情,工作平淡而无趣,而同事也和我一样,整天都是抱怨着公司,说公司不重视人才,进来都好几年了,也没有加过工资。  相似文献   

13.
E.V 《当代学生》2011,(23):48-51
经常听到有美眉为了自己的敏感肌肤而抱怨,的确,"碰不起"的皮肤难免让人烦恼。敏感问题对美眉们来说无疑是一种长久的折磨,找不到妥当的解决办  相似文献   

14.
这几年大学生求职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许多人跑遍了大大小小的招聘会却一无所获。于是常有人抱怨,自己怎么就这么命苦呢,寒窗十几年后连工作都找不到,感到很失败。这种抱怨在许多大学生口中也常听到。有的大学生便感叹学得好,不如生得好(至少有个好爸爸),抑或学得好,不如嫁得好(找个好婆家)。其实这些感慨发发倒也无妨,但不必当真。世上每个人的爸爸都是最好的,而婆家往往不具  相似文献   

15.
“一方面领导为找不到自己认为对工作负责任的人而苦恼,认为新生代员工我行我素;另一方面新生代困惑于自己对工作的满腔热情却找不到宣泄的端口。双方都在抱怨,却由于价值观的巨大差异,而没有办法找到适当的沟通方式。”“新生代容易在工作中过于追求工作快乐,不快乐就换工作。需要强调的是频繁跳槽不仅不利于个人职业发展,还浪费工作经验的积累。””新生代一定要清楚,为自己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让周围的空间变得宽松一些,才能充分发挥自我才能,一味地抱怨不可能改变周边强大的环境压力。”近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管理系副教授张志…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然而为数不少的职场人阴差阳错选择了与自己专业“不相干”的职业。他们中有的成功跨越了专业与职业之间的鸿沟.在新的领域中自由驰骋;也有不少人工作数年,却仍然在专业与职业之间痛苦徘徊,找不到突破口。针对这种状况,《职业》杂志与智联招聘、精品学习网联合开展了“专业选择与职业发展调查”。  相似文献   

17.
创业要绝招致富有先机 现在找份比较满意的工作越来越难,而对于职场中人来说,随着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也带来更大的就业压力.既然找工作这么难,当下一些学子和"久战"职场正在赚经验的人都纷纷表示,何不自己当老板?  相似文献   

18.
薛涌 《大学时代》2006,(1):44-45
“海龟”变“海带”,这两年已经成了媒体的俗语。大量海外留学的学生,特别是留美学生出去辛辛苦苦闯荡一番,回来本来指望鲤鱼跳龙门、身价百倍,想不到连工作也找不到,只好待业,有心里不平衡者,抱怨国内不识人才,希望能够得到特殊待遇。  相似文献   

19.
下岗者如何寻找“知音”●赵婕北京市西城职介中心每周三定期为下岗职工举办招聘洽谈会。每次都能吸引很多用人单位和下岗职工。人涌如潮的洽谈会标志着市场就业的格局已不断趋于完善。尽管如此,仍然有很多单位招不到满意的人才,许多下岗职工找不到中意的工作。这又是为...  相似文献   

20.
《教育家》2004,(1):14-15
会议的主题是百年的回顾,但是现在要找亲历百年的人找不到了;从1903年开始参加教育工作到现在还活着的大概没有了,所以亲历百年的人是找不到了。我是1918年生的,1937年参加教育工作,亲历了67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