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多模态话语分析,对《非诚勿扰》相亲节目2010年3月14日第10期进行分析,特别是对男嘉宾富二代刘云超挑战极具争议拜金女马诺一节进行分析。主要从节目对话内容进行语步分析。《非诚勿扰》整部作品的电视类型是相亲节目,同时具有相亲功能性和娱乐性,风格是犀利、幽默风趣。《非诚勿扰》凸现了当代男女双放方择偶意识形态的碰撞。  相似文献   

2.
李磊 《文教资料》2011,(1):59-61
《非诚勿扰》是相亲真人秀节目中最红火的节目之一,本文就《非诚勿扰》的文化价值、叙事策略,以及节目如何从私人化走向公共文化领域这三个方面作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严明 《学子》2014,(1):108-109
2010年,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电视相亲类节目在众多节目之中脱颖而出,独领风骚。本文以《本诚勿扰》为研究对象,对其内容和参与人物进行分析,试图能够寻找出其能够风靡一时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2010年,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电视相亲类节目在众多节目之中脱颖而出,独领风骚。本文以《本诚勿扰》为研究对象,对其内容和参与人物进行分析,试图能够寻找出其能够风靡一时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赵曦 《华章》2013,(23)
2010年江苏卫视推出了新节目《非诚勿扰》,这种新型的“电视相亲”节目在真人秀中得到了极大的关注,而且还很好地结合社会中的热点和话题,这就很好地提升了真人秀节目的全新活力。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本文密切联系日趋兴旺的消费文化形势,研究了《非诚勿扰》中的娱乐狂欢和精彩不断的话题冲突。  相似文献   

6.
随着"剩男剩女"队伍的壮大,荧屏上掀起一股电视相亲热。通过分析国内如《非诚勿扰》之类的电视相亲节目的后现代主义特征,探究此类节目成功的原因,并对这一现象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7.
江苏卫视2010年开播的《非诚勿扰》相亲节目在国内掀起了一阵电视婚恋浪潮。这些节目的流行与当下所处的后现代文化语境不无关系。中国当下的电视相亲节目的审美取向浸染着后现代之风。文章主要从大众化的审美追求、反美学的审美判断、快餐化的审美体验三个方面,揭示后现代语境下的电视相亲节目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相亲类节目风靡整个电视荧屏,作为相亲类节目的代表《非诚勿扰》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收视率,其中的原因:多元化、冲突性强的节目内容;舞台及音效的特色包装;独特的节目效果等。但这类节目依然有缺乏创意、诚信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存在,需要从增强节目创新意识、提高版权保护意识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9.
《非诚勿扰》是冯小刚导演最新推出的一部贺岁电影,影片融合了众多笑点,关注时下热点、人生态度和逢场作戏的,特别是那些轻松而诙谐的人物对白,蕴涵着一种独特的冯氏幽默。文章以格赖斯的会话合作原则为理论框架,以电影《非诚勿扰》中人物的对白为实例,重点分析故意违反会话合作原则所产生的幽默效果。分析表明,通过对会话合作原则的恰当故意违反,说话者可以更成功地制造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  相似文献   

10.
江苏卫视推出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曾一度掀起了国内相亲节目的收视狂潮。这样的婚恋相亲节目在美国也是非常流行的,例如《单身汉》、《单身女郎》、《恋爱达人》等。这些婚恋交友类节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在中西方社会中美女性的思想状态、价值体系以及社会地位等等。  相似文献   

11.
通过辨析《三家巷》的主题类型、周炳成长的复杂性,可以揭示文本内部不同话语相互交叉、渗透、龃龉、矛盾所形成的复杂的话语场。同时,还力图说明是哪些话语因素形成了与历史语境的对话关系,从而使作品受到持续的关注,成为一个敞开的话语场。  相似文献   

12.
话语的间接表达是言语交际中的一个普遍现象。间接表达所产生的是话语的会话含义,它委婉地体现出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运用语用逻辑的会话含义理论,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语用推理,消除话语字面意义的"冲突",完成话语字面意义到会话含义的过渡,有利于学生对话语意义的准确理解。  相似文献   

13.
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从“说话人准则”和“听话人推论”两个方面提出了语言学习的三大原则:数量原则、信息原则、方式原则。这一理论适用的语义场景是日常生活的交际活动。在远程开放教育领域,由于大多数学生都是成人学习者,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实施英语听力教学面临较大的挑战和难度。在实际的听力教学中,成人学习者大多只关注听力材料的字面意思,而不能理解话语的言下之意,从而导致对说话者的真实意图产生理解上的错误。运用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有助于学习者推断出对话中说话者的真实意图,正好弥合了远程教育英语听力教学的不足。基于行动研究“发现问题——反思——调整教学方案”循环迭代的研究路径,针对远程教育英语听力教学的实践研究表明:在听力教学中有意识地系统培养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符合开放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现代技术构建生态化的教学和学习环境,整合真实性的教学资源,设计符合远程开放学生需求的情景化的教学活动,能提高学生对于会话中隐喻含义的推理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14.
《老友记》是一部经典的美国连续剧,其对白诙谐幽默。会话含义是Grice在提出合作原则时提出来用于分析对话的一条重要语用学理论。本文以"老友记"的对白为语料,通过分析其会话含义,探讨其幽默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在句法复杂性发展次序表中,Biber等将名词词组成分分为:口语体、中性语体和学术语体名词词组成分.以此理论为分析框架,调查了87位西南交通大学英语专业大三年级学生议论文中名词词组成分的使用情况,具体探讨不同写作能力的学生在口语体、中性语体和学术语体名词词组成分的使用上的差异.研究所涉及到的统计方法有描述性统计和独立样本T检验.研究结果发现:1.在口语体名词词组成分的使用上,写作水平高者比水平低者更多使用形容词作前置修饰.2.在中性语体名词词组成分的使用上,高水平写作者比低水平者更频繁使用名词或现在分词-ing或过去分词-ed作前置修饰,名词属格作前置修饰,介词of作后置修饰.3.在学术语体名词词组成分的使用上,写作水平高者比低者更广泛地使用非限定分句和表示抽象意义的介词短语作后置定语.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对大学阶段英语和英语写作教学开展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言语交际中的话语标记语well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它在不同语境会话互动中的语用功能。通过认知推理和语境关联进一步揭示其隐含信息的动态性、人际情感作用。对well的这种微观研究有助于二语学习者意识到此类话语标记语在交际中的实际作用,理解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话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老乞大》是韩国旧时的高丽、朝鲜两朝人学习汉语的会话教科书,其生命力很强,它的成书、流传、修改、翻译历经元、明、清三个时代,使用时间长,流传范围广,具有很大的影响。比较《老乞大》四种版本中方位短语作状语的形式变化和表达法的变化,可观察蒙汉两种语言在融合过程中的某些特征,有助于指导现代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18.
语言哲学家格莱斯提出解释语言间接性的合作原则及其准则虽然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但也受到不少批评。在解释不同语言背景下的言语活动时,他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文化背景与西方相差甚远的中国。中国禅宗公案中的对话,体现出来的含义反映了语言思想跨越时空鸿沟的语境特征。通过探讨禅宗公案中对格莱斯合作原则的不经意的违反,试图探讨其有别于西方会话原则的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19.
在进行会话时,参与者首先必须愿意合作,否则就不可能进行交谈。如果违反合作原则,仍然被认为是在更深的层次上遵守了会话原则。人们出于各种原因违反某些会话准则,格赖斯认为,只有在违反会话准则时,才会产生"会话含意"。在英语教学中,向学生传授语用知识,使学生在增长了语言知识的同时,提高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性别话语”导致男性和女性在交际方式上存在差异,通过对英语课堂中男女教师课堂反馈方式的对比分析,发现性别差异同样会影响教学风格:女教师的课堂互动性和支持性较强,而男教师的课堂则具有更强的权威性,信息量更为密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