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市级媒体相比,区县报更容易接到方方面面部门请求采写先进人物的宣传任务。"三八"节了,要写"三八"红旗手;"五一"节了,要写"劳动模范";"六一"节到了,写优秀少年";七一"到了,写先进党员;教师节到了,写先进教师;工商联要开年会了,写优秀会员……林林总总。如何把先进人物新闻写鲜活,让人印象深刻,又能展示人物的先进性和精神风貌,起到鼓舞读者、传递正能量的作用,值得区县报记者不断探索。笔者的采写体会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著名作家韩少功曾说:"其实,人一辈子最重要的事有两件:一是有饭吃,能养活自己的家,不为生活所愁;二是能干自己感兴趣的、至少是觉得有价值的事."1977年底,结束两年多的知青"上山下乡"生活,我来到地处河北武安山区的原铁道兵午汲钢铁厂工作.也许是自己有点能写会画的特长,我很幸运被分配到炼轧钢分厂工会,开始了办板报、写广播稿、组织文体活动、逢年过节慰问困难职工等工作.  相似文献   

3.
粱斌谈写作     
他说:“写东西,非有生活不行。你们要经常回老家住些日子.可别断了这根线儿,这是一辈子的生活基地。本村的人和事,一阍眼,就想象得出来。这段生活最重要了。光凭后来下下乡,体验一下就写,那还行吗?” 他接着又说:“古来的大作家,做状元的很少。因为一享受荣华富贵,脱离了人民生活,就写不好了。” 梁斌说:“要真正抓住生活写。你写你的;我写我的,不会形成一般化。写个人的感受,作品就有特  相似文献   

4.
河南日报最近掀起了"学山西(日报)、赶山西(日报)"的热潮.经济工作部组织了评论研究小组、报纸内容和形式研究小组、典型报道研究小组,专门总结报道组织经验和研究先进报纸的经验.资料组连夜苦干,组织了"山西日报与河南日报的对比展览"和"各兄弟报纸的专题报道展览",供大家观摩.在"学先进,赶先进"的推动下,编辑部许多同志提出:"一人顶二人,苦学苦钻研,人人争先进,个个红又专"的口号.经济工作部采取集体研究,一人执笔的办法,突破了"言论关",现在七个管工业报道的同志已有六人写社论.  相似文献   

5.
从三次党报改版看新闻文风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时下媒体激烈竞争的格局中,党报有些被读者边缘化了.有人戏称之:"谁写谁看,写谁谁看."党报处境艰难的原因在于其一定程度上脱离实际,远离生活.  相似文献   

6.
有的同志说:写新闻通讯,需要深入采访,留心生活。写杂文和言论性文章完全凭“灵感”、靠“功夫”,无须采访和留心生活,可以从报纸上找题目,在书本里抠材料。实践告诉我,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回顾我近几年写言论的甘与苦,有这样一条肤浅的体会:生活是我们写好言论的源泉,只有留心现实生活,才能把言论写好,为广大读者所喜爱。主要做法有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7.
有朋友跟我拉呱:"咱们都是写了一辈子文章的人.我退休后不写了,觉得是解脱了.你还在写."我说:"你不想写就不写了,是一种解脱;我退休后只写我有的可写和我想写的,也是有所解脱以后的结果,解脱的是有些时候没的写也写和不想写也写的困窘.如果说一者不免难受的话,一者就是享受了,所谓乐在其中."拉呱到此结束,感恩  相似文献   

8.
《高明的生活方式》的封面,是身着白衣的作者发型上梳的面容,给读者的感觉是任何时候都和蔼可亲。本书的腰封上写着:"年逾九十的医师给你的赠言"。作者名叫日野原重明,是圣路加国际医院的理事长、名誉院长。现在,《高明的生活方式》一书正在畅销中。  相似文献   

9.
秦殿杰 《新闻三昧》2006,(11):52-52
我们正处在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各条战线不断涌现模范、先进人物,值得大书特书。工人日报等报纸开设的“劳动者之歌”专栏就经常登载感人的英雄人物,使读者受到意义深刻、形象生动的教育。作为生活在厂矿企业等基层的报刊通讯员也应当努力写好先进的典型人物,他们生活在自己的周围,了解、采访起来很方便。那么,怎样写好人物通讯呢?笔者认为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要写好人物通讯,在写作上要处理好4对关系,即“写业绩与写精神的关系、写行为与写内心的关系、写现实与写背景的关系、写主人公与写群众的关系”。下面顺序阐述…  相似文献   

10.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充满了不确定性。通常来说,最能与大多数人产生共鸣的是群众中的"草根"形象,小人物的生活最接地气,最贴近生活,最典型,也最能够代表广大人民的心声。《张小五的春天》就是这样一部小说,它"既写了平凡却志存高远,写了困难却没有低沉和压力,写了挫折却没有陷入悲伤,激情讴歌了用诚实劳动追求美好生活的拼搏精神"。任何阅读者都可以把自己设想为其中的某个角色,追随他们的轨迹,感受他们的一呼一  相似文献   

11.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充满了不确定性.通常来说,最能与大多数人产生共鸣的是群众中的"草根"形象,小人物的生活最接地气,最贴近生活,最典型,也最能够代表广大人民的心声.《张小五的春天》就是这样一部小说,它"既写了平凡却志存高远,写了困难却没有低沉和压力,写了挫折却没有陷入悲伤,激情讴歌了用诚实劳动追求美好生活的拼搏精神".任何阅读者都可以把自己设想为其中的某个角色,追随他们的轨迹,感受他们的一呼一吸、悲伤欢喜,从而达到强烈的共鸣.  相似文献   

12.
1月3日人民日报第三版上发表了一篇短文:"通过先进与落后的对比促进生产".这是一篇好文章,作者用辩证法说明了先进与落后的关系;如何总结与推广先进经验,进行先进与落后的对比,帮助落后者前进.这向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镇导方法,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写3渝文章或新背的重要方法,这就是要求我俩新rlfl工作者在自己的文章中善于运用MAE法去具体地分析简题,支持和促进新鲜事物,巷敬人仍思想,以便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13.
地市党报由于地域限制,新闻来源有限,记者、通讯员常反映不知道该写什么。其实只要用心,日常工作生活中有的是新闻可写。结合在《衡水日报》从事近二十年头版编辑工作的体会,笔者认为可以从"淘、抢、挖、雕"四字入手抓新闻。会议报道:慧眼识珠"淘"新闻会议报道是党报常见的新闻报道形式,肩负着宣传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任  相似文献   

14.
刘震云策略性地写了一个上访的故事。上访和拦访的过程混杂着荒诞、无奈、悲哀和幽默。但这不是反腐报告文学也不是官场政治小说,作家想写的是中国人生活背后的逻辑"其实不是我要幽默,生活就是这样。"聊到新书的细节时,刘震云说。三年后,继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一句顶一万句》,他的新长篇《我不是潘金莲》出版。刘震云自己说,这两本书算是"兄妹篇",不是一个故事,但背后的"理儿"是一样的。《我不是潘金莲》是一个类似于"打怪升级"的故事,讲述了李雪莲因与自己丈夫假离婚成真,继而被同村人误解之后,选  相似文献   

15.
出版史话     
《现代出版》2013,(4):56+70
旧派小说之三:狭邪小说晚清最后10年,在谴责小说这一主流之外,还有一部分小说是写士大夫与伶人、妓女生活的,鲁迅把这类小说叫做"狭邪小说"。早期的"狭邪小说"中最著名的是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成书于1894年。而到20世纪初始10年,承接《海上花列传》之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报道内容与老百姓生活、工作密切相关,因而广受读者关注。要写好"接地气"的民生新闻,就要在选题、采访、写作三个环节下功夫:挖掘有新闻价值的选题,多方采访确保内容的"客观性",写作上运用描写、叙述、议论等多种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7.
正蒋百里(1882-1938),浙江海宁人,名方震,以字行,晚号澹宁。众所周知,蒋百里素以军事家著称,其实他也是文学家。正如黄炎培在蒋百里逝世后的挽联中写的:"天生兵学家,亦是天生文学家。"从1918年至1924年,蒋百里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身于新文化运动之中,致力于传播西方先进文化,为推动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堪称新文化运动健将。赴欧考察撰文著书  相似文献   

18.
最近,笔者拜读了获首都“现场短新闻”评选一等奖的五篇作品,颇有所感,便记录下来,成了“偶思”若干篇。眼与腿现场新闻,又称目击新闻、视觉新闻。由此看来,,写现场新闻,关键是记者要到现场去"目击"、去"观察"。正如一位老新闻工作者说的那样:采写现场新闻,要"多用眼睛来写,少用耳朵来写。"既然采写现场新  相似文献   

19.
人物通讯作为企业报重要内容之一,承担着激励先进、鞭策落后,弘扬企业新风正气的重要作用.但受企业报版面所限,用较短的篇幅写活、写像、写好一篇人物通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浓缩的艺术"需要有高度的提炼.那么如何才能把企业人物短通讯写的生动感人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首先,作者要有一定的人生高度.  相似文献   

20.
历史和新闻,是两个看似不搭界、甚至含义相反的概念;但细究起来,两者之间又有某些相通点。前辈蔡元培说:"新闻者,史之流裔耳。"今天也有人说:"写新闻其实就是在写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