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应对全球化:提升文化自觉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全球化是以某种价值为指向的社会历史过程。应对全球化 ,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 :提升人们的文化自觉。这种文化自觉包括 :识别当今权力话语中文化“同质化”“一体化”的价值实质 ;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主意识 ;提高对个体具广泛影响的消费主义文化之反思能力。  相似文献   

2.
公共服务社区化是国家治理的现实选择。公共服务社区化的背后是公共服务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的深刻变化,但供给结构的变化滞后需求结构的变化。社区公共服务碎片化表现为服务信息的碎片化、服务方式的碎片化、服务流程的碎片化。社区公共服务碎片化根源于政府碎片化,职能分工、部门利益、权力关系、软预算是影响政府碎片化的因素。社区公共服务碎片化的整体性治理,其关键是政府内部的协调与整合,其要害是权力、利益、资源的再分配和供给机制的再造以及服务理念、服务流程、服务方式、服务技术的革新。  相似文献   

3.
税收主权是国家在税收方面拥有的对内至高无上、对外独立平等的权力。经济全球化浪潮导致税收主权在观念、主权者、税法内容、权力行使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税收法律制度必须适应这种变化,主动变革,着力普及人本主义税收主权思想,确立税收立宪观念,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求价值平衡,坚持法律主权与让渡税收管辖权相结合。在税法制度层面,应当约束税收主权者的权力,调整税法内容,包括转换税制结构、变革流转税、创建电子商务税制,并逐步实现税收征管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校内部治理“碎片化”现象制约学校高质量发展。“碎片化”具体表现为领导决策系统分散、隔离、对立,贯彻执行系统各自为政,民主监督系统缺少权力实现机制,各系统之间沟通交流不顺畅、信息共享不对称。“碎片化”的原因在于个体层面采取缺乏规约的“逐利”行动,组织层面过度集权化和部门间互联互通不够,个体与组织交互层面的制度机制缺乏协调与整合,以及信息资源受到控制和垄断。基于整体性治理理念,应当从三个方面应对“碎片化”现象:一是明确治理目标,树立整体价值观念;二是凝聚多元力量,实现协同共治;三是建构有机融合的正式与非正式制度,促进信息资源高效整合与开放共享。  相似文献   

5.
在新全球化时代,女性身份愈来愈碎片化、流动化,女性身份的实现越来越艰难。在新全球化时代女性身份具有多样性与策略性,女性共同体具有假定性与有限性,但“妇女”作为女性身份存在具有必要性,有利于发掘女性在新全球化时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政策领域的价值冲突问题是客观存在的,重要的是如何找到价值冲突的复杂性并分析其深层的原因。当前的这种价值冲突在本质上是社会转型期不同群体的利益与权力意志的斗争,以及这种斗争对高等教育自主与学术自治的制约。而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大众化的共同背景之下,这种价值冲突体现在多个层面并表现出其独有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7.
高校“青椒”专业发展的困境现实表现为身份归属之惑、价值认识之惑、重点领域之惑、目标定位之惑与动力倾向之惑。基于此,本文通过宏观环境层面的反思、中观组织层面的归因及微观个体层面的溯源,深度剖析了两难困境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破解高校“青椒”专业发展两难困境的路径需要社会、高校、教师“三级联动”,协同发力,在社会环境层面创设和谐氛围,在高校组织层面完善配套建设,在教师个体层面提升内核价值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孙威 《绥化学院学报》2014,(12):125-126
主流价值认同是当代社会稳定繁荣的坚固基础,是社会发展变化的稳压器。在大学生中形成社会主流价值认同关系中国未来的稳定与发展。但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在中国改革转型过程中,在自身成长的阶段性中,大学生面临着主流价值认同的形成困境,主要表现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体层面三个层面上。为引导大学生主流价值认同的构建,高校可以借助思政课社会实践教育和专业课社会实践教育来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9.
从社会主义价值产生的历史反思的角度,即资本的全球化裂变出社会主义价值与实践,阐述我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反思与调整,分析社会主义价值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复兴前提,即物质条件、价值条件、经验条件、动力条件与力量前提。社会主义价值复兴,这是一个理性的价值,这一信念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即社会主义将是历史自身运动的产的,我们将在新世纪看到超过这一历史阶段的发展前景,即社会主义价值的复兴。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化、现代化、信息化和全球化快速推进的今天,文化样态愈发多元,社会群体也愈发原子化,我们需重新审视文化的多样性,思考教育如何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基于多元文化教育这一大概念,从城乡、民族、地域、社会阶层、性别、全球化等维度分析了我国社会的文化多样性现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多元文化教育的几项核心价值:通过教导宽容和认可来实现公平,反思权力关系和知识建构,多元一体和文化融合,以及全球化时代的世界主义。从改进教育政策的角度出发,提出在教育政策和实践中承认和认可文化的多样性,给予适当的课程权力和空间;构建公平为先、质量并重的弹性教育政策;借助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建构精准化、个性化的多元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化研究领域,当前对许多问题存在争论。这些争论的存在反映了人们对全球化认识上的困境。马克思注重对全球化本质的研究,指出资本全球化的深层原因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马克思始终以社会进步的宏观视野,考察世界历史的现实与未来;马克思以普遍联系的观点全面认识各民族和国家在世界历史总体结构中的发展、变化、地位和作用;马克思对于世界历史的研究是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的这些思想方法对我们今天的全球化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面对体育全球化的冲击,以及国家和社会的着力弘扬,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呈现出了复兴、衰退与变革并存的状况。繁荣和振兴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应摒弃与弘扬并举,传统与现代结合,推论进产业化发展,繁荣新时代健身娱乐化,加强传统体育教育,改革竞赛制度,促进全面振兴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进程,是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经济社会化和国际化的历史新阶段。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秩序发生了新的转变: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区域经济集团化;世界经济向多极化趋势演进。  相似文献   

14.
谈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传统教育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本文从引进原版教材,增加留学生的派遣与接收,开展联合办学等几方面论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描述台湾社会变迁某些面向一人口结构(少子女化趋势及新移民子女增多)、家庭结构、科技发展与全球化驱力之後,分析其封学校教育之影响,特别聚焦封教师及教学之层面。最後则思考宜用怎样的理论框架检枧教育与社会之关系。  相似文献   

16.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a powerful force which chang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kets and states, and places the world economy ahead of national economies. In this article, I explore the globalization doctrine and describe the impac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on Canada. I suggest a role for university adult educators and call for university extension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staff to become more vocal in their opposition to inequality.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对外开放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置于世界经济的历史性大背景下进行分析,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未来方向,并对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下所遇到的机遇和挑战以及采取的对策进行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由闭关自守局面转为对外开放局面,这是中国近现代以来最重大的两次转变。如果从全球化的视域中进行考察,可以看出全球化浪潮对这两次转变的影响非常大.全球化潮流是使中国发生这两次转变的深远背景。  相似文献   

19.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impact of social change, transformation and globalization on adult education and lifelong learning in post-communist Russia. It begins with a brief economic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to adult education, followed by an analysis of policy and curriculum changes. Current issues and trends in adult education are also discussed and a new post-hegemonic paradigm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冲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是深远及多方面的。本文旨在探讨全球化如何影响着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首先,作者阐释什么是全球化及全球化如何影响着教育改革的理念。本文亦探讨中国在应对全球化挑战时如何重建高等教育及基础教育。全球化对教育来说究竟是不是一件“好事”?该议题目前为止还没有定论。只要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仍在,关于这一议题的争论就不会停止,还有待更多的教育研究来引证。 关键词:全球化;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