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任鸿隽在近代中国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发起人和组织者的作用;任鸿隽科学救国思想包含三方面内容:追问"科学"为何物,科学的"源泉"在于"科学精神",科学的发展依赖科学研究;任鸿隽科学救国思想及其实践活动推动了近代中国科学研究水平的整体提高,是近代中国科学事业的拓荒者。  相似文献   

2.
任鸿隽是中国现代科学事业的倡导者和组织者,贯穿其推广科学事业的内在动力在于实现“科学救国”。而且其科学救国思想的演变又表现出阶段性的特点,本文将其思想演变的历程划分为科学宣传和科学启蒙、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科学立国和科学建国三个阶段,以期能完整地勾勒出其思想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3.
严复是近代中国教育救国论的先驱,独特的求学背景是其教育救国思想形成的基础。其以译书为媒介倡扬教育救国的思想,以“三民”教育为救国之纲领,以学习西学、开展科学教育为救国之良方。其教育救国思想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影响至深,对当今教育改革、“科教兴国”仍不失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丁文江不仅是中国地质科学的主要奠基者,而且是近代科学救国思想的主要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一生致力于科学救国思想的宣传和实践,主张以科学观念更新人们的思想,以科学精神作为指导人们行动的准则,强调科学在救亡图存中的决定作用,并身体力行地参与科学救国事业。为捍卫科学,他积极发起“科玄论战”。在科学知识的普及推广、人才的培养以及科研机构的管理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尤其在地质调查所的创建和“中央研究院”的改革方面,成就颇大。他为近代中国培育了第一代地质人才,为近代中国科学事业尤其是地质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是中国地质学界第一位将专业知识与企业生产结合起来的科学家。他用自己行动上的积极奋斗努力实践其毕生倡导的科学救国思想。  相似文献   

5.
杜亚泉是中国近代一位科学教育和思想启蒙的先驱。他秉持科学救国的理念,毕生通过各种途径,尤其借助编辑科学用书和主办学术杂志,传播近代自然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促进了我国近代科学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和民风转移。他所留下的科学教育思想,对于当前“科教兴国”和现代化建设颇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相伯是中国近代教育救国论先驱。他倡行的科学与人文并重的教育救国思想,既吸收了教会大学一些人文主义教育传统,又秉承了儒家人文教育精神,并赋予其时代内涵。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中,马相伯的教育救国思想与实践不仅积极回应了启蒙与救亡的时代主题,而且为中国近代大学史提供了一个利用教会教育资源自主创办现代大学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科学家、教育家的竺可桢,是中国气象学、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更是近代科学救国思想的主要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不仅在科学研究、科学教育和科学组织等领域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而且深刻地认识到倡兴科学与振兴中华之间的关系,致力于科学救国思想的宣传和实践。在科学知识的宣传、推广,人才的培养以及科学与人文并重的科学教育理念的提倡等诸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8.
朱华 《天中学刊》2006,21(6):108-111
近代留美学生创办的《留美学生季报》,以宣传科学为主要目的,致力于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的介绍、传播,为促进近代国人的思想启蒙,树立科学观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其刊载《科学救国论》等一系列宣传科学救国的文章,为近代科学在中国的生根发芽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说,这种宣传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近代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曾国藩是晚清最有影响的督抚之一,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他走上了科学救国的道路。曾国藩的科学救国思想是通过引进西方科技创办近代企业、广泛招揽科技人才、积极筹划派遣留学生、组织翻译西方书籍等措施来实现的。曾国藩积极践行“科学救国”思想,倡导并推动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这不仅增强了清王朝的军事与财政实力,延长了清王朝寿命,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曾国藩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更多的人了解了西方科技,逐渐放弃了走科举仕途的道路,开始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这种转变促进了中国早期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学界对孙中山的教育思想虽多有研究,但从"教育救国"方面进行专论者尚少.事实上,孙中山作为一个把毕生献给"救国"事业的伟大的爱国者,就其思想体系来看,"教育救国"方面的内容当为重要组成部分,而其属性上明显是经历了一个从"改良救国"到"革命之建设"的阶段性进化,内容上则与其人的"学问立国"说密切关联.在中国近代"教育救国思潮"中,它尽管素材量上并不显突出,但这并不影响其鲜明特点和层次高位.  相似文献   

11.
科教兴国理论是邓小平科技、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基础。科教兴国理论在科学发展观下的新发展——从“科教兴国”战略到“人才强国”战略;把人口大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把教育列为民生之首。这些新的分析和判断使邓小平的科教理论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提高重庆市公众科学素养的科普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普及是一个民族科技创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重庆市的科学普及从整体上看还很薄弱、也很紧迫。只有进一步从多方面搞好科普工作,让公众理解科学,让科学走近大众,科普工作才能实现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使命。  相似文献   

13.
教育创新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途径,坚持与否,坚持好坏,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能否有效实施。坚持教育创新,必须理解教育创新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笔认为,素质教育不仅是教育创新的结果,还是教育创新的出发点,更成为教育创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科学教育:过去,现在和未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百年来,现实的吁求,政治经济问题的直接充当了我们科学教育的思维起点,以至从过去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形成健全的民族科学教育理念,使科学意识并没有深入民族文化心理之中,未来的科学教育必须在充分反思教育与科学自身处境的基础上,协调科学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科学与人文、科学文化与民族心理、心智训练与知识掌握、普及与提高、尊重科学与唯科学主义之间的紧张与冲突,以谋求自身乃至民族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Conclusion It seems to me that science education in this nation will reflect the influence of ASEP for some considerable time. It may be that the Project's influence will be felt in many other subjects in the secondary school as well. Whatever the case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research into the learning that occurs in ASEP classrooms. We need hard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widely held view of science teachers that ASEP materials and the ASEP view of science education represent a large step forward in secondary science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6.
党的科教兴国战略思想形成一个完整形态是在建国后,但从理论与实践源头上讲,党的科教兴国战略思想形成一个完整理论,必然有一个思想素材的积累过程。事实上,早在建国前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从革命和战争的实际需要出发,在革命根据地开展了发展科技和教育的科学探索,从而标志着党的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萌芽。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是继原始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即将出现的崭新的经济类型。知识经济的实现需要具备四个必要条件。即知识产品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的比重;知识产业从业人员在全国总人口中达到一定的比例;社会总产品达到一定的科技含量以及社会总人口整体素质达到一定程度。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关键在于教育。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以来,人才强国战略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识,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文化教育和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决定性的重要意义。本文从邓小平、江泽民人才强国战略思想的形成背景、培养方式、战略举措等方面进行差异性分析,并表明其对我国实行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关于非文科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肩负科技振兴、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但受到现实落差引起的集体焦虑等复杂因素的影响,非文科院校过于重视科技和社会应用文化的建设,而对人文学科的教育则较少重视甚至有所偏废,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非文科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确立。历史和现实的教训都要求我们必须尽快解决非文科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