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中学指导教师在数学教育实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实习生在教育实习的过程中获得了中学指导教师对他们的指导。指导的内容集中在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技能方面。大部分实习生都认可指导教师的工作。在实习中大多数指导教师没有获得如何从事指导工作的培训机会及取得相关工作的资质;他们与高等教育机构联系甚少;指导实习生的过程中存在单打独斗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山东省高师院校生物专业教育实习现状,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山东省部分高师院校的指导教师和实习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教育实习基地少;实习方式单一;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实习内容以学科教学为主,缺乏创新性;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力量不足;生物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实习评价体系不完善。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力求为高师院校生物专业教育实习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单科集中定点的实习模式有许多弊端,混合编队教育实习模式整合了多学科的实习生与指导教师到一实习点,容易得到实习学校的支持与认同,但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是实习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难以得到指导教师的专业支持。本研究提出了一个基于电子对话的混合编队教育实习模型,以此促进实习点、实习生与指导教师的协作与对话,提高教育实习指导效率,促进实习生主体意识的形成和完善教育实习评价。  相似文献   

4.
教育实习是教师职前教育与入职衔接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应该充分发挥实习评价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激发师范生专业发展的意识。但当前教育实习评价存在着诸多与教师专业发展要求不协调的现象,如评价标准缺乏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一些重要因素;只注重可以量化内容的评价而忽视质性评价,只注意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评价的主体为指导教师,实习生自己没有参与评价的过程。对此,应从量化评价标准的完善、实习档案袋评价、实习生自我检查提示等方面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5.
从健全教育实习基地学校的实习管理制度、健全教育实习指导教师的评价机制、实现对实习生教学实习的个性化指导、创建理想的实习生实践空间四方面入手,加强师范生教育实习基地建设,不断探索与创新,是教育实习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数学教学实习内涵的探讨及目标的研究,建立由指导教师和中学生共同参与评价实习生的2 级定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专家咨询法,确定其权重.该评价系统用于数学教学实习的考核具有客观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小学全科教师教育计划中,实习指导教师支持实习生逐渐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聚焦观察到合作计划、合作教学,直到承担主导教学责任;引导实习生在语文、数学、科学和社会研究中的计划、教学和评价;帮助实习生将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他们是教师教育者、合作学习者、合作计划者和合作教学者,在聚焦观察和反馈、辅助和支持、促进反思、支持档案袋开发和教师教育理论课程等方面发挥核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教育实习是幼儿园师资培育过程的重要阶段,是职前教师获得实践性知识的重要环节。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的幼儿园实习适应对准教师的社会化具有决定性影响,同时也奠定其未来的教育生涯基础。本研究通过问卷法对辽宁省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包括实习生的身心适应、工作适应、人际适应、生活适应等内容。调查发现,对实习生身心适应状况关注不够,实习生实习期间的角色定位不清,双导师对实习生的指导质量不高等问题。对此应建立并完善"U-G-K"的实习协同机制,加强对实习过程的有效指导与管理,明确实习生的角色定位与工作职责,通过多种途径以改善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习适应。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某大学16份实习生的实习材料进行定性分析,研究了影响实习生教育实习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影响实习生教学能力发展的因素有实习生自身的努力,实习生的教学反思等.据此提出的建议是:编写符合实情的实习指南;以QQ群为基础搭建实习生集体交流平台;要求实习生拟写教学反思;高校指导教师定期检查、点评;以实习生所在实习年级为小组,建立实习共同体;实习结束之前,组内举行汇报性质的讲课比赛,中学指导教师当评委,以提高师范生实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指导教师在师范生的教育实习中有重要指导作用,其职责主要是从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着力培养和锻炼实习生的综合师范技能。具体任务是全面负责实习生的思想、安全、纪律教育,全程管理实习生的实习工作、生活,有针对性地做好实习生心理辅导,认真负责地做好实习指导,从而保证教育实习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导师遴选办法的计量分析发现:"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导师任职的基本条件上有刚性标准,但也探索柔性的遴选机制;教学要求主要集中于教学工作量;科研要求具有明确的量化标准,且覆盖论文、课题、知识转化多个方面,在校际呈现层次性特征;博士生导师遴选大多数是由学校审批,硕士生导师更多是由学院组织选拔聘任。大多数高校细化师德师风、学术伦理等评价规则,建立了明晰的"负面清单"。优化导师遴选需要回归导师职业活动的本身,更加注重教学过程、研究生指导的评价,并关注新型指导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破“唯论文”导向下,高校对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更加关注其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学术素养的养成,而不再盲目地要求发表论文,尤其是低层次论文。对于学术型研究生和青年导师而言,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可以更好地实践破“唯论文”政策。但矛盾的是,在研究生扩招背景下,很多研究生由于学校政策或以就业为导向,只追求低层次快速发表的论文,从而满足最低的毕业要求。这与破“唯论文”是相背而驰的,也潜在地导致了研究生和青年导师之间关于论文发表层次的矛盾。因此,通过分析他们之间的博弈关系,认为缓解矛盾长效机制为:增加科研成果的对等条件;从其他方面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素质;降低发表低水平论文的收益或增加撰写高水平论文的收益。  相似文献   

13.
李娟 《教育技术导刊》2020,19(2):168-171
为提高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效果,满足“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依据民办高校办学定位和数据结构课程教学背景进行课程建设,构建先进的内容体系,提出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规划。以此为基础,对数据结构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创建基于“一平三端”教学系统的智慧化教学模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过程化评价机制,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实践及调查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教学班次,改革教学班次学生的期末考核平均分提高了13%,表明智慧化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对学生知识、能力、技能的培养;教学满意度提高了21%,获得了学生、督导及同行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4.
听课评价是高职院校实施督导的重要环节,排听课管理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中心每学期的常规工作.为了实现排听课管理的自动化,提高排听课管理的工作效率,研究设计一个功能齐全、使用方便、高效实用的排听课管理系统,使排听课管理工作更加准确、高效、灵活.  相似文献   

15.
科研实践与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化科研实践,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应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增加科研实践机会,营造浓郁学术氛围,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大力改善内外环境。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is study introduces the scope and nature of teacher candidate (TC) supervision in an era of clinically-based teacher preparation. The findings emerged from a qualitative meta-analysis of 82 articles related to TC supervision published between 2001 and 2017. The study recognizes core supervision concepts drawn from decades of empirical literature yet moves the field substantially forward by identifying a framework that includes: (1) tasks, (2) high-leverage practices, and (3) pedagogical routines of supervisory practice. This framework defines a new understanding of how supervisors support TC learning throughout their clinical experiences. By naming the scope and nature of TC supervision, the framework of tasks, high-leverage practices, and pedagogical routines of supervisory practice can help supervisors become more conscious and more skilled about their practice to develop their professional vision of supervision. The framework can also guide the evaluation and re-design of TC supervision within clinically based teacher preparation.  相似文献   

17.
高校一般对教师都有最低课时工作量要求,但缺乏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致多数教师注重数量而忽视质量。文章结合以往实践经验,构建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从学生、教学督导、同行专家、管理者四方面,构建理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15名相关专业基础与专业课教师按照上述评价体系进行评价,权值按学生0.5、督导0.25、同行0.1、管理者0.15核算,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得分高者确实是大家公认的教学上的“名师”,学生评教与督导组评教的成绩区分度大,二者几乎正相关。采用该评价指标对同一名教师担任的3门课程逐一评价,其评价的结果也得到了教师的认可。  相似文献   

18.
传统教育实习中,师范生与指导教师的关系多数是依附性的,这种临时性的“师徒”互动关系对师范生习得最初的职场经验有一定益处。在新的历史时期,基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平台不间断地教育实践活动,更容易使师范生与在职教师建立进一步的“亦师亦友”、相互提携的互助关系,更加有利于双方专业能力的提高,这种关系的维系至少需要互助的文化氛围、共有的价值观念、渐进的感情基础、明确的工作任务和常态的交流与评估等五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argues for, outlines and begins to evaluate a process of building a critical and reflective community of postgraduate supervisors who can develop their supervision practice through reflective conversations, with the sharing of best practice and reference to research-based evidence. In 2009, the initiative of the Postgraduate Supervisors' Conversations was set up through the collaboration of the Pro Vice-Chancellor (Postgraduate) and the Teaching Development Unit at the University of Waikato, New Zealand. This initiative was designed to complement the compulsory workshops for postgraduate supervisors that are intended to provide foundation skills. We aimed to create a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that could meet institutional requirements as well as enhance supervisors' capacity to manage the ongoing interpersonal and academic complexity of the supervision process and its dynamic character.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rationale for the Postgraduate Supervisors' Conversations, describes its implementation and discusses the implications of an initial evaluative focus-group discussion with attendees.  相似文献   

20.
为了满足高端装备制造和智能制造的工作要求,职业院校"1+X"证书培养制度应运而生,数控实训课程作为数控技术专业岗位能力培养的核心实践课程,本文的重点是基于"1+X"证书制度对数控技术专业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从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对数控实训课程评价体系进行改革,提出构建实训课程评价体系的设想,实现教学评价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