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柴彦莉 《文教资料》2010,(10):41-42
像“一个”、“一遍”等这样的数量短语用在动词后到底是宾语还是补语,容易混淆不清,向来是语法教学中的难点。对这种“动+数量短语”结构,应根据其中量词短语的性质而定。如果是物量短语,就是动词后的宾语;如果是动量短语,则是动词后的补语。  相似文献   

2.
动词后的数量短语是宾语还是补语,容易混淆不清,向来是语法教学中的难点。下边谈谈辨析它们的一些方法。第一,首先要弄清量词的性质。若为物量短语,就是宾语;若为动量短语,就是补语。例如:  相似文献   

3.
“形式动词”不过是带动词性宾语的动词的一个分支,因为它排斥动宾型宾语;另一分支则是可带动宾(或动补)型宾语的动词,两分支可合称为“后续动词性宾语动词”。把这类动词的宾语解释成动名词,是囿于宾语必须是名词性词语的片面认识。朱德熙称之为“主谓短语”,古汉语中亦有以“之”字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主谓短语。后续动词性宾语动词尤其是后一分支存在较为普遍。把这类动词从及物动词中分离出来进行研究,可以从新的角度分析语法现象,解决语法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一般动词谓语句中,确定动词的宾语应注意两点:一、不要把补语误当宾语.宾语、补语都在动词后面,容易混淆.区别方法有:可用提问法。能用“谁”、“什么”提问的是宾语,可用“多少”“多久”提问的是补语.还可用调换语序法.通过一定手段能提到动词前面的是宾语,不能的是补语。当动词后是数量短语时,物量短语是宾语,动置短语是补语.二、是双宾语,还是并列的短语.一些动词(给、送、教,告诉、买、借、收、叫等)常带双  相似文献   

5.
动词have后面的宾语补足语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形式,现归纳如下,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1.have 宾语 不带to的动词不定式(短语);2.have 宾语 现在分词(短语);3.have 宾语 过去分词(短语)。1.“have 宾语 动词不定式(短语)”结构要求用动词不定式(短语)作宾语  相似文献   

6.
在一个句子里,词与词之间,或者短语与短语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包括结构关系和意义关系。在单句里词与词或短语与短语之间的结构关系,主要有陈述关系、偏正关系、支配关系、补充关系等。每一种结构关系,可以表达多种不同的意义关系。例如同是支配关系,宾语和动词之间的意义关系是相当复杂的,有的宾语表示动作、行为支配的对象(如“看电影”“学文化”),有的宾语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如“做衣服”“写文章”),有的宾语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处所(如“上中学”“去上海”),有的宾语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手段(如“吃大碗”“抽烟斗”),有的宾语表示存在、出现或消失的事物(如“挂着一幅画”“来了一个人”“丢了一支笔”),等等。我们在这里谈词与词或短语与短语的关系,主  相似文献   

7.
一、使用形式宾语“it”问题●感官动词及make,consider,think,believe (包括take…for granted)等后有宾补时,用形式宾语“it”.将“that——clause”放在宾补后面。●like,love,hate,appreciate等情感动词常用形式宾语“it”,将宾语从句放在“it后面。●部分动词 介词构成的短语动词(answer  相似文献   

8.
动词不定式是由“to+动词原形”构成的一种非谓语形式,它的否定形式是“not+to+动词原形”。动词不定式在句中不能独立作谓语,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动词不定式可以有自己的宾语和状语,并可以与其宾语和状语构成不定式短语。不定式短语具有名词、形容词和副词的特征。现将动词不定式的用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常会遇到有些动词(短语)后只能接动名词作宾语;有的则跟不定式;有的接带to的动词不定式;有的既能接动名词作宾语,又可接不定式。两种形式都能接时,有的意义基本没有差别或相差甚微,而有的则意义迥然不同。这些知识既是重点、难点,同时也是考试的热点,有些同学觉得很难掌握。下面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希望对同学们学习和运用英语能够有所帮助。一、只接动名词形式作宾语的动词、短语动词以及习惯用语。  相似文献   

10.
“对”、“对于”和“关于”三个介词,是由及物动词虚化而来的。它们仍然带有及物动词的特点,即要带宾语。其语法功能就是组成介宾结构,把自己的宾语引介给谓语的核心动词,从而表达种种复杂的语法及语义关系。所带的宾语可以是名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动词和各类名词性的短语或谓词性的短语。  相似文献   

11.
汉语动结式是在句法中生成的结构,本文从补语对述语的“完结”功能出发,提出补语在汉语动词短语内部投射为“完结短语”,是述语最近的功能短语,是动词的“内部体”,补语给述语动作一个“完结”状态。并通过分析名词短语的受影响性,指出动结式的宾语是补语指派的论元。“完结短语”这一理论假设解决了将补语处理为句子第二谓语所产生的很多理论问题,使动结式分析具有语言类型学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而宾语补足语则是对宾语进行补充、说明的成分,一般位于宾语之后,它与宾语在逻辑上存在一种主谓关系。中考对宾语补足语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用作宾语补足语的动词不定式(短语)和形容词上,此外还有名词、分词(短语)、副词、介词短语等。下面以中考试题为例,对它们作一剖析:一、动词不定式(短语)作宾语补足语动词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有两种形式:不带to的不定式和带to的不定式。A.使役动词m ake,have,let后接不带to的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真题回顾】1.M y watch is broken.I want to know how tom ake it.(2005黑龙江…  相似文献   

13.
郭绍虞先生在其《汉语语法修辞新探》(以下简称《新探》)一书中将动词“V-V”结构视为动量结构,书中有关论析似有可疑之处。下面作些讨论。量词是表示事物或行为动作的数的单位,量词和数词组合构成量词短语。量词短语和动词组合成动量结构,这种结构表述动词所形成的量,仍是一种短语。《新探》谈到“动量词的较早形式”时说:“数限于‘一’的,如‘等一等’、‘歇一歇’、‘看一看’、‘去一去’之类。”(第402页)我们认为,这种“V-V”结构不宜视为动量结构,它实际上是动词对称重叠式“VV”结构的变体,其中的“一”  相似文献   

14.
动词"类重叠"是"动词+同形借用量词"短语,是由"动词+一+同形借用量词"短语省略成的。以往学术界将动词"类重叠"与动词重叠相混淆,因而不能准确地分析和归纳动词"类重叠"的语法意义和语用功能,不能合理地解释动词"类重叠"形成的机制,因而需要我们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动宾短语中,根据语义关系,宾语类型有14种之多,其中等同宾语是一种较特殊的宾语,在等同宾语的判定上,除了看带等同宾语的动词,即它们能够用“是”,“等于”,“作为”来替代,主要还要看宾语与主语的关系,带等同宾语的“V+O”格式的类化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相似文献   

16.
根据对名词、动词的数量特征的认知分析及动量词的语义特征的考察,我们将动词后动量词与数词组合的数量短语定性为动词的补语,同时又发现了动量词、名量词、抽象名词、具体名词之间的组配存在着一种不完整的关联标记模式。在此基础上,我们就能对“V 数词(一) 动量词 N”结构作出细致、准确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汉语中,能与动量词搭配的动词总是“有界动词”,从动作所占时间段是可重复的角度,能得出动词与动量词各次类之间的对应搭配规律;动词过程结构三要素(起点、终点、续断)的强度差异最终决定了其后能否带动量词。能带动量短语的动词一定是双限动词,并且其续段强度必须达到4;部分“有界动词”后无动量词,则是因为信息缺省等机制的内在作用所造成。  相似文献   

18.
我们知道,动词按能不能带宾语以及能带哪类宾语,分为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两类。不及物动词指不能带宾语和不能带受事宾语的动词。有些动宾短语凝结得很紧,与一个词相当,如“见面”、“握手”等,后面不能带宾语。然而,在一些报刊上,这类不及物动宾短语居然也带  相似文献   

19.
1.一种特殊的“把”字句:“S·把·O”在古代白话小说中,常遇到一种特殊的“把”字句,即“把”不是作为提前宾语的介词出现,而是作为主要谓语动词出现。也就是说,“把”后只有名词性短语构成的宾语,而不再出现其它动词。如果用S代表主语,用O代表宾语,这种“把”字句的句型公式即为:“S·把·O”。如: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在表示“给予”、“问告”意义的动词谓语后面常常带着两个宾语,第一个宾语一般是指人,叫间接宾语;第二个宾语有的指物品,有的指事情,叫直接宾语。直接宾语可以用“把”、“将”之类的介词提到动词谓语前面。古汉语在有“给予”、“问告”意义的动词谓语后面同样也可以带两个宾语。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