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 最近,各地对一般学校体育教学問題,展开了学术性的讨論,我們教研组的老师对这个問題也讨论过几次。提出了各种不同意見,开展了爭論。在讨论过程中,对学校体育課堂教学,首先必须从增强学生体貭出发的认識是一致的,但在具体任务中就有各种不同的意見,归納起来基本上有二种:一种意見是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安排一定要有主次之分,但究竟以什么为主也有爭論,有的主张应以发展身体素质为主;有的认为应以传授知識技能为主;又有人主张应把“发展身体素质和传授知识技能結合起来。”另一种意見是不应片面强調以什么为主,应从增强学生的体貭出发,全面地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我认为后一种意见是合乎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的。应该看出,目前有关这个问题种种不同意見的爭論,实际上是对学校体育教学应解决什么任务的  相似文献   

2.
<正> 对体育教学的任务,历来都有争论。有的同志认为,体育课就是要教会学生有关体育锻炼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术、技能,应当以技术教学为主;有的同志认为体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增强体质,改善学生的健康水平,因此体育课的任务应当以发展身体素质为主;也有的同志认为,技术教学与发展身体素质,都很重要,应该是两者兼顾。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争论较激烈的是高校体育工作应以体质教育为主,还是以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为主。持这两种观点的人大都认为,一旦确定以谁为主,高校体育工作的各方面——体育课、课外体育等都应以此为主要任务。而这正是两种观点相持不下的重要原因。一、高校体育与体育课的关系高校体育是一个大系统,它包括体育课和课外体育两大部分。体育课则是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是高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这种分析,体育课的主要任务或占主导地位的内容,并不就是高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或占主导地位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体育课主要任务的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体育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这是一个长期争论至今尚无结论的重要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体育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质量的评价,而且还关系到当前正在开展的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时至今日,对这个问题的争论不能再回避,再含糊下去了,否则将给我们的事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为此,在这里提出一些肤浅的见解,与同志们共同讨论,以期能推动这一问题的早日解决。一、争论中几种主要观点的辨析对体育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体育课的三项基本任务,大家异议不大,但在三项任务全面贯彻的基础上应以谁为主,则看法不一。从我国长期对此问题的争论来看,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第一种:认为体育课应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为  相似文献   

5.
浅谈体育课的三项基本任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粉碎“四人帮”后,体育界的学术讨论十分活跃,学校体育理论的研究有很大进展。特别是关于体育课任务的讨论,逐渐深入。到目前为止关于体育课任务的讨论,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见解:第一,认为体育课应以身体锻炼为主,体育教学内容宜少宜简,不主张用竞技项目作为锻炼身体的教材;第二,认为体育课主要的任务是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学生学习技术动作的过程,身体自然地就会得到锻炼;第三,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把增强学生体质和教授知识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统一起来(或称结合起来)。另外还有  相似文献   

6.
对如何提高大学普通体育课教学质量的问题,高校体育教育界目前有着不同的看法,因而也采取了不同的做法。有些同志认为,大学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应以“三基”的传授为主,即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采取的做法是,对学生增加体育课时(如在三年级学生中增加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体育统计界在关于教学重点问题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体育统计的教学应以基本理论为主,从而指导方法和应用;另一种观点认为体育统计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传授统计方法,继而赋于应用。鉴于上述情况,本文经教学实验旨在对不同的教学重点就学生应用统计学知识的影响与同行进行讨论。二、研究方法 (一) 教学实验法 1.对象:杭州大学体育系81级学生77名、82级学生95名。 2.教学内容:81级学生体育统计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正>中学体育教学单元的设计应以教材为依据在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试验中,有些地方在中学阶段仍以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某些目标为依据设计教学单元;也有采用给体育课命名的方法来设计课堂"教学情境"。笔者认为,学生到了中学阶段,不能再用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的方法来设计教学单元,而应以体育教材为依据。主要理由是:  相似文献   

9.
大学体育成绩评定的理性思考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2):260-261,264
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依据,分析了我国大学体育成绩评定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体育成绩评定的新思路,认为:大学体育成绩的评定应以质性评价为主,融入量性评价;强调激励和发展功能,淡化甄别功能;学生既是评价的客体,也是评价的主体。  相似文献   

10.
<正> 对体育学科教学任务的认识,长期来有以增强体质为主和以“三基”教学为主两种观点之争,本文主要从确定任务的依据来说明二者不应有主次之分。一门学科的教学任务,首先要依据学科的性质及其在学校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确定。体育学科教学的地位和作用,以往大多是根据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增强体质来确定的。诚然,这是一方面。但仅从这方面考察,容易产生混淆与误解,而应把体育教学的任务置于学校整个教学中去加以考察。课程教学是学校整个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学校教育的目的决定了各学科教学都要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任务,而体育则是其中的一项内容。正如其它学科教学并不完全是智育一样,体育学科教学也  相似文献   

11.
确定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无需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笔者认为,《学校体育》杂志的编辑没有说明讨论的目的要求,而是借发表两篇文章来点出体育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体育课的目的、任务,在我国体育教学大纲中已有明确规定,无需另外再提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体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三项基本任务,这三项基本任务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应当全面贯彻。教学大纲是教师上课的依据。体育教师应认真学习、贯彻体育教学大纲,按照大纲的指导思  相似文献   

12.
首先我想谈谈对体育报上发表的“如何安排一般学校体育课”的一些意見的看法。有人主张体育教学应以发展身体素貭为主,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其理由是:体育課它不同于課外鍛炼,应把传授知識技能放在重要地位,完成国家体育教学大綱規定的基本教材和部分选用教材的要求;体育课要完成多方面的任务,这样的主张比較片面,达不到增强学生体貭的要求。有的主张以传授基本知識技能为主,这种意見从教学的一般特点来讲好象是对的,教学就是要解决知与不知、会与不会的基本矛盾,但是,其中忽视了体育教学的基本特点和特殊規律,那就是要增进学生健康和增强体质,知識技能的传授必須在这  相似文献   

13.
在对当今体育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对于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认识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与看法:一部分认为以健身为主,将竞技部分淡化,重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另一部分认为将竞技作为主体,健身是辅助部分,教学中应以竞技运动体系教材为主,注重运动动作的标准性及规范性.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学的目标在于获得整体运动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 《学校体育》杂志开展有关体育教学目标(即任务,下同)的讨论,无疑将对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但在讨论中我们感到有一种偏向,即总是在主和次、本质和现象等问题上纠缠不清,以至出现了从1961年以来就对体育教学目标的主次问题争论不休的局面。我们不妨将前后两次讨论稍作比较。在1961年9月至1962年3月《文汇报》和《体育报》相继刊登了二十几篇文章探讨“依据哪些原则安排一般学校体育课”,实质上是探讨体育教学目标应以什么为主的问题。讨论的结果集中于以下三种观点:即以发展身体素质为主;以掌握和传授知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研究和对专家、一线教师、学生访谈,认为体育教学开展慕课的现实意义包括:高效利用体育课堂教学时间、实现差异化和个性化体育教学、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健康教育从政策到落实、培养学生自主体育学习意识与能力等。同时也面临着体育学科知识图谱的编制、体育教师观念与素养的转变等方面的困难。最后,体育学科"身体练习"特性决定了体育教学中"应以慕课学习为辅,传统体育课堂教学为主"。  相似文献   

16.
为了不断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并为体育教师进修和教学研究提供依据,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局体卫科和第一教师进修学校体育组,于1982年开展了全区性的体育教学评选活动。一年来,通过对体育教学的观摩,对体育课的测定、调查、分析、了解和征求各校领导、部分班主任、校医等有关同志的意见,认为开展教学评选工作是成功的。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7.
自从体育报編輯部提出“根据那些原則安排一般学校体育課”以后,体育报陆續的发表了这方面許多文章,全国各地許多体育教师和体育理論工作者都热烈的参加了討論,我們教研組于十一月四日,对此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討,教务处和科委会的同志也参加了这次討論会。在討論会上,首先大家对目前报上发表的有关文章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意見。如: 对于“体育课应以发展身体素貭为主或只是以传授知識为主”的提法,有的老师认为这是比較片面的,不同意这种意見;有的老师认为“体育課应以增强体质为主”这种提法是对的,但比較笼统  相似文献   

18.
1为什么在体育教学中要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从我国教育理论发展看,解放后到70年代我国教育基本上是以凯洛夫的教育理论为指导,甚至至今还影响着我国的教育事业。凯络夫教育理论是以传授知识为教育目标的,可是,一个人的知识与能力并不绝对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两者存在剪刀差,在学生中高分低能的大有人在。我国60年代曾开展过体育教学任务的大讨论,当时争论的焦点是体育教学应以传授知识、技术为主,还是应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这里涉及到了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能力培养问题,时至今日体育教学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从未来需要看,有…  相似文献   

19.
<正> 研讨学校体育教学任务,既不能照抄照搬外国的,也不应陷入纯学术性研究,而应注重从我国体育教学的客观实际出发,根据体育教学的内在功能,确定体育教学的任务。体育教学的功能,是指体育教学的效能。体育教学的效能,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不断扩展并趋于完善的。它已从强身健体的单一功能,扩展为具有传授体育的“三基”、增强体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展体育智能和个性及进行美育教育等多项功能。学校体育教学的任务,是根据不同的社会与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中、日、德三国学校体育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陆淳 《体育学刊》2001,8(5):115-117
采用资料分析、调查访问、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中、日、德三国学校的体育目标、体育大纲、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及体育师资等方面进行比较表明,现阶段中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应以增强体质为主;教学目的任务中对学生在体育课中的本体感觉、公平竞争和个性发展强调不够;体育师资的质量不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体育理论和实践的实施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