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掷界外球是指运动员将比赛中越出边线的球,按照规则的规定用双手掷入场内预定目标的动作。规则规定直接接到界外球时没有越位限制。掷界外球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原地掷界外球;另一种是助跑掷界外球。掷界外球时要面向出球方向,双手持球举至头后,两臂用力要一致,掷球动作要连贯,两脚均不得离地,如违反上述规定均示为犯规,把球判给对方掷界外球。如果掷球不在球出界的地点掷入场内,由对方队员在原出界处掷界外球恢复比赛。另  相似文献   

2.
界外球     
《当代体育》2012,(19):72
界外球顾名思义就是出了赛场边界的球,当足球完全离开足球场边线的时候,界外球就判罚给最后触球方的对手,掷界外球是足球比赛中重新开始比赛的一种方式。【掷界外球的规定】掷界外球时,双脚均不能全部离地,用双手将球从头后经头顶掷入场内。抛球动作需为一个连贯动作,半途不得有停顿以便掷给面前的队友。抛球  相似文献   

3.
踢球入门     
这期向广大初学者介绍掷界外球和射门技术。 一、掷界外球 1.掷界外球的特点 在足球比赛中,掷界外球是唯一允许守门员以外的运动员用手触球的一种技术动作。由于规则规定,掷界外球时不管在任何场区都没有越位限制,这样就给了进攻队员充分活动的自由。在比赛中每次发界外球,都有可能是一次很好的进攻机会,特别是在靠近对方禁区附近掷界外球往往可能构成一次很好的射门机会。  相似文献   

4.
界外球     
[掷界外球的规定] 掷界外球时,双脚均不能全部离地,用双手将球从头后经头顶掷入场内.抛球动作需为一个连贯动作,半途不得有停顿以便掷给面前的队友.抛球时,双脚不可触及线内的场地(可以踩线).球抛出后,抛球队员不可以是第一个触球者.界外球抛出后,如果未碰到双方场上任何队员而直接进入球门,则视为违例,进球无效,由对方发界外球.  相似文献   

5.
在体育运动中经常要做一些投、掷、推的练习动作,例如在篮球运动中的投篮动作,足球运动中在场边线附近掷界外球动作以及田径运动中推铅球、掷标枪和掷铁饼的动作等。这些都是借助于全身协调用力,充分发挥上肢力量,促使手中的器械物成斜上抛轨迹运动。但是由于手持器材重量、形状的不同,相对于要达到的目标有高低远近之别,因  相似文献   

6.
<正> 三、违例 1.甲1在边线掷界外球时,他沿着边线移动了两步后,或者跨出一大步后将球掷入场内,如何处理? 队员在掷界外球中,在球离手前,如掷界外球队员从裁判员指定的地点沿边线移动超过正常的一步,为违例。上述情况,应判甲1掷界外球违例,由对方在原违例地点掷界外球继续比赛。 2.甲1在他的前场带球跑违例,由乙队在他的后扬掷界外球,裁判员是否一定要直接将球递交给掷界外球的队员? 对。无论何时,将球判给某球队在边线掷界外球  相似文献   

7.
掷界外球是规则变化最大的条款之一。在比赛中,队员如果在特定的区域内发生违犯时,要在距离违犯地点最近的端线掷界外球,这是掷界外球条款变化最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1994—1998国际篮球新规则对掷界外球作了新的补充:“掷界外球的队应在球出界最近的点上掷界外球,包括球在端线出界;如果球在篮板下沿的位置上出界,掷界外球的队可离开篮板垂直的区域,在靠近篮板竖高外沿垂直投影线外的端线处掷界外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外足球比赛中出现了一种新颖独特的掷界外球技术——手翻式掷界外球技术(Handspring Throw-In)。这种新技术已被少数足球运动员掌握,采用这种新技术能轻易将球掷出40多米开外。这种新技术的采用无疑对古老的足球运动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足球规则对足球运动员掷界外球的技术要求是很严格的,基本要求是:(1)掷界外球的运动员必须面向球场,(2)双脚均应有一部分站立在边线上或边线外,(3)用双手将球从头后经头顶掷入场内。只有达到以上基本要求,掷界外球才是合乎规则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七年六月三十日,国际足联作出修改《竞赛规则和裁判员手册》的若干规定。1、掷界外球时,未在球出界处掷界外球,将判掷球者为犯规,并改判由对方掷界外球。2、在比赛正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对经我国专家论证、国际足球联合会认定的“世界足球起源于中国淄博临淄的蹴鞠”展开研究,发现崇武尚射的东夷文明奠定了诞生蹴鞠(足球)的基本条件;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古都临淄繁荣的政治、经济、文化孕育并发展了中国的足球;千百年间的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的足球伴随着我国元代的西征传入欧洲,最终形成今天这种由中国人最先发明、英国人加进了踢球规则、全世界普遍流行的足球运动。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10年国际足联南非世界杯定位球进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本届世界杯通过定位球进攻获得的进球数占总进球数的33.10%;通过任意球战术进球有18个,占48个定位球进球的37.50%;后卫队员在角球进攻中取得的进球数,占角球进球总数的64.29%;角球得分的主要地区集中在A区。  相似文献   

13.
直接任意球在足球比赛中已经成为重要的得分手段。通过对足球任意球运行轨迹的理论分析,计算出球运行轨迹的参数,量化了直接任意球的射门在击球力量、击球部位(偏心距)、射门角度,以及球体绕过“人墙”后的最终落点。旨在当足球比赛或训练中获得距离、角度较佳的可直接射门的任意球时,针对采用直接射门如何“绕过”人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Weight status has been shown to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children's competence in performing fundamental movement skills (FMSs). Following ethics approval and informed consent, 281 children in years 2–6 from a school in central England volunteered to participate. Each child performed eight FMSs (run, hop, gallop, jump, balance, kick, throw and catch) three times, all attempts were video-recorded. Video analysis was performed (Quintic Biomechanics software) using the Process Orient Checklist (subjective measurement). Height and weight were measured to calculate body mass index (BMI) and weight status was determined. Results highlighted that year group (age)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seven out of the eight skills (not kick). Year 4 (aged 8–9 years) significantly scored lower in all three locomotor skills (run, hop and gallop) at this age, whereas Year 5 (aged 9–10 years) all significantly peaked at the object control skills (catch and throw) at this age. Weight status (BMI)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run, identifying that a child with a larger BMI will have a lower mastery level of the run. Gender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kick, throw and balance, with girls outperforming in the balance and the boys in the kick and throw. By highlighting that children at different ages will have a lower score in different skills, the effect of BMI and gender on certain FMS is important knowledge for the target of intervention in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角球进攻战术的研究分析,发现现代足球比赛中角球进攻的新变化,如角球罚向的区域,球的运行轨迹等,以便学习世界强队在每球战术方面的长处,以利于提高中国足球水平.  相似文献   

16.
任意球是现代足球比赛中的重要进攻和得分手段,其中人墙是最重要的攻防技战术训练手段,包括人墙排列的位置、人数和位移动作等。结合比赛录像分析和运动生物力学测试,获取人墙的动作变化规律和各项技术参数,构建出人墙训练装置的指标体系;研制完成了足球任意球教学训练的全新装备,能够模拟出与真实足球比赛相一致的“人墙”垂直起跳和侧向起跳场景;采用高速摄像和图像解析,完成“人墙装置”的技术指标和可靠性测试。结果表明:该训练装置能够较好地模拟真实人墙的动作效果,能够为罚任意球营造符合实战的训练条件。  相似文献   

17.
李非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11):34-34,129
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罚点球”的命中率远远低于平时的训练水平,这主要与心理变化而影响正常技术的发挥有关。本文就运动员在“罚点球”时如何进行心理控制及训练的理论和方法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The aerodynamics of an American NFL football during an end over end kick were investigated utilizing a custom rotating apparatus and large-scale wind tunnel. Non-rotating lift and drag coefficients were measured and agree well with previous data from other athletic balls and a smooth sphere. The rotation effect on an American football increased both the lift and drag coefficients more dramatically than what has been seen with symmetrical objects over a wide range of rotational rates. The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can be used to more accurately predict the flight trajectory of an end over end kick, and help optimize the balance between kick velocity and rotational speed for a given kicker’s leg strength.  相似文献   

19.
浅谈“香蕉球”的力学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你经常观看足球比赛的话,可以看到球绕过了“人墙”,眼看要偏离球门飞出,却又沿弧线拐过弯来直入球门,让守门员措手不及,眼睁睁地看着球进了大门。这就是颇为神奇的“香蕉球”。那么“香蕉球”是怎样踢出来的呢?本论文将对此进行研究。目的:怎样才能踢出“香蕉球”和“香蕉球”是如何形成的。分析方法:运用基础的物理知识——流体力学和动力学对球的运动和受力进行分析。结论:当人给球力的有个角度(0〈α〈90),就可以让球发生旋转,经过一定的位移后在风力的作用下球会呈弧线运动,而产生了“香蕉球”。在足球运动中,通过这样的球能让守门员防不胜防,达到进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足球队擅打防守反击,而逐步渗透进攻能力却不尽人意,通过对巴西、德国和中国球员比赛中前场组织渗透进攻的观察发现,我国球员前场组织渗透进攻办法少、效果差,除意志、你能等因素外,脚背外侧踢球能力不强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分析认为脚背外侧踢球更适应当前高速度、强对抗的实践需要,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