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国内外应用语言学界一直关注二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问题。二语语用发展理论中,侧重社会实践的理论包括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学说。厘清二语语用发展理论的社会学研究路向,了解其渊源及最新发展,对于二语语用发展理论的本体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作为二语习得与语用学的交叉学科,二语语用发展研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问题,而二语语用教学也引起广大研究者和语言教师的关注.二语习得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的理论指导了二语语用课堂教学,文中就文献中两种理论指导下的语用教学方法进行了回顾和评述,指出语言教师应当在两种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语用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3.
语用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语用输入对语用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性作用。从我国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社会认知理论与语言社会化理论,从语用输入的原则、输入的范畴以及输入的具体策略三个方面,探索英语教学中的语用输入模式,以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模糊语言的研究涉及语义领域、语用领域和修辞领域;学者们迄今为止所探索的主要文体类型包括新闻、商贸、法律、外交等领域。然而,竞选演讲中模糊语言现象,目前却很少发现涉足的研究。本文以奥巴马连任演讲为对象,结合语用理论中的语用移情、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及预设对模糊语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新闻应运而生。互联网改变了新闻文本的书写方式、存在方式和传播方式,对传统媒体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为媒体的发展与转型提供了契机。作为社会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兴的网络新闻语言日益成为应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范畴。《网络新闻语言的语用分析》一书的出版,是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该书运用语言学、符号学、新闻传播学等多门学科理论,以网络新闻语篇为研究语料,从语用综观的角度对网络新闻语言进行了非常详尽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及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新闻应运而生.互联网改变了新闻文本的书写方式、存在方式和传播方式,对传统媒体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为媒体的发展与转型提供了契机.作为社会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兴的网络新闻语言日益成为应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范畴.《网络新闻语言的语用分析》一书的出版,是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该书运用语言学、符号学、新闻传播学等多门学科理论,以网络新闻语篇为研究语料,从语用综观的角度对网络新闻语言进行了非常详尽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及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7.
语用迁移是跨文化交际中的常见现象.相比较语用语言迁移而言,社会语用迁移是跨文化交际的最大障碍.它主要表现在文化背景、价值取向、社会语言规则等方面.为避免社会语用迁移的发生,外语学习者应努力探寻目的语中深刻的文化内涵,掌握目的语独特的语用规则.  相似文献   

8.
B站是国内最成熟的弹幕视频网站,B站弹幕作为一种语言变体也承载着特有的社会语用功能。该研究以社会语言学为视角,结合Halliday的语域理论和语言三大功能理论,探讨了B站弹幕在情感表达、内容评价、群体归属、人际交往和气氛烘托五个方面的语用功能,为进一步从语言学的视角研究B站弹幕以及发现和反思B站弹幕使用中的不足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汉英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从语用翻译理论中的语用等效的角度指出译者可采取套用习惯译法、语体转换和不译等翻译策略,以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源语和目的语的语用语言等效以及社交语用等效,体现公示语的指示、提示、限制和强制的功能,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浅议跨文化交际中的社会语用失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彦群 《天中学刊》2006,21(1):102-105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的交际功能是最主要的。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对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缺乏了解,常常会造成社会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中的社会语用失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问候语的社会语用失误;恭维语和自谦语的社会语用失误;禁忌语和委婉语的社会语用失误;邀请语和致歉语的社会语用失误等。  相似文献   

11.
语言社会化范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全新语言研究视角。这一范式摆脱了传统语言研究过度偏重心理认知的束缚,探讨了语言学习中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从语境、认知和身份三个方面探讨语言习得的社会化过程。作为语言研究的重要领域,二语习得研究也开始受到语言社会化范式的影响,开辟出新的学术空间。从语境、认知和习得者身份三方面将语言社会化范式引入二语习得研究具有创新意义,推进了二语习得研究社会化转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语用能力是一个跨学科概念,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交际学和跨文化研究中均有涉及。外语语用能力培养作为外语教学的一个新兴领域正日益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兴趣。本文依照外语教学的理论框架,在大量国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近三十年国内本研究领域的成果,包括需求分析、课程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教学测试等。最后,文章从理论层面、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3.
社会变迁对教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文章从教师继续社会化的视角,探讨现代教师的发展,首先从社会化、教师社会化以及教师继续社会化三个概念出发,分析现代教师继续社会化发展的特征,最后提出现代教师继续社会化发展的策略,为广大现代教师的继续社会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儿童政治心理社会化理论及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的政治心理社会化是个体发展过程中基本的经验习得。国外自 2 0世纪中叶 ,这方面的研究逐渐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目前关于儿童政治心理社会化的基本理论观点大部分来自发展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 ,主要理论有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伊斯顿和丹尼斯的政治体系持续性理论、哈里斯的群体社会化理论 ,尤尼斯的道德实践理论等。最近几十年中 ,研究者们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家庭、同伴群体、年龄、学校、大众传媒等因素对儿童政治心理社会化的影响上。  相似文献   

15.
语言测试是对语言教学的评价。评价针对语言知识或语言技能,还有语言能力,反映语言教学观点和教学行为方式,决定教学成效。针对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和教学与测试的研究具语用学重构意义。本文作者拟运用语用观阐述语言测试对语用能力培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当前语用失误的研究主要以归因视角为主。现以学习者中介语语用能力的研究成果为依据,从宏观、微观和对实验数据质疑三个方面对语用失误归因分析进行反思:(1)语言环境不是导致语用失误的原因;(2)母语迁移可以导致语用失误的观点值得商榷;(3)语用失误分析的数据不具有普遍性,数据效度值得商榷。语用失误归因分析并未真正地揭示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群体社会化理论认为,从个体的整体社会化发展过程来看,对个体的发展起决定性影响的是群体,而不是家庭(父母)。该理论为我们理解儿童社会化过程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也为学前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中介语语用学的角度对中国大学生请求语策略的使用进行调查研究。从跨文化交际、语用语言迁移,社交文化迁移等方面探讨语用迁移,特别是语用负迁移在中国英语学习者语言习得过程中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语用学研究对应用语言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外语教学方面的体现是,运用语用学理论及其成果,来探讨培养语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本首先指出了重新认识语用能力内涵的必要性及意义所在。通过对礼貌现象和其交际功用研究的阐述,认为礼貌原则对培养学生语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跨文化交际语用能力与语言焦虑心理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焦虑是语言学习所特有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本以90名非英语专业的本科学生为对象,研究和分析了跨化交际语用能力与语言焦虑心理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高度的语言焦虑对外语学习的语用能力产生负影响,而且,焦虑状态对语用能力的影响存在正相关;2)年级越高的学生,语言焦虑越高;3)女生的焦虑高于男生。最后,针对当前外语教学状况,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